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一本適應信息時代需要的媒介素養教材,是我多年的心願。
著名新聞史家戈公振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就提出,“報紙是文化進步的一個先決條件”,它是人類思想交通的媒介,是普及文化教育的有力武器,是實現民主政治的樞紐,“故報紙之知識,乃國民所應具”。因此,戈氏主張新聞教育不僅要成為職業教育,還應該成為國民素質教育的一部分,使“中學以上,能添設新聞學課程則更佳,俾多數人民,能了解政治問題,能自下個人的判斷,強製政治家,使自覺其責任的重大,於國家的進步,這是有非常重大的關係”。戈氏幾乎前瞻性地預見到了信息時代的景象,開始在中國呼籲媒介素養教育,盡管這在當時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命題。《信息時代的媒介素養》就是這樣一本認識大眾媒介的入門書,它旨在向讀者提供“國民所應具”的媒介知識,以培養其感性認識,提高其正確使用媒介和抵禦媒介不良影響的能力,使媒介信息能有效地服務於個人的工作和生活。
本書主要由“媒介素養概述與媒介基本認知”、“媒介信息的生產、解讀與功能”和“如何使用媒介與麵對媒介侵權”三部分組成。在編寫本書時,我們盡可能遵循語言平易化和內容案例化兩條原則,以增加教材的平易性和趣味性,消解讀者理解的難度和對大眾媒介的神秘感,使其易讀、愛讀。因此,本書除了適合新聞傳播專業的學生閱讀外,其他具有初、高中以上學曆的人都可以作為課外閱讀書籍,以提高自己的媒介素養。
本書分工如下:緒論由陽海洪撰寫、第一章由劉誌勇撰寫,第二章由餘習惠撰寫,第三章由陳燕撰寫,第四章由蔣海斐撰寫,第五章由鄭自軍撰寫,第六章由肖兵豔撰寫,第七章由王芳撰寫,第八章由聶誌騰撰寫,第九章由金則伊撰寫,第十章由黃玉濤撰寫。全書編寫大綱、體例和原則由我本人擬定,最後由我對全書進行修改並統稿。
在本書即將付梓之際,感謝每一位作者對我的支持,正是大家的通力合作才促成了本書的完成;感謝湖南人民出版社和趙穎峰編輯為本書所付出的辛勤勞動,你們敏銳的選題視角與細致的工作作風使本書能夠如此完美地呈現給廣大讀者;感謝本書的所有讀者,歡迎你們對本書提出意見,便於我們在再版時修改,以盡可能完善本書的寫作。
謹為記。
李軍林
2010年7月於湖工大東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