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價值適宜度。反映信息化投資給上下遊以及最終客戶所帶來的實際價值水平,就是說客戶的滿意度,我們比較通俗的說法,就是客戶對公司的滿意度怎樣。
信息化的投入結構適宜度。反映信息化投入在各要素之間分配狀況和合理性,比如培訓費的付出和投入的幅度等。
人力資源結構的適宜度。反映信息化人力資源結構的合理性,比如說員工的結構,CIO的業務背景,各方麵的能力水平,整個業務的背景情況如何等。
係統運行的協調度。反映係統運行狀況和功能發揮狀況的合理性,比如信息係統平均無故障的運行時間。
企業組織的網絡化程度。反映企業結構的合理性和企業行為的網絡化狀況的合理性,比如信息化管理部門的設置,產品編碼標準化狀況等。
企業文化適宜度。反映企業文化對企業信息化的支持程度,比如管理科目編碼標準化狀況,員工的學習狀況。靈敏度指標分為四類:信息的靈敏度。反映企業收集各種外部信息的渠道、手段和速度水平,到底對市場的反應機製怎樣。比如終端顧客,客戶信息反饋速度、數據挖掘狀況等等。管理運行靈敏度。反映企業管理運行的智能和速度水平,比如虛擬財務決算速度等。對外反應靈敏度。反映企業對外反應的智能、廣度和綜合速度水平。創新靈敏度。反映企業的創新能力,比如產品創新靈敏度,就是反映企業按照市場的需求、客戶的需求,不斷創新的水平。
(3)關於企業信息化標杆企業推選方案
“中國企業信息化標杆企業”是指在同行業、同規模、相同發展階段的條件下,與其他同類企業相比,在信息化全部或者某些方麵有相當的先進性的企業。我國已製定出了《中國企業信息化標杆企業推選方案》。全國標杆企業的推選,采取各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信息主管部門推選,相關部委推選,各行業協會推選。各地、各部門推選標杆企業的時候,采取政府考察、專家和信息化服務商推薦、企業自薦等形式,充分展示企業自身的優勢。標杆企業將獲得國家信息化測評中心頒發的“中國企業信息化標杆企業”的證書,並將收入國家信息化測評中心主編並公開發行的“中國企業信息化標杆企業庫”。同時標杆企業的模式將被列為示範樣本,得到更多的專家指導,得到國家信息化測評中心提供的谘詢服務以及信息化服務提供商的支持和服務。
我省企業集團及其中小型企業信息化標杆的推選,亦應參考此方案進行。建立健全我省科學的企業信息化的指標體係的目的,就是要企業更好、更快地促進全省企業信息化建設,提高全省企業信息化的綜合素質,以便在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中,使我省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
18.以點帶麵,發揮示範作用
我省是國家確定的製造業信息化試點省份。我省製造企業堅持“重點示範、培育亮點、以點帶麵”的指導思想,按照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機械、電子、建材5大重點行業,有重點地推動了應用示範工作。我省先後認定了兩期示範、創建企業,共認定示範企業21家,製造業創建企業58家,在我省示範創建企業中,一部分企業已經實現了ERP管理係統,絕大多數企業不同程度地實施了ERP係統,大多數企業信息化知識和技術培訓,通過開展靈活多樣、多層次、多角度、多種方式的製造業信息化培訓,為製造企業培養了部分亟需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一部分大型企業的電子商務活動係統建成使用,麵向中小型企業和社區的第三方的電子商務平台逐步建成。在此基礎上,應選擇一批中小型企業,作為企業信息化的典型,交流經驗,推介方案,宣傳學習,以點帶麵,抓好典型示範的作用。我省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信息化程度還很低,所以通過以點帶麵,典型示範的途徑,推動企業信息化建設全麵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