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九章 不忘老祖宗,敢於講新話(上)(1 / 3)

(1998年11月22日)

今天,我想主要給同誌們彙報一些自己學習鄧小平理論的體會,為同誌們學習鄧小平理論提供一些觀點,提供一些信息,提供一些思考,爭取能給大家一點啟發。本著這個想法,今天主要談三個方麵的問題:一是興起學習鄧小平理論新高潮,二是當前國際形勢的發展態勢與基本走勢,三是把“老祖宗”和“新境界”連接起來。

一、關於興起學習鄧小平理論新高潮

關於興起學習鄧小平理論新高潮,中央和省委都非常重視,總的要求就是要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要興起學習鄧小平理論的新高潮。隻有深入才有新高潮;也隻有新高潮,才能夠體現深入。從中央到省委總的要求來看,我覺得為什麼要學習鄧小平理論,怎麼樣來學習鄧小平理論,可以歸納為“三個重要”、“四個必須”、“兩個下功夫”、“一個帶頭”、“三個著眼於”。

(一)關於“三個重要”

所謂“三個重要”,就是今年黨中央就學習鄧小平理論做了三件重要事情。第一,發了一個重要文件。6月24日,中共中央發出了《關於在全黨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的通知》,這是我黨專門就理論學習發的一個重要通知。該《通知》共6大部分24條,總結了這些年來我黨學習鄧小平理論的經驗,提出了今後學習鄧小平理論的要求。這個文件是在做了許多調查的基礎上,幾易其稿,經中央政治局討論通過形成的。第二,開了一個重要會議。今年7月17至20日,中共中央決定以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的名義在北京召開全國學習鄧小平理論工作會議。這是我黨召開的一次規格最高、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專門的理論工作會議。出席這次會議的有中央主要領導同誌,全國各省市區的主管副書記、宣傳部長、組織部長,香港工委、澳門工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15個副省級城市黨委的主管副書記,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總局、直屬單位的主要領導,國有大型企業、各人民團體、解放軍總政治部及武警部隊的負責同誌都參加了會議,與會人員達220多人,開了整整4天。第三,江澤民作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講話。這個講話的主要內容是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興起學習鄧小平理論新高潮。除此以外,還講了民主政治、反走私、反腐敗等問題。一個重要文件、一個重要會議、一個重要講話,充分體現了我黨對理論學習的高度重視,充分說明了學習鄧小平理論的重要性。

(二)關於“四個必須”

所謂“四個必須”,就是江澤民在全國學習鄧小平理論工作會議上提出的,要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要興起學習鄧小平理論的新高潮,必須要做到的四條。第一,要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必須從國際國內大局出發增強自覺性。下麵我還要講到,我們學習鄧小平理論,是時代的呼喚,是邁向新世紀的需要,是時代的要求,是形勢的要求。為什麼?因為隻有鄧小平理論能夠解決當代中國的問題。第二,要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必須同學習和貫徹十五大精神結合起來。所謂興起學習鄧小平理論新高潮,就是要達到“十五大所要求的新水平”,就是要在這個新水平上興起新高潮,“新”就要新在這裏。十五大精神是鄧小平理論的豐富和發展,十五大是堅持和發展鄧小平理論的大會。去年以來,我們學習十五大精神可以說是“時有高潮”、“很有成效”,但在學習的過程中,也還存在著一些片麵性、簡單化、絕對化的傾向。正像江澤民所指出的,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對堅持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製度,對國有企業“抓大放小”的方針,對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奮鬥目標等,一些人還認識不清、理解不透、貫徹不力。有的地方甚至把十五大精神簡單地歸納成“賣、股、私”三個字,即所謂突出一個“賣”字,搞好一個“股”字,推進一個“私”字,這就是片麵性、簡單化、絕對化的突出表現。所以,我們學習鄧小平理論,必須同學習貫徹十五大精神結合起來,必須全麵、正確地理解十五大精神,必須克服片麵性、簡單化、絕對化。第三,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必須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努力改造主觀世界。我們學習鄧小平理論,不僅是為了改造客觀世界,也是為了改造主觀世界。這些年來,對改造、批判等問題似乎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實際上,改造也好,批判也好,都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最本質的東西。不能因為“文革”中對“批判”、“改革”的扭曲而一聽到“批判”、“改造”就心有餘悸,就拒絕批判、拒絕改造。我們應該對批判、對改造賦予新的內涵,還是要提倡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第四,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必須大力弘揚馬克思主義的學風。如果說現在的人們完全沒有學習的欲望,根本就沒有在學習,那是不對的,也不符合現實。

但從整體上來看,確實存在著“玩風太盛,學風不正”的問題。這主要表現在:一些人滿足於忙忙碌碌,沉湎於文山會海;一些熱衷於迎來送往,陶醉於燈紅酒綠;有經院式的學習,從理論到理論,從概念到概念,從書本到書本,拘泥於那種傳統的學習方法,搞形式主義;也有裝點式的學習,純粹是為了包裝,純粹是為了裝璜門麵去學習,搞實用主義;也有的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完成上級交給的學習任務,在學習的過程中,一不能聯係實際,二不能去用理論指導實踐,學了等於沒學,等等。所以說,現在還沒有真正形成一個濃厚的學習風氣。學風問題確實是一個大問題。這就是現在真正的隱憂!由於學風不正,缺乏學習的自覺性,學習浮在上層,學習浮在表層,自學變成了自流;由於學風不正,在一些重大的理論問題上,如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解放思想等問題,認識都還不很統一,還存在著理論上的誤區;由於學風不正,在很多認識問題上,比如對毛澤東說的“資產階級就在共產黨內”,鄧小平的“中國要出問題,就出在共產黨內”,甚至對“文化大革命”的評價等等,都或多或少地出了一些毛病;由於學風不正,使得我們一些同誌的理論根底非常淺薄,對一些根本問題的認識很是模糊。就在我們這個地、市、州、縣委書記培訓班之前,省委黨校還辦了一個廳幹班、中青班、處幹班、宣傳部長班,一共是181人。省委黨校在開學時對他們進行了一次摸底測驗,結果,平均得分隻有51.8分,及格率隻有30%。其中,廳幹班平均得分隻有48.8分,及格率隻有17.6%,最低分為17分;處幹班平均分數隻有46.5分,最低分為21分;宣傳部長班平均分數隻有56分,最低分為25分,及格率隻有48%;中青班平均分數57分,最低21分,及格率42%。沒有一個班的平均分是及格了的,沒有一個班的及格率達到了50%。出現這種情況,是不是題目出得太偏、太難、太怪?不是。我們現在可以看看以下幾道試題,如“請寫出鄧小平南方談話中的重要觀點5個”一題,及格率隻有56%,20%的人得了零分;再比如“請回答《鄧小平文選》第三卷最後一篇的篇名”,88.4%的人答不出來。我想,這樣的結果是我們不願看到的,但這樣的結果終究還是出現了。所以我說現在還沒有形成濃厚的學習風氣,還沒有真正地學起來。我覺得,我們雖然不提倡那種“不分男女老少,人人必須過關”的做法,但對鄧小平理論的基本體係、基本理論、基本觀點應該清晰明了,特別是縣以上領導幹部,做到這一點應該是一個基本要求。所以,必須要端正學風。那麼,怎麼端正學風呢?我看首要的、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要學起來,要真正地學起來,實實在在地學起來。

(三)關於“兩個下功夫”

所謂“兩個下功夫”,就是要在全麵、正確地理解和掌握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係和精神實質上下功夫,就是要在全麵、正確地理解和掌握十五大精神上下功夫。我們說鄧小平理論是一個科學體係,但現在社會上就有人不僅不承認鄧小平理論是一個科學體係,甚至懷疑鄧小平理論到底是不是一個理論。所以我們要學習鄧小平理論,就要對鄧小平理論的曆史地位、科學體係、精神實質、指導作用四個方麵有全麵深刻的理解,特別是要在科學體係上下功夫。對於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係,我原來把它歸納為“135920”,即1個主題、3大部分、5個重點、9大內容、20個新觀點。我們在學習、理解鄧小平理論體係的時候,要把握好以下三個層次。首先,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一個完整的科學體係。當然,這其中對“斯大林模式”也要有個曆史的、客觀的、公正的、辯證的正確理解。其次,鄧小平理論本身又是一個科學體係,也就是我前麵所講的“135920”。再次,鄧小平理論也沒有終結真理,是不斷發展、不斷完善的,我們對鄧小平理論的學習研究要延伸到第三代領導集體上來。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堅持鄧小平理論,發展鄧小平理論,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諸多方麵都有新的貢獻。十五大是我黨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十五大的精神是非常豐富的,不是幾個字就能概括得了的,十五屆三中全會精神就是十五大精神的延伸,我們一定要有全麵、準確、科學的把握,要在全麵、準確地把握十五大精神上下功夫。隻有全麵、正確地理解和掌握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係,全麵、正確地理解和掌握十五大精神,做到“兩個下功夫”,我們才能真正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落實十五大精神,推進偉大事業,邁向新的世紀。

(四)關於“一個帶頭”

所謂“一個帶頭”,就是學習鄧小平理論,領導幹部要帶頭。理論學習和其他工作一樣,關鍵也在於領導,也在於領導帶頭。作為一個省來說,主要是縣以上領導幹部要帶頭。縣這一級非常重要。中國曆史上曆來就很注重縣一級,所謂“縣知事”、“知縣”,主要是講“管理”、“主持”一個縣域的事務,官居七品。我國的縣變化不太大,秦始皇時全國大概是1000個縣級單位,到清朝時是1591個,中華民國時是2016個,到1996年全國是2141個。從區域經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來說,縣域經濟非常重要。從理論學習上來講,縣一級同樣非常重要,可以說是承上啟下的紐帶和關鍵。有人說理論學習“熱在上麵,冷在下麵”,大概是說到了縣這一級再往下就比較難了,到鄉鎮這一級,學習就更難了。學是在學,但學得很不夠。為使學習鄧小平理論更加深入,我省采取了“四進四入”的措施,開展鄧小平理論“進工廠、入班組,進鄉村、入農戶,進學校、入課堂,進街道、入居民”活動,但在有的地方這隻是一種形式。冬季農村黨員集中培訓學習,有的地方是“八點學習十點到,兩個小時作報告,自行討論四天半,整個材料往上報”。以前在理論學習上,有些地方是“一線二線不能去,三線四線工作忙,五線六線看情況,最後排到人大政協上”,總是強調一些客觀原因,甚至有的還說“黨校和宣傳部門不辦培訓班,就是對經濟建設的最大貢獻”。抱著這種態度怎麼能搞好理論學習,又怎麼能把經濟建設搞上去呢?1995年11月25日,江澤民提出,在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中,要強調“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這是江澤民對全國黨政幹部的殷切希望。在這“三講”中,第一講就是講學習,講學習是根本,是前提,是保證。中央最近還將專門就“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發一個通告。我想,講學習主要是學理論,學知識,學科技,講政治離不開講學習,講學習就是講政治,不能把講政治作為一個空洞的口號。隻有全麵地理解講政治,從政治上看問題,才能提高學習的自覺性。我在這裏想給同誌們談談我對政治的理解。從基本範疇上來講,政治屬於上層建築,它是經濟的集中表現,由政治觀點和政治設施兩個方麵組成,在上層建築中處於一種主導地位。各種政治觀點都要表現在人們的行動上,表現在各種政治活動、政治事件中,政治構成了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內容。從政治的內涵來講,政治包括以下一些內容:第一是泛指階級鬥爭;第二是指對人的統治和管理;第三是指參與國事,是對國家的指導和管理;第四是指與一切實際工作相對應並貫穿其中的方向、道路、指導思想;第五是指一個時期的主要任務和中心工作,列寧就曾經講過,“煤炭和糧食就是我們的政治”;第六是指一個階級、一個國家在一定曆史階段總的奮鬥目標。毛澤東曾經說過,“將來政治這個名詞還是會有的,但內容會改變。”我們今天最大的政治就是實現四個現代化,我們最大的政治的中心工作就是經濟建設。從政治的諸多內涵中,我們可以體會到這麼幾點:第一,不能對政治作單一的、僵死的理解,而應該多內容地、發展地去看待和對待政治這個概念;第二,不能一說政治就反感,就討厭,就以為是在搞階級鬥爭,其實社會生活中任何超越政治的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都是沒有的;第三,講政治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應該是具體的、實在的,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必須注意從政治上看問題;第四,政治是不能脫離現實的,要堅持思想是先導、政治是統帥的觀點,認真解決好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關係。我們對事物的認識,還是要全麵地、發展地、客觀地、公正地去理解。現在提的“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就是需要我們的領導幹部來帶頭講,特別是縣以上的領導幹部。我們的領導幹部隻有堅持不懈地學習和實踐鄧小平理論,在推動全黨興起理論學習新高潮中起帶頭和表率作用,從根本上提高自己,才能成為合格的領導者;有了一支素質較高的領導幹部隊伍,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路線不動搖才有可靠的組織保證。

(五)關於“三個著眼於”

所謂“三個著眼於”,是指學習鄧小平理論的方法問題。學習鄧小平理論一定要緊緊圍繞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做到“三個著眼於”。第一,要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學習的目的全在於運用,是為了改造世界觀,是為了促進經濟的發展。第二,要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實際工作中提出了很多問題需要我們去研究。現在國際上對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是非常重視的。比如日本共產黨總書記不破哲三就專門研究《資本論》,寫了一本《〈資本論〉與現代》的書,不光從資本主義這個特定曆史階段去研究資本主義,還從政治的角度、從現代的實際去研究《資本論》。他的一些觀點還是可以的,比如他說:“一提到《資本論》,人們都把它當作經濟專家們學習的專門著作,或者認為它是與研究距當代十分遙遠的19世紀的資本主義的著作,這是極端貶低以社會主義學說和世界觀為基礎的馬克思的思想和功績的。”越南現在研究馬克思主義也很講究聯係實際,很講究對現實問題的理論思考,他們搞了一個“KX—10號計劃”,從1992年以來,開展了一係列研究活動,舉行了373次研討會,彙集了691篇科研報告,形成了32份會議紀要,出了13個專集,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搜集了625個需要解答的問題,並從中提出了四個基本問題,即馬克思的社會經濟形態學說、馬克思的剩餘價值學說、馬克思關於工人階級的曆史使命學說、關於當今時代的一些問題。越南共產黨還專門出了一本書,叫做《當代馬克思主義的若幹問題》。我們的理論學習,一定要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第三,要著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我們現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一個全新的事業,因為它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不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所追求的是利潤的最大化,而我們是要爭取社會財富的社會化,是從社會財富社會化的層麵上展開對社會主義的追求。在這個過程中,會不斷產生很多新問題,有很多新矛盾需要我們去解決。馬克思主義沒有終結真理,列寧主義沒有終結真理,毛澤東思想也沒有終結真理,鄧小平理論同樣也要發展,實際上第三代領導集體正在發展鄧小平理論。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不丟老祖宗,敢於講新話”。我想,我們學習鄧小平理論隻有做到了“三個著眼於”,才可能真正有成效。

二、關於當前國際形勢的發展態勢與基本走勢

1998年是國際形勢波譎雲詭、複雜多變的一年。在和平與發展兩大主流的推動下,各國繼續沿著改革與調整、合作與競爭的道路向新世紀加速邁進。世界格局多極化、全球經濟一體化、科技發展網絡化、戰略安全多邊化和意識形態多樣化的趨勢正在加強。過去的10個多月時間裏,國際政治、經濟、科技、安全等領域的形勢發生了一係列重大而深刻的變化。麵對金融危機帶來的嚴峻挑戰和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各國紛紛調整自己的發展戰略。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形象進一步得到鞏固樹立。歐洲一體化進程向前推進,歐盟單一貨幣——歐元即將於明年1月1日正式啟動。柬埔寨舉行了舉世矚目的國民議會選舉。北愛爾蘭衝突各方經過艱難談判,終於達成結束長達30年暴力衝突的和平協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也簽署了具有曆史意義的臨時和平協議。但是,今日世界也不太平,各種危機此起彼伏,地區熱點幾乎不斷。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機,南亞核危機,東亞和俄羅斯的金融危機,以及南聯盟科索沃問題的不斷升級等,加劇了全球的不穩定因素。總體上看,當今世界是在發展中繼續趨向緩和、在合作中不斷解決衝突。國際形勢的一些基本態勢與走勢值得引起我們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