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1 / 3)

第八章

一往情深

“一往有深情”簡化成“一往情深”形容對人或事物傾注了深厚的感情,向往得不能克製。

此典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桓子野每聞清歌,輒喚奈何,謝公聞之曰:‘子野可謂一往有深情。’”

東晉時,有一位名將叫桓伊,譙國縣(今安徽宿縣西南)人,字叔夏,小字子野。桓伊起初擔任淮南太守,後遷都督豫州諸軍事、西中郎將、豫州刺史。公元383年,秦苻堅南下,桓伊與謝玄、謝琰在淝水打敗了秦軍,穩定了東晉的偏安局麵。後遷都督江州荊州十郡、豫州四郡軍事、江州刺史。他雖立下了很大的功勞,但卻從不居功自傲。

桓伊喜好音樂,擅長吹笛,當時稱為“江佐第一”。他也非常喜歡聽別人唱歌,每當聽到優美的歌聲,就情不自禁,激動不已,口中叫喚著:“怎麼辦啊!”當時的政治家謝安也喜愛音樂,他看到桓伊對音樂如此癡迷,就說:“桓子野對音樂真是一往情深啊!”

怡情悅性

“怡情悅性”表示使心情舒暢悅樂。

此典出自《紅樓夢》第十七回:“你們不知,我自幼於花鳥山水題詠上就平平的;如今上了年紀,且案牘勞煩,於這怡情悅性的文章更生疏了,便擬出來,也不免迂腐,反使花柳園亭因而減色,轉沒意思。”

大觀園修造完後,賈珍等前來邀請賈政,讓他去園中看看,如有不妥之處再進行修改,並且好題匾額對聯。賈政聽了,沉思了一會兒說:“題匾額對聯,論理該貴妃(指賈元春)賜題,然貴妃未親觀其景,也難懸擬。但假如等貴妃遊曆之後再題,偌大景致,就是花柳山水,也斷不能生色。”跟隨賈政的眾清客在一旁笑著說:“現在可依照不同景致擬個燈匾對聯掛了,待貴妃遊曆時最後定奪,豈不兩全?”賈政聽了道:“好,我們且去看看,該題的就題,如有不妥,還可請雨村再擬。”眾人聽了都笑著說:“老爺今日一擬定佳,何必又待雨村。”賈政笑了笑說:“你們不知,我自幼於花鳥山水題詠上就很平凡的;如今上了年紀,且案牘勞煩,於這怡情悅性的文章更是生疏了,即使擬出來,也不免迂腐,反會使花柳園亭因而減色,反沒意思。”眾清客都說,這沒有什麼關係。我們看了大家都擬,擬得好得就采用。賈政說:“這個主意不錯,就這麼辦。今天天氣和暖,大家去逛逛。”

倚門而望

“倚門而望”形容父母盼望子女歸來的殷切心情。

此典出自《戰國策·齊策六》:“王孫賈年十五,事閔王。王出走,失王之處。其母曰:‘汝朝出而晚來,則吾倚門而望;汝暮出而不還,則吾倚閭而望。’”

齊國有個人名叫王孫賈,十五歲做了齊閔王的侍從。一次齊國與燕國作戰,齊國戰敗,齊王逃到了莒。但是,王孫賈卻不知道齊王去了哪裏。於是,他母親責備他沒有像父母關心兒子那樣去關心齊王,並且以自己關心兒子的心情、行為來教育王孫賈說:“你早晨出去,晚上回來,我都站在家門邊來觀望你;你晚上出去很長時間不見回來,我就靠在裏門口來望你。”王孫賈的母親還斥責他說:“你是齊王的侍從,齊王去了哪裏你都不知道,你為什麼還要回家來呢?”王孫賈聽了母親的教訓後,立刻就去打齊王。他到了市中,打聽到淖齒叛亂把齊王殺了,於是就對市上的人說:“齊王被淖齒殺了,我一定要誅殺淖齒,願意和我一起去誅殺淖齒的,請把右臂袒露出來。”後來市上的人跟隨王孫賈去誅殺淖齒的,竟有四百多人。他們和王孫賈一起殺掉了淖齒,替齊王報了仇。

優哉遊哉

“優哉遊哉”形容從容不迫、閑適自得的樣子。

此典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一年》:“優哉遊哉,聊以卒歲。”

春秋時代,晉國的大夫叔向因欒盈之黨叛亂而受到連累。被捕入獄後,有人對他說:“你之所以犯罪入獄,可能是因為你不聰明的原因吧?”叔向自我安慰地回答說:“我雖被囚禁了,但總比死了好一些吧。《詩經》上說得好,‘優哉遊哉,聊以卒歲。’(意思是:悠悠閑閑,姑且混滿一年。)這就是聰明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