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過程充滿了樂趣

學習興趣就是對學習的渴求與向往,學習興趣對學習的成功有重大促進作用。許多科學家、發明家之所以能夠取得偉大的成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對學習具有濃厚的興趣。而在某種意義上說,學習的態度和學習的積極性是學習興趣的具體表現。

假喜真幹

假喜真幹,就是假裝自己喜歡,並且付之於實際行動。美國著名教育家戴爾.卡耐基提出:“假如你假裝對工作感興趣,這種態度往往就使你的共趣變成真的。這種態度還能減少疲勞、緊張和憂慮。”有位辦公室秘書,經常要處理許多繁瑣的工作,感到十分枯燥無味,後來她想:“這是我的工作,單位對我也不錯,我應該把工作傲得好一些。”於是假裝自己喜歡這個工作,後來,她發現:她竟然真的就喜歡這工作了,而且,一旦喜歡上了這項工作,就會做得更有效率。

這種心態的改變所產生的力量,的確神奇無比!你為什麼不試試呢!

奇妙的想象空間

人腦在反映客觀現實時,不僅能通過直接接觸客觀現實產生感知形象,通過回憶產生記憶表象,同時還能創造出未直接感知過的新形象。這些新形象,有些是根據別人口頭或文字的描述在頭腦中形成的,有些是現實生活中尚不存在的。

根據想象有無預定目的,可以把想象分成無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有預定目的、自覺產生的想象,叫有意想象。在有意想象中,由於想象的新穎程度、創造水平和形成方式不同,可分為再造想象、創造想象與幻想等幾種形式。

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據語言的描述或圖樣的示意,在頭腦中形成相應的新形象的過程。

例如:根據建築藍圖想象出建築物的形象;

根據機器的圖紙想象出機器的立體形象和運轉時的形象;讀小說時,頭腦中出現作品中描述的情節等,都是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在人類的生活和學習中具有重要意義,它能幫助人擺脫狹隘的生活圈子,形象地掌握本人不曾感知或無法感知的事物,從而豐富人的心理生活。

創造想象

創造想象是不依據現成的描述而獨立地創造新形象的過程。人們在創造新作品、新技術、新產品、新理論時,頭腦中所構成的新事物的形象,都屬於創造想象。

創造想象比再造想象更複雜、更高級。它具有首創性和獨立性等特點。

例如:飛機設計師在頭腦中構成一架新式飛機的形象;作家在頭腦中構成新的人物的形象等。這些形象不是根據別人的描述或人們已經熟悉的東西而創造的,而是想象者根據生活提供的素材,在頭腦中進行了創造性的綜合之後,想象出來的新形象,這種形象越新穎,它的創造水平也越高。

國外有的心理學家指出,人的大腦有四個功能部位,即感受區、貯存區、判斷區和想象區。在一般情況下,人腦的想象區隻有15%得到動用,可見想象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並且,想象力是可以通過訓練來提高的。

豐富記憶表象

想象的水平是依一個人所具有的表象數量及質量所決定的。直接和間接的經驗材料儲備越多、越細、越豐富,想象則越開闊、深刻,其形象越生動逼真。否則將是“無米之炊”。因此,一個人為了培養想象力,就必須擴大、充實表象的數量,改善已有表象的質量,以擴大表象的儲備。

豐富語言表象

想象活動是在語言的調節下進行的,也常常基於文字的描述說明而展開,並且還往往借助於語言、文字、圖畫的形式表達出來。僅有豐富的表象而沒有豐富的語言、文字精確的圖畫,就會使人們的想象永遠停留在直觀形象的水平上,而不能上升到語詞的抽象的水平上。所以,要培養和發展~想象力,就應當有意識地多讀、多寫、多畫,深入觀察客觀事物,大量閱讀有關的書籍,積累詞彙,並且學會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描繪事物的形象和發生的事件。

參加創造活動

創造活動特別需要想象,想象也離不開創造活動。因此,積極參加各種創造性活動,乃是培養想象力,特別是創造想象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要勇於探索

一個人的想象力不僅表現在對當前思考著的問題進行構思,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否依靠豐富的知識和實踐經驗,塑造出完整的新的形象。也就是說,創造性的想象是更為珍貴的心理品質。要培養和發展創造性想象,就應該做到不滿足於前人認識的水平,而是要以前人的認識終點為起點,勇於探索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