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重塑三圍(2 / 3)

步驟6:呼氣,整個身體同時右轉,然後把左手重新放回到地麵上,恢複步驟4的狀態。但此時雙腳應立起,使腳趾肚著地,並和雙手掌一起支撐身體的重量。手指指尖指向前方,並且雙手要放在肩胛骨的正下方,眼睛平視前方,均勻自然地呼吸。

步驟7:彎曲膝蓋,使大腿與小腿呈90°,由腳尖撐地換成腳背貼地。上半身與地麵平行,手掌與手臂姿態保持不變。然後放鬆脊椎,自然而順暢地呼吸。

步驟8:將上半身向腿部移動,把臀部完全坐在雙腳跟上。手臂伸向身體前方,指尖朝前,手心向下並貼在地麵上,深呼吸,放鬆全身。

步驟9:保持手的位置不變,吸氣,將上身慢慢地向前俯趴。先是下巴,然後平穩地將胸部向地麵接近,而且是越靠近地麵越好。此時,應該是腳尖、膝蓋以及雙手同時支撐身體的重量。

步驟10:呼氣,手臂用力將上半身撐起,腳背以及小腿部緊貼地麵,頭部向上抬起,眼睛望向天花板,自然均勻地呼吸。

步驟11:吸氣,抬起左臂上舉,身體同時轉向左後方,使左手臂與地麵保持垂直,掌心向前。深呼吸,並盡自己的最大能力保持較長時間。

步驟12:呼氣,將左手重新放回地麵,整個身體保持筆直。踮起腳尖,用雙手及雙腳尖的力量撐地,將身體完全撐起來,然後,雙腳向前移動,並將臀部向上抬起,使上半身和下半身呈三角形姿態。此時腳跟需要落下,雙腳底平貼地麵,保持手臂和雙腿挺直,自然順暢地呼吸。

步驟13:吸氣,提起左腿,在身體後方與身體形成一條直線。腳尖向上繃直,深呼吸,並盡可能長時間地保持這個姿勢,然後換另一條腿做同樣的動作。

步驟14:收回抬起的腿使雙腳並攏,將雙手收回到腳的兩旁,使指尖觸地。然後彎曲雙腿,使雙腳跟抬離地麵,用腳趾來平衡身體,挺直腰背以及頸部,眼睛平視前方並自然順暢地呼吸。停留5~10秒後恢複到站立姿勢。

臥英雄式

基礎功效

可以消除壓力、緊張和心悸,使人感到心情舒暢。伸展和強健腹腔器官,對腎髒有益。消除腿部疼痛和疲勞,增強膝蓋與腳腕的柔韌性。

步驟1:跪坐於墊上,兩膝並攏,兩腳分開,使臀部坐在兩腳之間的地麵上。兩手自然放在大腿上,掌心向下。

步驟2:呼氣,使上身慢慢地後仰,兩肘觸地,左手掌貼在左腳掌上,右手掌貼在右腳掌上。此時肘部起主要支撐作用。

步驟3:背部繼續慢慢後仰,使頭頂接觸地麵。

步驟4:背部繼續後仰,頭部慢慢前滑,使後腦勺接觸地麵,腰背也同時著地。兩手鬆開,兩臂自然伸展於體側,掌心向下。

步驟5:舉起雙手,並把雙手往頭部後麵伸展。腰背部上抬,肩胛骨不能離地,盡量多保持此姿勢一會兒。深呼吸,再將兩臂收回體側,雙肘支撐自己坐起來。

肩旋轉式

基礎功效

有助於消除焦慮、抑鬱,緩解壓力,清醒頭腦。擴展胸部,放鬆肩關節,對肩周炎有輔助治療作用,同時強健背部區域。

步驟1:取舒適坐姿,雙目平視。腰、背挺直,輕輕吸氣,兩臂向兩側平舉,和肩在一條直線上,且與地麵平行,雙手掌心向下。

步驟2:緩慢呼氣,兩肘彎曲,向內收回小臂,將手指尖輕放在肩膀上,掌心向下,轉動肘部做旋轉運動。

步驟3:肘部做小圓圈運動,按照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各做5~10圈。

步驟4:肘部做大圓圈運動,直到兩肘在胸前相觸。順時針、逆時針各做5~10圈。

腰轉動式

基礎功效

可以緩解神經緊張,減輕心理壓力,消除由神經緊張引起的背痛。補養和加強雙臂、腰部、背部和髖關節,按摩腹部器官,減少和分散腰圍的多餘脂肪。

步驟1:挺身站立,目視前方,兩腳分開,距離略大於肩寬。兩手十指相扣,吸氣,兩臂高舉過頭,伸直手臂,轉動手腕,讓兩手掌心向上。

步驟2:呼氣,上身向前彎,使背部和兩臂在一條直線上且與地麵平行。

步驟3:保持兩手和兩腳姿勢不變,緩慢吸氣,將上身軀幹盡量轉向左方。

步驟4:收回上身軀幹到原來的中心位置,緩慢吸氣,將上身軀幹盡量轉向右方。交替重複步驟3和步驟4的動作3~6次。放低雙臂,放開兩手,恢複直身姿勢。然後重複做整套練習3~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