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2 / 3)

春秋時,楚國有一個大夫叫申侯,因為能說會道,阿諛奉承楚文王,楚文王非常寵信他。但他卻是一個專愛貪利而永不知足的人,楚國的人都對他恨之入骨。後來楚文王病得快要死了,便將申侯叫來,把最好的玉賜給他,並對他說:“隻有我最了解你,你貪愛財利,而且永遠不覺得滿足,從我這裏要了這樣又求那樣,但我並沒有加你的罪。將來楚國的君主可不能這樣待你了,他們會要判你的罪的。我死後,你必須馬上離開楚國,不要到小國去,小國是沒法收容你的。”楚文王死後,申侯立刻出奔到鄭國。最後被鄭文公給殺了。

越人溺鼠

“越人溺鼠”的這個典故告訴我們,凡事要有智謀。

此典出自《燕書》。

老鼠喜歡在夜裏出來偷吃穀子。於是有個越人故意把穀子放在一個罐子裏,任由老鼠去吃,不加理睬。於是老鼠便把它的同類招來,到罐子裏吃穀子,每次都要飽餐一頓才離去。

有一天,越人把罐子裏的穀子換成水,到了夜晚,老鼠又全都來了,一個接一個地跳進罐子裏,結果全部被淹死了。

越王好士勇

此典出自《墨子·兼愛中》。

從前越王勾踐,喜愛英勇無畏的官吏,教導訓練朝臣們要勇往直前。他暗中派了人焚燒內官房屋,然後說是宮中失火了,考驗他手下的官吏們說:“越國的寶藏全在這裏麵。”勾踐親自擊鼓督促官吏們赴火中救寶。官吏們聽到鼓聲,爭先恐後地朝火中跑去,掉在火海中被燒死的,僅勾踐身邊的大臣就有一百多人,越王這才鳴金把官吏們召喚回來。

運斤成風

此典出自《莊子·徐無鬼》。

楚國郢都有個人,鼻尖上沾了點像蒼蠅翅膀那樣薄的白泥巴,讓一名叫石的工匠用斧頭削掉它。

工匠石揮動斧頭,帶來一陣旋風,這個郢都人一動不動地聽任工匠石用斧頭去削白泥巴,白泥巴削幹淨了,郢都人的鼻子卻一點也沒有傷著,郢都人神色泰然。

宋元君聽說了此事,召來工匠石說:“你能不能試著為我削一削鼻子上的泥巴?”

工匠石回答說:“我以前確實是能用斧頭削鼻子上的泥巴。但是現在,讓我削鼻子上泥巴的人已經死了很久了。”

曾參殺人

此典出自《戰國策·秦策二》。

從前曾參住在費這個地方。

費地有一個與曾參同宗族又同名的人殺了人。有人告訴曾參的母親說:“曾參殺人了,”

曾參的母親說:“我兒子不會殺人!”神態自若地繼續織布。

過了一會兒,又有人來說:“曹參殺人了。”曾參的母親還能照樣地織布。

不一會兒,一人又來告訴說:“曾參殺人了!”曾參的母親害怕了,扔下梭子翻牆跑走。

曾子食魚

此典出自《荀子·大略》。

曾子吃魚,一次吃不完,還剩下一些,他便吩咐學生:“把剩下的魚做成魚湯。”學生說:“做成魚湯容易變質,吃了人會生病,不如將它醃起來。”曾子聽後哭泣流涕地說:“我哪裏是有不好的念頭想去害人呢?隻是不知道做成魚湯會變質啊。”他痛心的是自己懂得這種常識太晚了啊。

張子委製

此典出自《屍子》。

有個名叫立句的醫生,是秦國醫術高超的名醫。他為齊宣王割痤瘡,為秦惠王治痔瘡,都治好了他們的病。張子的背部生疔發腫,也讓立句來醫治。張子對立句說:“這背你隻當不是我的背,任憑你怎麼治療都行。”經過治療,背腫消失了。立句固然是治病的高手,但張子放心地讓他大膽施治,也是使治療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其實治身和治國是同樣的道理。必須十分地相信別人,把某些權力放心地交給別人,才能把國家治理好。

鄭師文學琴

此典出自《列子·湯問》。

瓠巴彈琴,鳥聽到琴聲會應節起舞,魚兒會躍出水麵,鄭師文聽說後,便離開家跟隨師襄學習彈琴。師襄按住他的手指調理琴弦,但鄭師文學了三年也沒學會彈曲。

師襄說:“你可以回家去了。”

鄭師文放下他手中的琴,歎聲說:“我不是不能自己調琴弦,自己彈曲子。是我的心思沒在弦上,意念不在琴聲上。這樣內不能得之於心,外也就不能相應地調好琴弦,以至於不敢放開手腳去彈琴。請稍緩幾天,給我幾天練習的日子,再看我彈得怎樣。”

沒過幾天,鄭師文又去見師襄。師襄說:“你的琴彈得如何了?”

鄭師文說:“已得心應手了。我請求試彈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