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島東華皇家科學院實驗室在研究美國杜邦公司的過程中發現,杜邦公司投入市場的十八新產品中,杜邦自己開發的產品隻有五中。其他十三種都是由較小的公司發明再由杜邦出資收購。
縱觀當今世界各國航空發動機的研究過程,可以發現,許多的重要技術革新的獨創性研究工作,都是非常小的公司。特別是一些為了研製一項技術革新而成立的公司來完成的。
其他比如噴氣式發動機、火箭發動機的發明,以及晶體管應用技術研究,都是小企業的功勞。
行業技術革新發明的大部分來自於最大企業的觀點,隻限一種行業:塑料工業。
總而言之一句話,企業大型並非是市場競爭的唯一選擇。
所以程功這家夥對東華企業發展提出的觀點是,企業的發展方向,既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錦程國際財團用事實證明,采用大小結合、大小混合體,也即是大小協同戰略,是最適合東華企業的一條比較理想的道路。隻有這樣的企業體係,既能經得起猛烈的衝撞,又能靈活多變及時調整。
由於東華帝國的強勢崛起,當今世界大、小企業之間已非過去的魚蝦關係。市場競爭使它們需要相互利用。因此很多東華企業采取的策略是,不包攬生產的一切,隻控製關鍵技術和生產中的核心部件,從而把大量的零部件轉向中小型企業,利用其廉價勞動力和設備投資,以降低產品成本。
特別是在當前軍事科技飛速發展的各國軍工行業,大規模、大批量生產有時候並不適應市場需求。因此這些大型軍工企業要利用那些專業性強、小批量、多品種的靈活生產機製,即利用中小企業為其增強活力。
程功非常明確地告訴東華帝國的企業家們,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發生變化,傳統的規模經濟對於變化迅速的市場競爭而言,已不如靈活性和機敏性那樣至關重要。大公司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須把大公司能提供的最佳條件與小企業的優點結合起來,成為一種大小企業的混合體。
被世界各國稱之為經濟奇跡的“東華模式”,目前已經在全球範圍興起了一股大小公司協同合作的新型工商業經濟模式。大公司從小公司獲得新技術和衝勁,小公司則借助於大公司的資金和聲譽。小企業因為生存壓力往往更為重視信息和預測,在推銷產品方麵常常比大企業更有辦法。
也正因為有了程功這位獨裁皇帝的強製鐵腕,使得東華帝國的企業家們都明白、領會了這條大小協同發展道路是大東華帝國國家工業體係和國家經濟走上高速高效發展的一條成功捷徑。所以他們才會打破傳統思維,走上一條與眾不同的發展之路。
如何才能突破東華企業家們的包圍,讓打有她蘇文君烙印的新興產業鏈成為東華帝國國家經濟增長的另一大亮點,是蘇文君這一年多來一直在冥思苦想的一個大難題。
要知道,程功這家夥可是很無節操地連衛生巾、蕾絲情趣內.衣、黑絲襪、連褲襪、各種現代化妝品、洗發護發用品等女性常用用品也提前搞出來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