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3 / 3)

羅伯斯回到總部,上司說不管如何,必須讓教授平安回來。其實,羅伯斯心裏早有了詳細安排。

第二天午夜12點,一輛警車朝第8個裏程碑開去。車內的杜美按納不住激動,快樂地唱著小曲,到達指定目標後,收音機裏又傳出昨天的聲音:“把車子調頭,讓收音機開著,音樂一停,就停下車子。”

羅伯斯照辦了。已經12點半了,杜美有些緊張。突然“砰”的一聲爆炸,車子向路邊滑去。收音機裏的聲音又開始搭腔:“杜美,鑽石到手了嗎?”

“全齊啦,警長很守信用!”

羅伯斯爬出汽車,回頭一看,發現杜美正起勁地砸著通話機,邊砸邊說:“這樣你就不能聯絡了。”

話音未落,一輛無牌照的轎車嘎然而止。威爾遜推搡著反綁著的教授出了車門,說:“警長,我們也守信用!”

很快,他和杜美鑽進轎車揚長而去。

羅伯斯為教授解綁後說:“他們跑不了,放鑽石的盒子是經過特殊加工的,能在雷達上找到。”

警察總部裏,羅伯斯聚精會神地盯著雷達熒光屏。威爾遜他們上了飛機。想溜,沒門!羅伯斯命令道:“攔截該機,如果他們不聽勸告,就擊落它!”

幾分鍾後,威爾遜的飛機被迫降在機場,羅伯斯對威爾遜說:“很遺憾你們人財兩空啦!”

威爾遜一陣狂笑,“可惜,鑽石消失了。”

果然,盒子裏空空如也。

羅伯斯陷入了沉思,忽然他若有所思地說:“有一樣東西永遠不會移動,這是什麼呢?”他立刻又發動轎車飛馳而去。

車子回到了第8個裏程碑旁。羅伯斯用手在裏程碑背麵挖起來。終於他挖出一塊硬梆梆的東西,用手電一照,正是那塊失掉的鑽石。

37玩命追擊搶劫犯

美國丹佛市。

世界上很多人都知道這裏有一所名揚天下的丹佛大學,所以也就知道了美國有一座丹佛市。

這年2月的丹佛市正處於冬春換季乍暖還寒的時節。9日下午,寒風陣陣,大街上人少車稀,熱鬧的丹佛市此刻顯得冷冷清清。

在丹佛市銀行的營業間裏,走進了一位個頭不高的年輕人。他穿著一件黑色的風衣,麵色陰沉,頭發蓬鬆,一雙眼睛在黑色鏡片後麵閃爍著若隱若現的凶光。

這個年輕人把隨身攜帶的手提箱放在櫃台上後,便手腳麻利地從腰間拔出了一把手槍,用黑洞洞的槍口指著了櫃台內的出納員。“打劫!把所有的錢都放到箱子裏,否則我就殺了你!”每一個字都是惡狠狠的,透著陰森的殺機。

此人的名字,叫哈森。

哈森此時剛剛24歲,卻已是綁架、偽造、偷盜和搶劫的老手,可謂是五毒俱全,無惡不做。

早在19歲那年哈森就曾在得克薩斯綁架了一個小男孩兒,企圖向男孩兒父母勒索5萬美元贖金。卻不料,那男孩兒乘其不備逃出了虎穴。哈森大意失荊州,鋃鐺人獄,被判處25年徒刑。

但不到一年,哈森就成功地越獄逃跑了,並開始流竄做案,搶劫銀行。

兩年以後,哈森再次落入法網,被加刑判為終身監禁,並被送到了一所戒備森嚴的監獄中看管。誰料哈森身手不凡,膽大妄為,竟再次越獄成功。不久,他又搶劫了一家銀行,隨後便離開了得克薩斯,開始竄入科羅拉多州。今天,他故伎重演,瞄上了丹佛市銀行的大把美元。

出納員蒂米小姐正值20歲妙齡,她頭腦冷靜,並沒有被哈森的槍口嚇昏過去。她知道此時盲目抵抗是無濟於事的,便一邊往手提箱中裝錢,一邊暗暗在心頭記牢了罪犯的相貌特征,並思考對策。

哈森得意地獰笑一聲,一把奪過裝滿錢的手提箱。他晃了晃槍口:“小心點,如果你敢報警,我會回來宰了你!”然後,他便幾步衝出了營業所。

蒂米小姐絲毫也沒猶豫,立即將情況報告了上級,再由上級迅速報警。透過窗子上巨大的玻璃,他們看見罪犯鑽進了路邊的一輛福特牌矯車。

“各值班警車請注意,一名持槍搶劫犯駕駛一輛福特牌轎車,正在向羅爾大道地區逃竄。立即展開追捕!”一道命令,很快從警察局通訊聯絡中心發出。

先進的電訊聯係,使美國警察以反應迅速而聞名於國際。果然,幾分鍾內,幾輛警車便風馳電掣般趕到了現場,隨即又沿著罪犯逃走的方向追去。

其他警車也火速向這一地區靠攏,展開堵截。

於是,一場激烈的汽車追逐戰開始了。

就在案發地點附近的空中,一架直升飛機正在盤旋著,像是光臨了丹佛市的一隻雄鷹。麥克·斯維爾和吉姆·斯蒂爾正巧在直升飛機上,俯瞰大地,為晚間的電視節目拍攝著街景。

這架直升飛機的駕駛員麥克,是一位37歲的老牌飛行員。1970年,他在越南戰場上擔任直升飛機駕駛員,經常在夜間執行危險至極的空中偵察任務,經曆了1000多個戰鬥飛行小時。他曾用直升飛機成功地將一批美國兵從被圍困的叢林基地中撤了出來,因此獲得了“勇敢者”勳章。複員後,麥克一度在丹佛地區當警察,並協助亞當鎮的司法部門建立了一個直升飛機分隊。在幹了整整10年警察之後,他又到一家電視台擔任了直升飛機的飛行員。他那精湛、高超的駕駛技術,使所有攝影記者都大加稱讚。

44歲的斯蒂爾是一位資深的攝影記者,素以膽大心細、勇於冒險而聞名丹佛市新聞界。他曾經冒著生命危險,拍攝過龍卷風、雪崩以及槍戰等驚險的現場。

如今,這兩人湊到了一起,可稱是一對“拚命三郎”。 突然間,他們聽到了電視台主持人通過無線電傳來的緊急呼聲:“警察們正在羅爾大道地區追捕一名逃犯,如果你們看到就追上去!”

隨即,麥克將直升飛機駛向現場。斯蒂爾一雙敏銳的眼睛,緊盯著地麵搜尋著。猛然間,他發現一輛可疑的轎車正在高速向相反的方向駛去。

“快,它在那裏!麥克,快把頭掉過來!”斯蒂爾興奮地大喊著。

斯蒂爾看到,那輛車以時速60英裏以上的高速駛過居民區,連闖幾道紅燈,與迎麵而來的車輛擦身而過,飛馳向前。斯蒂爾暗想:“這家夥一定是瘋子,不想要命了。”同時,他也看到,許多警車正從兩英裏左右的範圍向此逼近。

出自新聞記者的職業敏感,斯蒂爾扛起攝像機,把鏡頭對準了奔馳而去的逃犯車輛和紛湧而至的警車。居高臨下的有利角度,使他對地麵上的場麵一覽無餘。

為了讓斯蒂爾的鏡頭始終對準目標,麥克不時調整著飛機的航向。同時,麥克把收音機的頻道調整到了警察專用頻率上,以便監聽地麵上警察們的對話。 由於風速很大,底下那輛車又拐來拐去地行駛,責克必須用雙手操縱飛機才能緊緊地盯住它,因此無法操縱無線電和警察聯係。為了讓警察意識到直升飛機正在跟蹤目標,麥克駕機盡量貼著那輛車的上方飛行。

正在斯蒂爾拍攝過程中,他的兩眼通過攝像鏡頭,看到了悲慘的一幕。

兩輛飛速趕來的警車,從對麵衝向了逃犯,試圖擋住他的去路。不料,罪犯不但不減速,反而加大油門迎了上去,大有與警察同歸於盡的架勢。為了避免撞車,兩輛警車緊急拐彎,閃開了一條路。於是,罪犯的車趁機衝了過去,拐向州際公路。

此時,正好又有一輛警車趕到,迎麵而來。哈森故伎重施,迫使警車緊急刹車,車內的兩位警察趕緊跳下車來。似乎想向罪犯開槍射擊。但是,沒能容他們開槍,駕駛警車的老警察羅伯特·威利,就一下被撞出去幾米遠,當即身亡,血流滿地。就在其他警車停下來去搶救威利時,哈森又乘機衝出了包圍圈。

麥克和斯蒂爾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所目睹的這個慘劇。

麥克激動地對斯蒂爾說:“吉姆,幹掉這個可恨的混蛋!如果有必要,我一定用飛機撞死他。”

此時,斯蒂爾雙手緊攥著攝像機,正義感促使他說道:“放手去幹吧!麥克!”

於是,從此時起,他倆已不再是拍攝街景的新聞記者,而成了對惡狼緊追不舍的“獵手”。

福特牌小汽車穿過城區公路,高速駛進了亞當鎮。

麥克曾在這裏工作過多年,對亞當鎮的地形了如指掌。他對斯蒂爾說:“好極了!這條公路的盡頭是個叉道,那家夥車速這樣快,肯定無法急轉彎,你就等著看好戲吧!”

果然,哈森轉彎不及,撞上了一棵樹。暈頭昏腦的哈森,急忙拎著皮箱棄車而逃,企圖甩開頭頂上直升飛機的追蹤。他跳過一堵泥牆,跑過後院,在泥濘的雪地上跌倒又爬起來,一副狼狽不堪的樣子。終於,他跑到了一所住宅前的停車場上,見有兩輛汽車停在那裏,哈森揮動著手槍,張牙舞爪地撲了上去,企圖擋住第一輛車。但是,車裏的人意識到了危險正在降臨,便一踩油門,把車開跑了。

於是,哈森又撲向第二輛車。這輛車裏坐著年輕的少婦瑪麗安·巴寶莉,以及她1歲的兒子。哈森把槍管伸進車內,並伸手去抓綁在嬰兒座上的小孩。機警的巴寶莉急忙把身子一低,猛踩油門,汽車便像箭一般飛馳而去。這一下可惹惱了哈森,他氣急敗壞,急忙向駛走的汽車開了幾槍,打中了車後的擋風窗。

直升飛機裏的人看到罪犯的槍口亮了幾下,知道他劫車沒有成功。麥克降低飛機高度,向罪犯逼去。盡管哈森連連向直升飛機開槍,麥克仍絲毫不理睬他的威脅。無可奈何的哈森隻好繼續奔逃,他跳過路堤,跑過一片森林和小屋,跑進了一個拖車住房的停車場。

廢品收購商約翰·勞雷爾此時正和他2l歲的癡呆女兒站在拖車住房外麵。哈森衝上前去,用槍管指著老約翰的胸部,另一隻手指著那輛破舊的貨車,威脅道:“假如你不把我從這裏帶出去,我就打死你!快開車吧!”

73歲的約翰是個患有糖尿病以及心髒病的鰥夫,曾經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名誌願兵。他明白目前的意外局麵可不是鬧著玩的。“就這樣了,約翰。”他一邊往貨車裏鑽一邊暗想,“也許你活不過今天了。”

“快開,絕對不能引起別人的注意,”哈森警告說,“幫我擺脫那架該死的直升飛機。”

直升機上的麥克和斯蒂爾這一下遇到了難題。他們沒有辦法直接通知警察,說逃犯在這輛綠色的貨車裏。一旦這個家夥逃到了前麵交通繁忙的公路幹線上,就會發生另一場瘋狂的追逐戰,還可能導致更多的傷亡。

警察們終於意識到,新聞記者的直升飛機正在跟搶劫犯的梢。於是,4輛警車閃著警燈,掉頭駛向拖車停車場,試圖跟住直升飛機。

哈森看到迎麵駛來的警車,忙把身子蜷縮在儀表盤下,用槍對準老約翰。“不準停車!”他像野狼一般吼叫著,“如果你停下來,我就打死你!”

當這輛車與那隊警車擦身駛過時,警察們所看到的,隻是一位老人。

斯蒂爾大失所望,他連忙打開直升飛機的玻璃門,用手指著那輛載有罪犯的車,大叫大嚷。可惜,地麵上的警察始終未能發現他的提醒。

在貨車駛上高速公路之前,麥克也許隻有幾十秒鍾時間來作出反應。“豁出去了!”麥克一咬牙,為了引起警察的注意,他決定采取冒險行動——將飛機緊貼著地麵追向貨車。直升飛機沿路垂直降落下來,在離貨車約30英裏處的上空盤旋。這一招果然見效,警察們醒悟過來,4輛警車又調轉車頭追向了貨車。

可是,當貨車離高速公路僅有一箭之遙時,搶劫殺人犯哈森又起身坐到了車座上。麥克已經能看到壓在人質太陽穴上的槍管的閃光,他急忙向斯蒂爾說:“看來我們隻有直接攔截那輛貨車了,哪怕冒生命危險我也不在乎!”

“好吧,我會把我們和大地接吻的那一瞬間拍攝下來作為與大地偷情的證據。”斯蒂爾扛著攝像機,仍不失幽默地說。

麥克駕駛著飛機飛到了23萬伏高壓線下方。他清楚地知道,在電線和地麵之間隻有70英尺距離,如果操作稍有失誤,飛機就會被燒成灰燼。他靈活地駕著飛機,以“Z”形巧妙地繞過了一根又一根電線杆,飛到了貨車的前麵,飛機的左起落架從貨車車頂上僅幾英寸處掠過。

老約翰大吃一驚,急忙踩了刹車,停下了貨車。哈森氣急敗壞,用槍管指著他的腦袋威脅著:“如果你不想吃槍子,就把車發動起來去撞那混蛋飛機!”

“來吧,開槍吧,”老約翰平靜地回答道:“我決不會去撞直升飛機!”

接著,直升機上的麥克清楚地看到,罪犯把手槍從司機的頭上移開,頂著貨車的擋風玻璃瞄準了他。

這位老牌飛行員,本能地做了一個“退縮偏機”的動作,以幹擾凶犯的瞄準。

子彈即將射來!

就在凶手即將扣動扳機的一刹那,一輛警車及時趕到,它從側向撞擊貨車,一下把它頂出幾英尺遠。

麥克馬上停穩飛機,跳了下去。斯蒂爾跳下飛機後,仍繼續扛著攝像機拍攝捉拿凶手的場麵。他聽到警察們的大聲呐喊:“不許動!放下槍!”

然而,窮途末路的凶犯不甘心束手就擒,哈森緊勒著約翰的脖子,並把槍口對著他的腦袋,“誰敢上來,我就斃了他!”哈森吼著。

“放了他,你跑不了。”警察們先後發出了幾次警告,命令罪犯投降,但哈森仍拒不投降。

突然,哈森把槍口移向了最近的一名警察,企圖拚個魚死網破。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警察們搶先開火。從4支槍裏射出的15發子彈,都槍槍射中了這個罪大惡極的家夥,真是令人叫絕幹淨利落的槍法!

就在離自己腦袋幾英寸的地方,老約翰聽到了子彈擊中的聲音,粉碎的窗玻璃撒落在他周圍。他感覺罪犯的手滑到一邊,側身一看,哈森已經一命嗚呼了。

當人們把老約翰從車裏扶出來時,老頭盡管被嚇出了一身冷汗,但身上卻毫發未損。就在凶犯身邊的座位上,赫然扔著一支冒著幽藍寒光的大號手槍。

斯蒂爾拍攝下的錄像帶,長達22分鍾,提供了一場真正追捕的解剖材料,其精彩程度可以和任何一部槍戰警匪片相媲美。如今,它已成為一部珍貴的資料片,全美國的200多個警察局都把它當作案例教材播映給警官們看。

斯蒂爾的勇敢使他獲得了一連串的獎賞,鮮花和欽佩之聲潮水般湧來。麥克·斯維爾也接受了來自警察、市政以及軍事方麵的獎勵,以表彰他參與了追捕。

老約翰也受到了社會的讚揚。丹佛市市長稱他是一名“冒了生命危險的英雄”。約翰以往每月靠415美元的社會福利和救濟金生活,而如今,從社會上來的資助源源不斷,公眾為他捐款,為他支付給女兒治病的費用。當地的一名汽車商和電視台用一輛嶄新的汽車,換下了他那彈痕累累的舊車。

丹佛市的警察局長,幹脆利落地總結了這3位男子的功勞:“他們是我們丹佛市的驕傲,讓我們為他們幹杯!”

38演了十八年戲的大盜

清朝乾隆年間,黃毅在遼寧為官。他明察秋毫,足智多謀,善破疑難雜案,深受百姓信賴。

有一次,當地一個名叫劉山的富豪邀請他去做客。劉家收藏了許多精美字畫、珍貴書籍以及無數文物。但是,令黃毅驚奇不能理解的是,劉山言語鄙俗,舉止粗野。那些珍貴的書畫文物非常淩亂地堆放在家裏,甚至任家人隨意擺弄,根本不像識寶愛寶之人。

既然不懂得鑒賞和保護,何必收藏那麼多的稀世珍品呢?黃毅決心搞清劉山的底細。他經常光顧劉山家,有時也請劉山到府上作客。經過多次接觸,他越來越覺得劉山的來曆非常可疑。劉山不但毫無藝術素養,而且識字不多,有時連很簡單的文章都念不通順。黃毅還發現劉山的妻子雖然人長的很端莊秀麗,可是每次都麵露憂愁。劉山對她每次都是大喊大叫,吹胡子瞪眼睛,異常粗魯。

這一天,黃毅擺下酒宴,邀請劉山赴宴。劉山自然是興高采烈,打扮一番後迫不及待地來到黃毅府上。黃毅把他請進屋來,寒暄幾句以後,他問劉山:“上次在府上看到書房裏擺著許多古書,都是稀世罕見的老版本,請問劉兄,那些書籍都是從哪兒搜集來的?”

劉山一聽不禁一愣,支吾了半天才搪塞說:“是幾個老朋友送的。”

黃毅笑著說:“看來劉兄也是喜好交友的人。”劉山聽了很高興,翹起二郎腿笑著點點頭。黃毅緊接著問:“府上懸掛的那副對聯非常雅致,寓意深長。不知寫對聯的人,可是劉兄的什麼朋友?”劉山無言以答,臉上現出不安的神色。

黃毅又問:“桌子上放著的那些圖章,都有名有姓。請問,你和這些人都是什麼交情?”劉山麵紅耳亦,瞠目結舌,非常尷尬。

黃毅一看劉山這副模樣,料定劉山不是尋常良民百姓,立即吩咐衙役們把劉山逮了起來。他又派人到劉山家。把劉山的妻子請到官府來。經詳細詢問,那女人眼淚汪汪地哭了起來,一五一十地敘述了事情的前後經過。

原來,18年前,遼寧一官員被調往貴州任職,途經鄱陽湖時,遇到了強盜。全家人除一個女兒被搶走外,全都被強盜殺死。官員隨身帶著的錢財和字畫文物古玩等全被強盜搶走。

當時的縣官,派人調查了很長時間,雖然抓了幾個嫌疑犯,但由於沒有確鑿人證和物證,這件案子便拖了下來,直到如今仍未結案。

劉山就是18年前殺人越貨的強盜,他的妻子就是18年前被殺官員的女兒。當年劉山殺了她的全家,因見她長得漂亮,便搶了回來,強占為妻。18年來,她從來沒有開心地笑過一次,她永遠也忘不了父母的深仇大恨。她本想一死了之,但一想到父母大仇未報,便強忍怒火,忍辱負重,一直等待含冤昭雪這一天的到來。

黃毅聽後提審劉山,劉山在人證物證麵前,不敢抵賴,隻得如實供認了自己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