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的騙術
明朝年間,太原有個大戶人家辦喜事。新郎是他家的大公子,所以是大操大辦,搞得特別的隆重。屋裏屋外滿是紅綢紅字紅燈籠,客人們紛紛道喜,仆役們進進出出,一片喜氣,煞是熱鬧。
這時外地來了一個小偷。他見這家大辦喜事,屋裏亂紛紛的到處是人,誰也不見得都認識誰,就混了進去。別的屋子裏坐滿了人,唯獨新房裏靜悄悄的。小偷閃進門去,一頭鑽到床底下藏了起來,打算夜深人靜的時候再爬出來大撈一把。
不料這戶人家窮得就剩錢了,請帖發得多也發得遠,遠遠近近四大姨、八大姑的全來了。看架勢得吃喝個三天兩夜才會散場。小偷幾次想出來,不是房裏有人,就是房外有人,總是找不到機會。大晚上的也能聽到行酒勸菜聲。他獨自一個呆在床下,屎尿憋著不說,光是餓也餓死了。最後心想,要死也得做個飽死鬼,就硬著頭皮鑽了出來。
兩個喜娘見新房裏突然冒出一個陌生人來,吃了一驚,大叫起來。屋裏有的是人手,眾人一擁而上,把小偷綁了個五花大麻、結結實實,扭送到縣衙門來了。
誰知這小偷天生是個能說會道的人,雖然餓得兩眼冒金花、雙腿無力,腦子倒還清楚,見了縣令辯白道:
“大老爺明鑒,這件事實在冤枉了小人。小人是一個赤腳郎中,日常是給新娘治病的。因為新娘做姑娘時有個暗疾,時不時要發,平日又羞於啟口,所以她吩咐讓小人常去看她。今天小人想悄悄兒去問聲新娘,要不要藥,眾人卻錯拿小人當賊抓來了。”
原來他藏在床底下沒事兒,豎起耳朵偷聽新郎與新娘講的情話。新娘曾提到有個暗疾,他靈機一動,編了個謊話在公堂上耍起混來了。
縣令將新娘的父母叫來問,都說確有暗疾,但不曾求醫,更不認識這個赤腳郎中。
小偷道:“這是姑娘害羞,偷偷找小人醫的病,不曾說與爹娘知道,也難怪他們不知道這事。”
縣令沒法,隻好叫新娘出來與他對質。
那大戶老爺聽了這話,老大的為難。他是太原有頭有臉的大戶人家,兒媳婦才過門就讓她到公堂上拋頭露麵,甚是犯忌,再加上張口閉口要說自己的這“暗疾”那“暗疾”的,如何叫她說得出口?
他急忙忙趕到縣令那裏,再三求情道:“求大人高抬貴手,另想法子。若是讓老朽的兒媳到公堂上去出乖現醜,叫她以後怎麼見人?”
大戶人家在當地都是有錢有勢的豪紳,縣令本來就與他們有來往。
縣令一時落不下這個臉,故而左右為難,獨自一個在天井裏來來回回地踱著方步。他突然抬頭,見師爺正在圓洞門外,啟齒輕笑,心裏一動,上前道:“羅師爺有什麼錦囊妙計沒有?何不教本官一招?”
羅師爺見縣令問他,上前一步道:“大人,這事說難辦其實也容易。大人隻需如此這般就可以了。”
縣令一拍師爺的肩膀道:“羅師爺說的果然是條好計,就這麼辦。你去找人吧。一切費用從賬房裏支吧!”
第二天,縣令又將小偷提來,道:“你說你是新娘出嫁前的郎中,你敢與她對質嗎?”
小偷知道新娘害羞,哪裏敢與他在公堂上對質,隻要幾句話塞在她前頭,還怕她敢開口講話,他大著膽子道:“這有什麼不敢的?”
縣令道:“來人,去將後堂的新娘傳來!”
不一會兒,隻見後堂走出一個嬌怯怯的女人來,一身紅衣,明豔照人。她低著頭,朝縣令拜了拜,側身站在一旁。
那小偷搶在頭裏道:“姑娘,你害死我了!你自己患有隱疾,連爹媽都不敢告訴,隻說給我聽,是我幾帖偏方救了你。臨大喜前幾天,你來找我說,怕好日子裏有個萬一,要我跟來。如今你的夫家拿我當作小偷,將我扭送到這裏來了。姑娘肯不肯救我,就你一句話。若是你怕羞不講,我講出你的隱疾如何如何,大庭廣眾之中多有不便!”
他以為這樣一威脅,不怕這個新娘敢撕破臉。不料他才說完,公堂上已是一片哄笑。
縣令一拍桌子,喝道:“大膽刁民!你連新娘的人都不認識,還敢胡說八道,左右給我打!”
小偷這才知道中計。事實俱在,他隻好承認自己是個小偷!
原來羅師爺已經料到小偷之所以膽敢冒充是新娘帶來的郎中,必然是偷聽到了一些新娘與新郎之間的枕邊話,未必親眼見過新娘的麵。所以,他請一個妓女打扮起來,冒充新娘來與他對質,小偷一定會上當。這樣,既可以免得新娘出醜,又能夠讓小偷無法抵賴。真是一條一舉兩得的好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