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3)

第一章

扁鵲見秦武王

此典出自《戰國策·秦策二》。

扁鵲曾有一次去見秦武王,武王把自己的病情讓他察看了,扁鵲請給武王治病。

武王身邊的臣子們說:“君王您的病生在耳之前,目之下,要治未必能徹底治好,恐怕還會弄得耳聾、眼瞎。”

武王將這些話告訴了扁鵲。

扁鵲氣得扔下石針,說:“君王您同懂醫道的人商議治病的事,卻又同不懂醫道的人壞了這件事。倘若用這樣的態度和方法來管理秦國的政事,那麼君王您必然會一下子導致秦國滅亡!”

辨伏神文

此典出自柳宗元《柳河東集》。

我得了痞病,經常心悸,到醫生那裏求診,醫生說:“隻有服食伏神最妥當。”第二天,我從市場上買來伏神,煎煮後服了,哪知病情更加嚴重。請來醫生,責問其中的原故,醫生要求觀看一下藥渣子,說:“唉,這全是一些老芋頭啊。那賣藥的欺騙了你,讓你買了假藥。你也太無知了,卻反而來責怪我,你難道不感到錯了嗎?”

我聽後,感到緊張而慚愧,又惱又憂。將這件事推而言之,世上像以芋頭充當伏神賣而坑害人的事是很多的了,但又有誰能明辨是非呢?

伯樂遇驥

此典出自《戰國策·楚策四》。

你聽說過千裏馬的故事嗎?一匹千裏馬很老了,還拉著鹽車去爬太行山,累得蹄子變直,膝蓋彎曲,馬尾巴下垂,皮膚如潰爛一樣,周身汗水交流,在山坡上掙紮,拉著鹽車無論怎樣也上不去。

這時,正巧遇上伯樂來了,伯樂下車牽著千裏馬,哭了起來,並把自己的衣服脫下來給它蓋上。

於是,千裏馬低著頭,噴吐了一口氣,然後仰起頭高聲長鳴,那聲音直衝雲霄,就像金破石裂一樣。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它遇見了伯樂這樣的知己。

不鼓不成列

原指在敵人尚未排成戰鬥行列、作好戰鬥準備時,不向他們發動進攻。後以諷刺死守教條、錯失戰機的愚蠢行為。

此典出自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春秋時宋國國君宋襄公,名叫茲父,公元前650~前637年在位。一向以仁義標榜自己。

當時宋國還比較弱小,但宋襄公野心不小,在五霸之一、盟主齊桓公死後,他竟想取代楚國當盟主,因為宋國實力有限,加之襄公死守“仁義”的姿態,結果在強大的楚國麵前,弄得身敗名裂。

當宋襄公也想仿效齊桓公大會諸侯的時候,魯國的執政大臣臧文仲聞訊,就評論說:

“抑製自己的願望去遷就別人,這還勉強可以;一味讓別人來服從自己的願望,成功的希望就很少了。”

公元前639年,宋國和齊、楚兩國在鹿上舉行會盟,宋襄公竟然向楚國提出要求:讓當時歸附於楚國的中原地區的諸侯尊奉他為盟主,楚國表麵答應了。宋公子目夷憂心忡忡地說:“小國爭著要當盟主,這對它來說是一種災禍——宋國怕是要滅亡了!失敗得晚一點就算幸運了。”

這年秋天,諸侯們在孟地會見宋襄公。目夷歎道:

“災難就要降臨了!國君稱霸的欲望太強烈,這怎麼得了?”

果然,楚國愚弄了宋襄公,並把他抓了起來,以此作為要挾,攻打宋國。

幸虧公子目夷在國內加強了防禦,楚國人感到攻打宋國難以取勝,便在薄地與各國諸侯會盟時,釋放了宋襄公。

但宋襄公並不因此而善罷甘休,第二天,他就對楚國的盟國鄭國發動進攻。

楚國為了援救鄭國,便發兵攻打宋國。宋襄公不聽大臣的勸告,硬要跟楚國決一勝負。

宋襄公親自帶領軍隊在泓水邊上與楚軍作戰。

當宋軍已排好隊列,楚軍還沒有全部渡河的時候,司馬子魚建議襄公下令攻擊楚軍,襄公說:“不行!”

當楚軍已全部過河但還沒有排好陣勢的時候,子魚再次建議襄公發起攻擊,他說:“還不行!”

待等楚軍一切就緒之後,宋軍這才開始向他們進攻,結果被強大的楚軍打得大敗,宋軍指揮官傷亡慘重,宋襄公的腿也受了重傷。

宋國人都認為,這次戰敗的主要原因是宋襄公沒有把握戰機,及時向楚軍發動攻擊。宋襄公不但不吸取教訓,承擔責任,反而振振有詞地說:“兩軍作戰之時,君子是不會傷害已經受了傷的人,也不俘虜頭發已經花白了的人。古代作戰的規矩是:不在狹窄險要的地方阻擊對方。我雖然是殷商亡國的後代(周武王推翻殷商王朝後,將殷遺民封在宋國),不鼓不成列(但我堅守仁義,絕對不攻擊沒有擺好陣勢的敵軍)。

人們聽了他這番迂腐的言論,都苦笑搖頭,雖當時目夷給他講了很多道理,但宋襄公直到傷勢過重死去之時也沒開竅。

不知所雲

言語紊亂、空泛,不知道所說的是什麼,也不知道怎樣說才好。

此典出自晉·陳壽《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

蜀帝劉備死後,後主劉禪即位。當時才17歲,他什麼也不會,但他很尊敬諸葛亮,諸葛亮整頓吏治,獎勵農耕,囤積糧食,訓練軍隊。準備軍力增強後出師伐魏。

公元225年,諸葛亮親率大軍南征孟獲,他七次俘虜孟獲,又七次釋放,孟獲終於心悅誠服地歸順蜀漢。

南方平定之後,解除了後顧之憂,諸葛亮決定出師伐魏。臨行前,他給劉禪寫了一份《出師表》,提出東漢後期上層統治集團任人唯親而致傾頹的曆史教訓,規勸劉禪要“親賢臣,遠小人”;“嚴明賞罰,虛心納諫”。最後,諸葛亮寫道:“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雲。”表達他懇切、激動的心情。

一切都安排妥當之後,諸葛亮便親率浩浩蕩蕩的大軍,向漢中前線進發。後主劉禪率領百官一直把他們送出成都城外十裏遠。

曹商使秦

這篇典故對那些不擇手段地追求名利富貴而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人,進行了辛辣的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