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細石混凝土屋麵(1 / 1)

以現澆細石混凝土作屋麵防水層稱細石混凝土屋麵,也稱剛性屋麵。細石混凝土屋麵防水層適用於無保溫層的裝配式或整體澆築的鋼筋混凝土屋蓋。

細石混凝土屋麵,由於構造簡單,施工方便,節約造價,防水可靠,技術容易掌握等優點,在南方民用居住建築中使用很多。

細石混凝土用材和配合比必須滿足防水混凝土的要求,作細石混凝土屋麵防水層用的水泥標號不能低於425號,砂子不含雜質,碎石一般用1-2碎石(10~20mm粒徑)。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應小於320千克。水灰比一般不大於0.6,坍落度不大於50mm,細石混凝土宜加入減水劑、防水劑等,以提高其抗裂和抗滲性能。

1.結構層要求

細石混凝土屋麵,要求結構基層剛度好,相鄰的屋麵板剛度一致,安裝時支承端宜坐漿,使板擱置穩定沒有翹動現象,相鄰板麵高差在10mm以內。板縫必須保證設計寬度,縫寬大小基本一致,上口縫以不小於20mm為宜,灌縫澆築C20細石混凝土,要插搗密實。

2.防水層施工

防水層必須分格,分格縫應設置在屋麵板的支承端、屋麵轉折處、防水層與突出屋麵結構的交接處,並應與板縫對齊。橫向分格縫間距一般為3~6m,或采取一間一分格;縱向分格縫間距一般不超過6m。

為了提高細石混凝土防水層的抗裂性,宜配置φ4間距為100~200mm的雙向鋼筋網片,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0mm。鋼筋網片在分格縫處應斷開,細石混凝土防水層的厚度大於40mm,並要均勻一致,排水坡度大於2.5%,並不得積水。

施工時,先檢查基層,清除雜渣,表麵洗刷幹淨。然後將分格木條用水浸泡後,按照分格縫的位置固定,在鋪混凝土前,在基層上先塗刷一遍水泥淨漿,隨即鋪混凝土,應以分格縫為界逐格進行;一個分格縫範圍內的混凝土必須一次澆完,不得留施工縫。澆築混凝土最好使用平板振動器搗實,用刮尺刮平(如無設備且建築物要求不高,也可在混凝土鋪築後直接用刮尺刮平)後,用鐵滾筒滾壓至表麵泛漿為止,用鐵板抹平,在混凝土終凝前壓光。

剛性防水屋麵施工時必須避開烈日暴曬,混凝土澆築後12小時必須加蓋澆水養護並保持濕潤。養護7天後,即可進行分格縫的油膏嵌縫(或貼油氈)工程。

為避免因結構層與防水層由於結構變形及溫差變化相互製約而導致防水層被拉裂,宜在防水層與結構層間設置隔離層而成為“分離式”屋麵。隔離層可采用紙筋灰、麻刀灰、低標號砂漿、幹鋪卷材等,隔離層必須平整,施工時不得破壞。

3.屋麵節點構造處理

(1)分格縫

分格縫可用油膏嵌封,屋脊和平行於流水方向的分格縫,也可做成泛水,用蓋瓦覆蓋。當分格縫做成蓋瓦式時,分格縫的上口蓋瓦可用粘土瓦或水泥瓦,用瓦蓋縫,分格縫的構造應做成直立反口,坐灰時,應使蓋瓦離開防水層一定距離為宜。當進行嵌縫時,應待防水層養護完畢,先清除縫內雜質灰塵,塗冷底子油一道;待其幹燥後,即用油膏嵌縫,要求油膏與縫壁粘結牢固,上部用1:2.5水泥砂漿壓縫保護。待砂漿幹燥後,其表麵可再塗一層稀釋的油膏塗層或防水塗料,以增加防水效果。

在分格縫采用灌縫時,板縫必須清理幹淨,所用的瀝青膠溫度不低於190℃。灌縫前塗刷冷底子油,並塗至縫口兩邊各15~20mm範圍,幹燥後,用瀝青膠灌注到防水層表麵齊,縫口再做保護層。

(2)泛水

防水層在女兒牆或高低牆處應成泛水,屋麵泛水與屋麵防水層必須一次做成,泛水高度不應低於120mm。注意牆身挑磚下沿要抹成滴水線。

(3)簷口

防水層混凝土不能與圈梁混凝土一起澆築,防水層應伸出圈梁50mm,並做好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