正文 第一百二十五回味精之父吳蘊初和他的“天”字號傳奇(1 / 1)

1923年,中國實業家吳蘊初創辦的味精品牌問世,這是中國民族工業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世紀20年代初,十裏洋場上海灘外貨傾銷,到處都有日商“味之素”的巨幅廣告。吳蘊初仔細分析了研究了“味之素”,發現了其主要構成就是穀氨酸鈉。

吳蘊初經過一年多的試驗,終於也製成了幾十克的成品,並且找到了廉價的批量生產的方法。

1921年春,吳蘊初結識了醬園老板、前清舉人張逸雲,張願意出資5000元,由吳蘊初出技術合夥試辦味精廠。

首批產品問世,吳蘊初將這個產品命名為“味精”,為了宣傳其珍奇美味來自天上庖廚。再冠以“天廚”二字,他們打出了“天廚味精,完全國貨”的大旗。“味美價廉國貨”大得人心,銷路一下子就打開了。

1923年,他們進一步擴資5萬元,成立味精公司,當年產量就達到了3000噸,與日貨“味之素”展開了激烈競爭。

國產味精銷路日廣,尤其在南洋的愛國華僑當中,更是大受歡迎。1926年到年間,吳蘊初在中國駐英法美三國使館的協助下,先後取得這些國家政府給予的產品出口專利保護權。

這項專利開了中國輕化產品取得國際專利之先河,吳蘊初由此成為聞名遐邇的“味精大王”,這也是當時為數不多的,能夠走向國際的中國產品。

吳蘊初的味精廠是以國貨起家發展壯大的,然而製造味精的化工原料鹽酸卻多年都是依靠日本進口,吳蘊初開始醞釀自己生產鹽酸。1930年吳蘊初投資成立,天原電化廠股份有限公司,國民政府實業部部長孔祥熙到會並致詞,稱讚吳蘊初是獨創此廠。

開中國電化工業之新紀元,經過半年多的角逐,吳蘊初的其他化工產品在市場上,也站穩了腳跟。到1937年,他的化工廠資產已經超過了百萬元,成為民國時期少數實力雄厚的廠家之一。

吳蘊初認為他的財產是“取之於社會,應用之於社會”。1945年他決定成立“吳蘊初公益基金委員會”,自任主任委員,將他投資化工事業的全部股票拿出,交給基金會統一保管。抗戰勝利後,他又將味精發明權所得的收入,全部歸入了基金會。

1953年吳蘊初去世後,家屬根據他的遺願,將他所有的其他股票,也一並歸入了基金會。吳蘊初的這種理念和實踐,與歐美企業家相比毫不遜色,在中國的民營企業家中間也是開風氣之先。

民國初期的女子實業

上海是近代工商業發展較快的城市,在此,女子實業有較顯著的發展。1923年4月16日,趙友蘭等人創辦的女子工業社正式成立。它主要生產衛生品、化妝諸品,如牙粉、香粉、預防凍瘡的芝蘭霜等,都冠以“指南針”牌,還有金虎牌葡萄酒。一時間發展迅速,甚至還把生意做到了天津。

在服裝行業中,上海的張幼儀及家人朋友開辦的上海雲裳時裝公司聲譽卓著,效益極好。張幼儀在上海雲裳時裝公司任經理,主管經營事務。

1928年,電影明星李時苑創辦了卿雲時裝公司、陳以壯女士創辦了上海婦女皮袋公司、上海著名舞星許四小姐創辦了許四領帶公司。1936年,湯蒂因向一家小廠訂製“綠寶”金筆,獨家經銷,經過種種努力終於創出自己的品牌。

除了上海,其他地方也有女子工商業的開設。浙江女界聯合會會長王璧華開辦了一個婦女工廠,所生產的“觀音牌”線襪製作精良,所以供不應求。以王璧華為會長的浙江女界聯合會成立後,“會務積極進行,將於上海、紹興等處設立分會,並擬由會中組織‘一大’工廠,推廣女子生計”。

1923年8月,嘉善的吳夢琴女士在杭州創設女子國貨公司,從公司經理到店員一律用女子。周幗魂女士在鎮江創辦女子商店,經營8年有餘,成績頗為顯著。

紹興有沈仰雲創辦越興製布有限公司等。

在北方,燕京大學教職員的太太們利用理家的剩餘時間組成的燕京婦女工廠,存在了數年。而在天津同樣也有一家經營不錯的女子公司,它就是陶淑賢女士創辦的女子商店百歲公司。此公司成為天津地區經營較好的女子實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