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新型工業化與企業信息化必須要求科學技術的先行和引領(3)(2 / 2)

2008年12月16日胡錦濤在紀念中國科協成立5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

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我國古代科技先驅們在天文學、算學、農學、醫學等領域創造了閃耀著民族智慧之光的輝煌科技成就,貢獻了造紙術、火藥、印刷術、指南針等舉世聞名的偉大發明,在絲織、製瓷、冶金、造船等領域也曾達到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滿懷對祖國的熱愛、對人民的熱愛、對真理的熱愛,艱苦探索、開拓進取,銳意創新、頑強拚搏,努力創造科技成果,奮勇攀登科技高峰,為增強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新中國成立以後,麵對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局麵,黨和國家以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高度重視、突出抓好科技事業。“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國家建設百業待興,黨和國家又及時把發展科技事業擺到關係全局的重要地位。

改革開放30年來,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並充分發揮科技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始終高度重視並充分發揮廣大科技工作者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的重要作用,強調隻有把科學技術擺在國家發展的戰略地位,才能贏得發展的戰略主動權,才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我們緊緊圍繞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牢牢抓住科學技術這個第一生產力,堅持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堅持發揮社會主義製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深入研究並準確把握當代科技發展規律和科技人才成長規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製定一係列方針政策,作出一係列工作部署,推動我國科技事業加快發展。

我們不斷推進科技體製改革,完善以科技進步法為核心的科技法律法規體係,推進應用型科研機構企業化轉製和公益類科研機構分類改革,大力建設國家創新體係,探索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係,初步形成了適合我國國情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新型科技體製機製。

我們注重優先發展教育,基本建成學曆教育和非學曆教育相結合,專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相結合的科技人力資源培養體係,成為位居世界前列的科技人力資源大國,形成了學科門類齊全、結構較為合理、具有相當規模和一定水平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

我們堅持麵向經濟建設主戰場,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推動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體係,建立了較為完備的學科領域,建設了比較完善的科研基礎設施和一批國家重大科學工程,攻克了一大批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技術、關鍵技術、共性技術。30年來,我國科技工作者廣泛地參加經濟社會決策活動,社會地位不斷提高,工作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研究能力和學術水平大幅提升,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發揮。目前,我國科技發展整體水平已位居發展中國家前列,有些科研領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我國科技事業快速發展為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生改善、國家安全、社會穩定提供了強大科技支撐。對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建立的曆史功績,黨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黨的十七大科學分析我國所處的曆史方位,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提出了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作出了全麵部署,為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麵指明了方向,也對我國科技事業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當今世界,科技發展突飛猛進,創新創造日新月異,科技競爭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信息技術、生命科學、納米技術、認知科學的交叉融合正在孕育新的重大科學突破,科技知識創造、傳播、擴散、應用的規模和速度不斷提高,世界範圍內生產力、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經濟社會發展格局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動下,知識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國民財富增長和人類生活改善越來越有賴於知識積累和創新。科技發展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地影響著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麵麵,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地影響著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科技已成為支撐和引領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大因素。當今世界,誰掌握了先進科技,誰就掌握了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動權,誰就掌握了綜合國力競爭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