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1 / 3)

第五章

千金買骨

用重金去買良馬之骨。比喻求賢若渴。

此典出自漢·劉向《戰國策·燕策》。

在戰國七雄之中,燕國最弱小,因而常受鄰國欺侮。昭王即位後,想使國勢強大起來,因此他勵精圖治,文治武力,想有一天報仇雪恨,但讓他苦惱的是:燕國人才匱乏,缺少文武雙全、勇猛無敵的良將。

一次,他問謀士郭隗:“燕國因弱小才被欺淩,主要是缺少人才。你看,用什麼辦法,能讓天下有本領的人到燕國來施展才華呢?”

郭隗沒有正麵回答,而是先講了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國君,非常喜歡千裏馬,他派人到處張貼告示,聲稱願出一千兩黃金買一匹好馬,但是幾年以後,仍然沒有買到。國君對此深感奇怪。有一個侍臣向國君表示,他願意帶一千兩黃金到各地為國君買馬。國王同意了。

侍臣從國都出發,走了好多地方才打聽到千裏馬的線索,但待他趕到時,千裏馬已經死了。侍臣用五百兩黃金買下那匹馬的屍骨,帶回來交給國君。國君一見被買回來的馬骨頭,覺得十分不理解,他問侍臣:“這就是你用五百金買回來的千裏馬?”

侍臣說:“是的,大王。”

國君問:“看來這確實是千裏馬的骨頭,不然連半兩黃金也不值。隻是我不懂,莫非千裏馬與尋常馬的骨頭有什麼特殊差別?請你告訴我,這些馬骨頭對我有什麼用?”

侍臣說:“馬骨頭確實沒用,我出這麼大的價錢買下來,不過是向天下表示您真的喜歡千裏馬。連千裏馬的骨頭,您都不惜重金收購,活的千裏馬,你會不要嗎?我們隻要在家坐等,一定會有人把千裏馬被送上門來。”

果然,沒多久,就有好幾匹千裏馬送上門來。

昭王問:“請先生說明白點,我怎樣才能覓到良才呢?”

郭隗說:“你就拿我當馬骨頭好了。如果我被重用,還愁比我強百倍的人不來為您效力嗎。”

昭王聽了郭隗的話,馬上修下黃金台,請郭隗居住,並拜他為師,給了很高的待遇。

消息傳出後,各地人才紛紛來燕國效力。有從齊國趕來的辯士鄒衍;從越國來的謀士劇辛,更重要的是離開魏國而來的大軍事家樂毅,一時之間燕國人才雲集。後來樂毅統領燕軍打了幾次漂亮仗,幾乎滅了齊國。從此燕國軍威大振,鄰近強國再不敢輕易對燕國用兵。

千載難逢

一千年也難遇到一次。形容機遇十分難得。

此典出自唐·韓愈《韓昌黎全集》。

大文學家韓愈生活在唐憲宗時期,那時整個國家都迷信佛教。而韓愈一直對佛教懷有非議。有一次,唐憲宗打算把一所寺院裏的傳說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舍利子迎進宮中,隆重禮拜。當時韓愈任刑部侍郎,他聽說此事後就寫了一篇奏章《諫迎佛骨表》來勸阻憲宗。

唐憲宗十分惱怒,要將韓愈處死。後來,虧得宰相為韓愈說情,才改為貶職,到潮州去任刺史。

憲宗後來改革了前朝的一些惡政,中央政權的統治有所加強。韓愈於是寫了《潮州刺史謝上表》,恭維憲宗是扭轉乾坤的中興之主,並且建議憲宗到泰山去“封禪”。封禪,是一種祭祀天地的大典。秦始皇和漢武帝都舉行過這種大典,韓愈提出這個建議,是把憲宗當作有傑出貢獻的帝王來看的。在這道表中,韓愈還隱約地表示,希望憲宗讓他也參加封禪盛會,並說如果他不能參加這千年難逢的盛會,將會引為終身的遺憾。

後來,憲宗回心轉意,把韓愈調回京都,讓他擔任吏部侍郎。

黔之驢

此典出自柳宗元《柳河東集·三戒》。

貴州一帶沒有驢子,有個喜歡多事的人用船運來了一頭。驢子運到後沒有什麼用處,就被放到了山下。老虎看到驢子後,見它又高又大,以為是神靈。老虎便躲進樹林裏偷看,等了會兒才出來靠近它,一副小心謹慎的樣子,半天摸不清驢子是什麼東西。

一天,驢子大叫了一聲,老虎嚇了一跳,連忙跑得遠遠的,以為驢子將吃掉自己,十分害怕。於是,老虎又來回觀察驢子,覺得它沒有特殊的能耐,慢慢也習慣了它的吼叫,便在它前後走來走去,但始終不敢上前去抓捕它。最後,老虎漸漸靠近驢子,進一步戲弄它,碰闖它,挨擦它,衝擊它,頂撞它。驢子十分惱怒,就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此十分高興,心想:“它的本領不過如此罷了!”於是,老虎猛地跳起來,大聲吼叫,咬斷了驢子的喉管,吃光了它的肉,然後才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