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十二章(3 / 3)

聽了這話,院長忍不住再次哭出聲來,對著沈司格道:“時煙出了這種事,沈先生你仍然能夠不離不棄,為她做這麼多,是那個丫頭的福氣。我本來還在擔心,不過現在倒是放心多了……我就不知道這三年她一個人要怎麼過……”

“總是要過的,她該學著自己長大了,不能總活在別人為她築的保護膜裏。”他皺眉,“她已經二十六歲了,也許成長得比別人慢,或許慘烈,但她必須要接受,沒有人能再替她承擔。”沈司格這話,雖殘酷,但卻是事實。

“芳芝一直都覺得虧欠了她,現在這孩子又要受這種罪,這讓芳芝……讓我……心疼啊!”

院長的這些話,讓沈司格咬了咬牙,又咬了咬牙。

那天他去福利院,那個時候院長已經知道時煙出了事,正急得團團轉,不曉得該怎麼辦才好。

沈司格的出現讓她知道,至少還有一個男人肯為時煙付出這許多。既然沈司格知道了那些她極力隱瞞的事情,她也就索性全跟他說了。

時煙的那張出生證明她一直保存著,但卻隻有一個名字:林芳芝

父不詳。

但其實並不是父不詳,時煙……石,就是她的姓。

時煙出生後,林芳芝因為害怕與逃避,選擇了出國,卻把尚不滿一個月的女兒交給了當時剛剛辦了福利院的好友。

一走十年。

十年後,林芳芝已經成名,在國外是一個小有名氣的畫家,可回國後在福利院裏看到當年繈褓中的女兒如今已經是一個垂鬢女童,與夥伴歡笑玩鬧,不識愁滋味。她同好友說,我看到這個孩子,就覺得心裏刀紮一樣的疼,我對不起她。

此後三年,她時常找各種理由接近時煙,漸漸地,竟對這個剛滿十三歲的女兒生出了依賴,覺得再也離不開她了。於是,便跟院長商量著,以領養的方式帶走。可當時年幼的時煙同一個叫柏素的孩子情同親姐妹,誰也分不開她們,林芳芝便連同著柏素一起,將兩個孩子接到了家裏。

林芳芝總是同院長說,血脈傳承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時煙的天分是掩都掩不住的,讓她這個做母親的欣喜之餘,便決定將自己的畢生成就交托於幼女。許是母女連心使然,時煙自幼也是對林芳芝極依賴,兩人便是以師生這樣的關係,過了許多年。

一直到林芳芝非正常死亡。

林芳芝一直都患有風濕性心髒病,常年離不開藥。時煙心疼她,從二十歲時第一次離開林芳芝開始,每到一處,便總是想著找一些好的藥帶回來給林芳芝。雖然每個人都知道,像這種病,根本不可能有治愈的藥,但她看一片赤誠,便也都不忍心駁了她的美意。

直到那一次,時煙興衝衝地打電話回來,說找到了一個土方子,說是可以治林老師的病,她仔細地問過了,那幾個吃了這個方子病就治愈了的,跟林老師的病症一模一樣,都治好了。方子已經快遞過去了,林老師隻要照著吃就行了,病肯定能好的!

院長和主治醫師都在反對,飯可以亂吃,但藥不能。

可林芳芝堅持,她說,難得孩子一片心,我怎能辜負了?縱我真是吃這個藥吃壞了吃死了,那我也是高興的。

氣得院長隻罵她病糊塗了。

結果,卻真是應了林芳芝的那句話。

可她不後悔,臨終前她拉著院長的手,說,這事絕不能讓時煙知道,一定不能。隻跟她說是病發了,沒能救回來。隻遺憾臨終卻沒能再見時煙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