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五章 努力開創廣播影視工作新局麵(1 / 3)

(2000年3月3日)

新千年的第一個春天已經來臨,“一年之計在於春”。今天,我們廣播影視戰線的同誌們會聚一堂,共商我省廣播影視發展大計。我代表省委、省政府,代表省委宣傳部向同誌們表示親切的慰問,向受表彰的單位和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全省廣播影視戰線的幹部職工致以良好的祝願。借這個機會,我想就我省廣播影視工作的形勢和任務、改革與發展談五個問題,提供一些信息,提出一些觀點,供同誌們參考。

一、準確把握廣播影視工作的形勢

經常地研究和分析形勢,科學和辯證地把握形勢,是一位清醒的領導者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把握形勢,可以幫助我們知己知彼、知冷知熱、知長知短,看到前有勇者,後有追兵,從而正確地把握來勢、預測走勢,在錯綜複雜的現實麵前“把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

分析形勢,必須有科學的方法和態度。我覺得至少應該建構這樣三個坐標係。一是曆史的縱向的坐標係,既追溯以往,又麵向未來,同時始終立足於現實。二是世界的橫向的坐標係,即從一市一地、一個單位一條戰線的局限中超脫出來,以高遠的眼光和寬闊的胸襟,麵向全國,放眼世界。三是唯物的辯證的坐標係。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變化的,變化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可以認識的,這是辯證法的認識論,是我們分析形勢永遠不會過時的有力思想武器。放在這樣一個宏大、綜合的坐標係中考察湖南的廣播影視事業,我們才可能比較全麵、比較清晰、比較準確、比較深刻,才可能認識我們這個“圓點”的位置與作用、使命與方向。概括地講就是兩句話十個字:一句是“現在怎麼樣”,一句是“今後怎麼辦”。

近年來,湖南廣播影視事業的確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特別是所謂“湖南電視現象”,為湖南人民贏得了榮譽和信心,已經得到社會的公認,獲得專家的好評,省委省政府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概括起來有如下幾個鮮明的特征。

第一,健康有序的發展軌跡。從電視方麵來看,可以概括為四句話:一是有線台的成立,打破了無線電視一統天下的格局;二是經視台的成立,引發了湖南電視的有序競爭;三是綜藝節目的推出,使湖南電視走出湖南走向全國;四是湖南電視如果不從整體上創新提高,可能就是風光不再,沒有出路。廣播方麵、電影方麵近年的發展也是比較迅速和順利的,已經走出了“冷”和“難”的低迷穀底。總之,廣播影視在關係全局的發展上思路比較清晰,態度既積極又穩妥,沒有出現大的波折和起伏。

第二,社會公認的影視精品。這幾年,湖南廣播影視佳作迭出,不同凡響,既有叫座的,又有叫好的;既有社會效益,又有經濟效益,比較成功地打出了“湘”字牌。新聞方麵,《新聞聯播》、《晚間新聞》、《經視環線》、《流動記者站》等作品和論文多次奪得中國新聞獎、廣播電視獎和其他全國性大獎。社教、綜藝和談話類節目方麵,《快樂大本營》、《幸運》係列、《玫瑰之約》、《真情對對碰》、《有話好說》、《新青年》、《鄉村發現》、《愛心30分》、《交警直播室》、《財富》、《娛樂急先鋒》等欄目以及諸多大型文藝晚會等,產生了一種強勢的組合力量,形成了一輪影響全國的衝擊波。電視劇方麵,《雍正王朝》、《還珠格格》、《黃克誠》等摘取了電視金鷹獎、飛天獎、“五個一工程”獎的主要獎項。電影方麵,《國歌》、《那山那人那狗》、《故園秋色》等作品標誌著湖南電影創作與製作水平攀上一個新境界。與此同時,一大批編輯、記者、主持人、製片人迅速成長,聲譽鵲起。

第三,多元輻射的發展格局。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傳統的廣告經營增幅強勁,收入年年遞增。新的產業經營項目來勢看好。以電廣實業股份公司的掛牌上市為契機,實現了大規模的資產重組;以世界之窗、國際山莊、國際影視會展中心為主幹,帶動了影視基地的經營興盛;以廣播電視中心為主體,拓展了“村村通”的“通心工程”和網絡服務經營,傳統廣播影視產業的經營方向和領域朝擴大外延和豐富內涵的目標全方位拓展。

第四,整體推進的團隊精神。通觀總覽全省的廣播影視戰線,已成為全省精神文明建設的一支重要方麵軍,指揮靈便,上下協調,左右配合,相互激勵,特別能創造,特別能戰鬥。我們也曾引入競爭機製,但這種競爭是友好的、有序的、有效的,更多的時候是合作,市州之間、台與台之間、頻道與頻道之間,百花齊放,百舸爭流,共同營造出廣播影視的繁榮景象。這種整體推進的團隊精神,從一個側麵展示了我們這條戰線的覺悟與胸懷、眼光與遠見。

概括起來講:湖南廣播影視事業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高度關注和全力支持下,在全省廣電戰線廣大同誌的共同努力下,一方麵堅持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性質和黨性原則,全麵完成“武裝人”、“引導人”、“塑造人”、“鼓舞人”的四項任務;另一方麵準確地把握自身特殊的產業屬性,積極推進以產業經營為龍頭的各項改革,取得了良好效益,探索了符合湖南實際、符合廣播影視事業發展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的道路,成為我省產業門類中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滿足人民精神需求的文化興奮點,為湖南人民撐了麵子爭了光,為湖南省兩個文明建設作了貢獻出了力。

當然,對成績也有不同的看法和說法。比如有的說,產業發展的高起點、大規模運作是好大喜功。我看在今天改革發展的年代,好發展之大,喜事業之功,沒有什麼過錯,應該得到鼓勵和支持。有的說湖南電視無非是模仿得早,模仿得像。這一點也不能持簡單的否定態度。從技術與手法的層麵看,可以學習先進,大膽拿來,何況這種借鑒並不是簡單模仿,它包含了創新的勇氣,付出了探索的代價。要看到,隨著社會結構和生活的多樣化,社會出現一些這樣那樣的看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足為怪。近幾年的實踐證明,我們的改革多數經曆了從誤解到諒解、從觀望到支持的過程。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我們必然贏得事業,贏得未來,贏得信任與支持。

在當前一片熱鬧與叫好聲中,我特別感到要來點冷思考,這才是分析形勢的辯證法。我覺得湖南廣播影視事業正麵臨著空前嚴峻甚至嚴酷的壓力與挑戰。

一是聲名之累。年前我在北京參加會議,聽到一個說法,說湖南電視樹大招風,要好自為之。這裏麵既包含了關心愛護,也說明了關注和擔心。因為名聲大,我們的一舉一動,我們的所有節目和播出時段將可能受到全方位的關注;我們的創造創新,可能成為眾多台競爭挑戰或者模仿克隆的對象。這次春節晚會“叫板”之說鬧得沸沸揚揚,一方麵可能有我們不夠虛心、不太慎重的某種失誤,另一方麵也可能有一種有意的炒作之嫌、看險之意。

聲名之累同時還來自內部。因為一時的成績,一些同誌可能沾沾自喜、止步不前,創業的勁頭不如從前,創新的動力不如從前。

二是媒體之爭。當今的媒體競爭已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傳統的報紙、廣播、電視在搶占市場、搶占受眾、搶占有限的發展空間,新興的電子媒體又異軍突起,因特網的發展勢不可擋。據最新統計,全國目前網民達890萬人(《人民日報》今年發行200萬份),湖南在全國各省排名第八位。這是我們不得不應對的新情況與新挑戰。

三是創新之難。俗話說:“行百裏者半九十。”我們已經攀上了一定高度,再往前走一步,都比過去十倍百倍地艱難,要有“但到半途須努力”,“欲登絕頂莫辭勞”的向上精神。從當前看,資金的規模,網絡的調整,設備的投入,技術的改造都存在不容忽視的困難,特別是在宣傳上創新的儲備、人才的後勁等等問題,都是十分現實而嚴峻的。如果今年我國最終能加入WTO,可能會遭遇更加複雜和困難的局麵。

因此,我要提醒和拜托廣播影視戰線的各位負責同誌,要記住:樹大招風,名家難當;古往今來,驕兵必敗;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居安思危,再創新業。這就是我對於當前形勢的看法,也是我的一點對策思考和真誠期望。

一、廣播影視工作要以宣傳為中心

關於今年的宣傳工作,全國和全省宣傳部長會議已經作了規定,提了要求。

今年全省宣傳思想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突出“一重”,即始終把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重中之重”,抓緊抓實抓好;堅持“二主”,即始終堅持“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的工作方針;做到“三多”,即始終圍繞改革發展穩定的全局,以大局為重,正麵為主,穩定為上,多做解疑釋惑、提高認識的工作,多做宣傳引導、耐心說服的工作,多做統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工作;增強“四信”,即始終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幫助幹部群眾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增強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對黨和政府的信任。要把這個“1234”的工作思路貫穿到全省宣傳思想戰線深入開展的“創高水平工作,創高質量載體,創高素質隊伍,爭當優秀宣傳思想工作者”的競賽活動中去,在新的一年,力爭全省宣傳思想工作有一些新的進步。

具體到廣播電視的宣傳工作,主要是抓住兩個重點。一是正確導向,守土有責;一是發揮優勢,創新出精。

在堅持正確導向方麵,省委省政府標準高,要求嚴,既提出宏觀目標,又給予具體指導。省委宣傳部在進行宣傳輿論的宏觀調控中,一方麵始終強調穩定為上、大局為重、正麵為主,一方麵注意為各台、各頻道發揮創造力、創新性提供空間。省委省政府領導對廣播影視極為關注和關心,即使在廣電宣傳出現某些失誤和偏差時,仍本著愛護和寬容的態度對待,幫助吸取教訓,改進工作。楊正午等省領導多次到廣電係統考察、指導,就如何發展廣電事業甚至如何辦好一個具體欄目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指導意見,這是一種關懷,也是一種信賴。從事宣傳工作的同誌要珍惜這種來之不易的局麵。

在堅持正確導向方麵,從廣播電視宣傳的總體來看是積極穩妥的,不負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重托和厚望。但也出現了許多不應該出現,值得引起注意的問題。

(一)新聞宣傳的問題

新聞宣傳是廣播電視宣傳中的主陣地,是整個廣電宣傳的命脈所係。我省廣播電視的新聞宣傳整體、主流是好的,配合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各個時期的中心和重點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宣傳報道任務。但這其間也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在突出新聞宣傳主題,正確把握輿論導向,避免獵奇、炒作、媚俗,嚴格遵守有關新聞報道紀律等方麵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陷。這些問題以前重申過多次,盡管是老生常談,但也不得不說。我們的廣播電視事業姓“黨”,它的新聞宣傳必須以政治性、黨性為航標,否則會失去方向。在突出新聞宣傳主題、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的前提下,要注意提高新聞宣傳的質量,講求新聞價值、整體性和藝術性,從而不斷增強新聞的指導性、參與性和滲透力。楊正午在視察新聞單位時,對如何搞好新聞宣傳提出了指導性與操作性很強的意見,一是加大典型報道和係列報道的力度;二是加強對基層和基礎工作的報道;三是加強正麵報道,對問題性報道和批評報道要嚴格把關,從嚴控製。這些意見對全省廣播電視的新聞宣傳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最近楊正午還對新聞宣傳工作提出了“三不”原則,即“不惹事、不多事、不出事”,這些精神意味深長,請大家認真領會,認真落實。

(二)社教節目的問題

社教節目作為廣播電視節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其深度、廣度、力度見長,正因為如此,它涉及的內容和播出的形式都應將政治導向及格調品位放在首位。

目前社教類節目的重頭戲即談話類節目越來越贏得受眾的青睞,影響麵不小。我在年前召開的全省廣播電視綜藝類談話類節目座談會上就提到,談話類節目的推出和紅火,鞏固了湖南廣電在全國同行中的領先地位。這類節目要特別注意導向、品位和格調等問題,有話要好說,有話要說好。前不久湖南電視台一期《有話好說》節目提到老幹部待遇時引用了一段順口溜:“戰爭年代流血,五十年代流汗,文革期間流淚,改革開放流口水。”像這種順口溜,本身的客觀性和全麵性就令人質疑,拿到我們黨台來公開播放,實在欠嚴肅和公允。還有些社教節目嘩眾取寵,極盡耍貧、取巧之能事,如長沙電視台《戲說股票》中將一些包括《追捕》、《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等在內的電影片斷配以長沙方言,評論股市如何如何,既是對觀眾和股民的不負責任,也是對曆史事實和曆史人物的歪曲戲弄。像這樣的節目還很有一些。社教社教,顧名思義就是社會教育,如果節目本身都經不起推敲,又何從談起對受眾的教育呢?

在談論社教節目時,我要特別強調一下電視理論宣傳問題。關於電視理論宣傳,我認為在我們省裏可以說是剛剛起步,未上正軌。以往我們雖然注意到也強調了這個問題,但幾年來仍未形成氣候,此事我希望在今年能有新的進步和新的成果。社會上對理論的冷漠和冷淡,絕不能折射在我們的電視宣傳上。不然,我們既交不了差也負不起責。

(三)綜藝節目的問題

綜藝節目是近年來全省乃至全國各界都十分關注的一個“熱點”和“焦點”,它的火爆程度使其他一些廣播電視節目難望其項背。我省的《快樂大本營》、《玫瑰之約》、《幸運》係列、《真情對對碰》等綜藝節目在全國刮起了旋風,大大提高了湖南電視的知名度,為“湖南電視現象”的形成立下了頭功。但綜藝節目紅火到今天,已經走到了一個“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十字路口,處於一個“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險要當口,如果不正視並妥善解決存在的一些問題,很可能是風光不再。當前我省這兩類節目存在導向、效益、格調、結構、發展、管理等6個方麵的問題,都是迫在眉睫,亟待解決,尤其是結構與發展的問題。立足全省來看,綜藝節目過多,“撞車”現象時有發生,在結構上應該要有宏觀調控;放眼全國,各地“克隆”我省的綜藝節目是遍地飛花,要想保住我們的“金字招牌”,就必須出新招,幹新活,不斷創新,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