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安吉拉難找的工作
自喬邦邦走了之後,安吉拉就更加忙碌了。她在努力學習的時候,又多了一個習慣,她越來越喜歡看見有趣的事情的時候給喬邦邦發短訊。唯一讓安吉拉不明白的是,喬邦邦每次都是極其簡單的回複。“哦”“知道了”“好”之類的。她有很多時候,以為喬邦邦好像不和以前一樣了,怎麼那麼不愛搭理她?其實喬邦邦收到那些短信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在忙他的工作。他得比別人更努力,加跟多班,約見更多的客戶,他沒有閑暇的時間去告訴安吉拉,他這麼做有一大部分都是為了她。
而且喬邦邦自從那次從蘇州回來之後,每個月都會給安吉拉打400塊錢生活費,和她父母一樣多。他給的起的也真的隻有這麼多,他還需要攢錢還父母借的那些讓他上大學的費用,還要時而的請個小客,吃頓小飯。安吉拉不要他的錢,他語重心長的說:我的你的男朋友,是你的親人,和你的父母一樣。
安吉拉隻好收下它們,存起來,以後找工作的時候說不定用的到。她仔細的記著喬邦邦的話,仔細的記著他說:我是你的親人。以後她一定加倍的對喬邦邦好,隻對他好。
這種生活持續到她第二年畢業。她並沒有喬邦邦幸運,沒有公司在學校的招聘裏幸運的看中了她。她隻好自己找工作。
她應聘了許多家公司,從高到低,不同層次的大大小小的也有近50家了,她穿梭在蘇州的各個公交車上,站在車裏觀賞這個城市。
她喜歡蘇州,卻不喜歡這種繁忙到極致的生活,那些人在紅燈下停著的大人流,在時刻提醒她,這些全是在這個城市裏和她共同競爭生活著的人,可就是這些人讓她無比羨慕裏又透著無比的害怕。她是希望回鄉下的城鎮生活的,如果憑著自己的學曆,在蘇北小城裏,肯定可以找一份非常好的工作。
隻是為了喬邦邦,為了遠在大連的喬邦邦,她要留下來。而且她現在不能去大連,大連她根本就沒有認識的人,喬邦邦雖然在那裏,可是他卻不能給自己一份工作。雖然蘇州也沒有可以幫助她找工作的熟人,可是蘇州至少她待了4年,她應該可以找一份好一點的私企工作,做個小幾年,混些好的經驗,好的閱曆,攢點錢之後再辭職去那個陌生的大連。估計那個時候憑借的這現在工作的小幾年得到的經驗和高的學曆,可以找一份不錯的工作。可是現實裏找工作並不是和她想象裏那麼容易。
她應聘的那些大公司給她的回複大多是拒絕,七月份是個求職高峰期,到處都是蜂擁而至的各個大學的應屆生,她隻能算其中一個。不是很差也不是非常出色的成績,讓她幾乎一直處在一個被拒絕的狀態。
像安吉拉這樣的大學生甚至比高中畢業的那些人,還要難找工作,因為層次太低級的他們不屑於去做,中等層次的又壓迫著他們去做,層次太高的不要他們去做。
像滿地貼著的招收賣衣服,招洗碗工,招跑保險的廣告比比皆是。不是這些工作不好,而是他們內心會對自己會產生極強的否定,那個否定是:4年大學,換來的卻是這等結果,這個下場。他們不敢相信,也不會相信,不會接受。安吉拉敢肯定,那些和她有相似經曆,被無數家公司拒絕了無數次的同類人,是不會去做這些事情的。他們還是對未來有著極高的憧憬,即使當下、眼前什麼也沒有。因為4年下來得到的那張文憑,帶給他們的是一種自信,是一種自認為是千裏馬沒遇到伯樂的自信。
也有招收安吉拉的小型的企業,給出的條件雖然不算豐厚,卻也可以生存:隻單單有每個月2500左右的工資和一間宿舍。隻是在這種小企業裏,你能做的不是打打字發發文件,而是得挑起它的大梁,人家小公司招你,就是看的你的文憑。就是希望你可以帶著他們走向一個光明的未來。隻是這種未來,是安吉拉憑借努力至少得五年時間,甚至五年以上,才給了的回報。如果一年,兩年,甚至三年你的表現是幹的不好,沒有讓他們的小公司有任何大的前進,還不是卷著鋪蓋滾蛋。如果三年後你被滾蛋了,你要去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