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3月8日)
我們這次理論骨幹培訓班在3月上旬舉辦,我認為辦得很及時,也很有必要。今年宣傳思想工作特別是理論武裝工作,關係重大,任務繁重,而且許多是新任務、新課題。同誌們都是從事理論教育工作的,教育者先受教育,所以把大家組織起來集中幾天培訓,有利於同誌們對今年理論學習的內容有一個更好的把握,有利於今年各級各地的理論學習及時順利開展。希望同誌們認真聽課,積極思考,爭取在這次培訓中學有所獲。培訓班的負責同誌要我就信仰、信念、信心、信任問題給大家講一課,我很願意和同誌們一起探討。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江澤民強調,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是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加強理想信念教育。中央也提出,堅定理想信念問題是“三講”教育第一要解決的問題。丁關根在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強調,要把加強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今年宣傳思想戰線的一場大硬仗來打,要把氣氛搞得濃濃的,把工作做得實實的,務求取得明顯成效。要求用打硬仗的態度來做好這項工作,這說明這項工作很重要,也說明難度很大。我們宣傳思想工作者,特別是從事理論宣傳工作的同誌,要在這場大硬仗中發揮先鋒骨幹和主力軍的作用。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崇高使命,是黨和人民交給我們的神聖職責。我們一定要不辱使命,不負重托。下麵,我就信仰、信念、信心、信任問題談幾點認識,供同誌們參考。
一、認清形勢,把握大局,提高對“四信”問題重要性的認識
“四信”即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對黨和政府的信任。這四個問題並不是目前才產生、出現,自從馬克思主義誕生,自從社會主義運動開始,自從黨和政府成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這些問題就一直存在,思想鬥爭就一直沒有停止過。今天之所以特別強調這些問題,是因為在新的曆史條件下,這“四信”問題表現得比較集中,比較突出,到了非抓不可,非認認真真、紮紮實實抓不可的程度,否則就有亡國的危險。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有充分的理論依據和真實的前車之鑒。
那麼,做好“四信”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何在,其緊迫感從何而來?對此,我們必須有一個全麵而清醒的認識。
首先,從理想信念對革命和建設事業的至關重要性來看。強調理想信念是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要求,是我黨的一個優良傳統,是我黨曆來堅持和發揚的一個重要優勢。理想信念是否明確和堅定,是個重大的、根本的政治問題,從來就是我黨的精神力量所在。鄧小平曾語重心長地指出:“根據我長期從事政治和軍事活動的經驗,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人的團結,要團結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我們過去幾十年艱苦奮鬥,就是靠用堅定的信念把人民團結起來,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奮鬥。沒有這樣的信念,就沒有凝聚力。沒有這樣的信念,就沒有一切。”沒有堅定而明確的理想信念,一個黨就沒有靈魂,就不能自覺而清醒地去幹成一番事業。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樣偉大的全新的事業,是一個需要長期奮鬥的事業,是一個需要以堅韌不拔的意誌去排除困難和戰勝風險的事業,沒有堅定而明確的理想信念,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
其次,從世紀之交我們麵臨的複雜國際國內形勢來看。20世紀帶著輝煌與沉重漸行漸遠,21世紀帶著希望與挑戰疾步走來。在世紀之交的重要曆史關頭,當今世界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我們麵臨著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盡管世界多極化趨勢繼續發展,國際局勢總體上趨向緩和,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的主題,但冷戰思維依然存在,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新的發展。美國出於稱霸世界的狂妄野心,一刻也沒有放棄對我實行“西化”、“分化”的圖謀,它采取“接觸”加“遏製”的政策,加緊運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軍事等手段對我進行滲透,不斷利用人權、民族、宗教等問題製造麻煩,幹涉我國內政。隨著全球信息化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美國和西方其他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采用各種形式和手段,通過召開研討會、設立基金會、開展合作研究和進行培訓等途徑,對我進行思想文化滲透,宣揚西方的政治觀念、價值觀念和腐朽沒落的意識形態,妄圖在潛移默化中搞亂我們黨員幹部群眾的思想,其要害與實質是動搖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動搖人們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動搖人們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動搖人們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另一方麵,我們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以及小生產意識還有廣泛的影響。我們正處在深刻的社會變革時期,新舊體製的轉換、利益關係的調整,在促進人們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發生積極變化的同時,也會引起人們某些模糊甚至消極的認識。如市場經濟強化了我們的經濟意識和效率觀念,有力地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但市場經濟的趨利性也強調了人們的金錢觀念、滋長了拜金主義;強化了享樂觀念,滋長了享樂主義;強化了個人利益觀念,滋長了利己主義。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社會生活方式、社會組織、就業崗位和就業形式的多樣性,也必然帶來人們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的多元性和複雜化。我們正處在改革的攻堅階段,經濟關係、利益關係的進一步調整,給人們帶來一些實際問題和思想困惑。我們堅持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製度和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有人對我們是否堅持社會主義製度心存疑慮;改革和開放中出現一些矛盾、問題、消極腐敗現象和暫時困難,使有的人對改革開放的正確性產生懷疑,對黨和政府的信任發生動搖;我們正處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低潮,社會主義國家還麵臨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科技、軍事上占優勢的巨大壓力,有人因此而對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表示懷疑,對社會主義的前途信心不足。據省委宣傳部1997年對14個市、州、100多個省直廳局共2萬多名黨員思想狀況調查統計,對共產主義理想一定實現,認為“不能”或“很難說”的,占26.3%,個別地市竟超過50%;對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表示“信心不足”或“沒有信心”的占7.8%,個別地市竟達到13%。這說明,有一部分黨員幹部動搖了對共產主義理想的追求,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缺乏信心。“法輪功”問題的產生和蔓延,一些黨員幹部卷入其中,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忽視理想信念教育的嚴重危害性。它從反麵告訴我們,如果放鬆了思想政治工作,放鬆理想信念教育,在根本信仰上產生動搖,在精神支柱、精神動力上產生偏差,就會在紛繁複雜的形勢麵前迷失方向,就會成為各種錯誤思潮的俘虜,黨和國家就會易幟變色。蘇聯的解體和蛻變就是在戈爾巴喬夫“新思維”的錯誤引導下實現的。當“法輪功”組織及其歪理邪說在中華大地肆意泛濫時,我們不禁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在中國究竟是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還是以“法輪功”的歪理邪說為指導?是由黨和政府來領導,還是由“法輪功”的邪教組織來領導?思想是靈魂,是統帥,在這一根本原則問題上我們馬虎不得,疏忽不得,失誤不得,否則就會鑄成曆史性錯誤,成為曆史罪人,前對不起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後對不起無辜的子孫後代。
二、抓住實質,掌握真理,做“四信”的堅定者
“四信”問題關係到共產黨人的根本信仰,關係到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根本思想基礎,關係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敗得失,關係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當前宣傳思想戰線要把“四信”教育擺在頭等重要的位置抓緊抓實,讓馬克思主義牢牢占領思想文化陣地,讓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在黨員幹部頭腦中堅定不移。作為肩負武裝人、引導人、塑造人、鼓舞人職責的宣傳思想工作者更應在“四信”上堅定立場,矢誌不渝。但這種信仰、信念、信心、信任不是建立在盲目的基礎上,也不是建立在樸素的感情上,更不是建立在迷信上,而是必須建立在科學認識和正確把握的基礎上。要對事物有全麵、深入、正確認識,就要堅持唯物辯證法,不為事物的表麵現象所迷惑,不為事物發展的支流所左右,透過現象看本質,越過支流抓主流。隻有抓住本質、抓住主流,才能獲得對事物真理性的認識。對馬克思主義、對社會主義、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對黨和政府,隻要能曆史地、全麵地、辯證地看問題,即使在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和紛繁複雜的國內形勢下,我們也會在“四信”上做一個清醒而堅定的忠誠衛士。因此,進一步加深對馬克思主義、對社會主義、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對黨和政府的認識和理解,是很有必要的。知之愈深才能信之愈牢。那麼應如何去深化認識和理解呢?
(一)關於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
為什麼要信仰馬克思主義?因為馬克思主義是在總結無產階級鬥爭經驗和人類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的基礎上產生的,它深刻揭示了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揭示了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並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的普遍規律,是指導無產階級進行革命和建設的科學思想體係。我們信仰馬克思主義,就是因為它是科學的真理,是我們革命和建設的行動指南。馬克思主義作為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無論在中國還是在外國,無論在無產階級革命時期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都是普遍適用的。盡管馬克思主義的個別結論有可能過時,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關於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已經被實踐反複證明是完全正確的,根本不存在過時的問題。我黨在成立之初就鄭重地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黨的七大又鄭重地把毛澤東思想寫在自己的旗幟上,黨的十四大又鄭重地把鄧小平理論寫到了自己的旗幟上。有了馬克思主義這麵偉大的旗幟,我們這個擁有6100多萬黨員的大黨才有今天這樣堅強的戰鬥力,我們這個有著13億人口的大國才有今天這樣強大的凝聚力,我們這個經曆了50年風風雨雨的人民共和國才有今天這樣輝煌的業績。雖然社會主義在實踐中出現了一些失誤,在前進道路上遇到了一些嚴重的挫折,但這不能歸咎於馬克思主義,恰恰相反,這是在根本上背離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精神或放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所造成的。今天,當我們回過頭來重新審視這些現象,重新審視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風雨曆程時,會更加深切地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真理仍然是我們前進的指南,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仍然是我們前進的巨大精神動力。
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還源於對馬克思主義有一個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我們要用科學的態度。一是任何時候都必須把馬克思主義作為嚴謹的科學體係,完整地、準確地加以理解和運用。一些人反對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慣用手法,就是歪曲、肢解、割裂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係,摘取馬克思主義的隻言片語,代替和否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精神。我們信仰一種科學理論體係,主要是看它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精神是否是正確的,是不是科學的真理,任何真理既是絕對真理,又是相對真理。如果以馬克思主義的個別結論、個別詞句現在看來有些過時作為馬克思主義不值得信仰的依據,那麼世界上就沒有任何一種主義可值得信仰了。要求馬克思、恩格斯在150多年前創立的科學理論體係,到現在每個結論、每個詞句都是正確的,這是不切實際的。要把馬克思主義作為完整的科學體係來理解和運用,關鍵是要牢牢把握它的靈魂,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即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對具體情況作具體分析;要善於從馬克思主義完整的體係中把握其基本原理、基本觀點,並與其他原理、其他觀點聯係起來加以理解,避免絕對化、片麵性;要把基本原理、基本觀點與個別結論、個別詞句區別開來,不能不顧精神實質而拘泥於個別結論、個別詞句,尤其要堅決反對那種不顧完整的科學體係而斷章取義,為我所用的實用主義態度。
二是必須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的運用。馬克思主義是深深植根於實踐的科學理論,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把馬克思主義與新的實際結合起來,堅決反對那種隻會背誦馬克思主義的詞句、照抄照搬而不去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的本本主義和教條主義。馬克思、恩格斯一再告誡人們,他們的理論是發展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並機械地加以重複的教條;馬克思主義原理的實踐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曆史條件為轉移。馬克思主義“過時”論、“失敗”論是從右的方麵否定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教條主義則是從“左”的方麵背離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這些都是我們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大敵。
三是任何時候都必須把堅持馬克思主義與發展馬克思主義辯證統一起來,做到在堅持中發展,在發展中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全部價值在於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它隨著科學和社會生活的前進而不斷地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不斷地豐富和發展著自身。這是馬克思主義永遠保持其巨大生命力的根源所在。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經曆了兩次曆史性飛躍,第一次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第二次是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形成了兩大理論成果,即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和全國人民堅持這一理論,並在實踐中繼續豐富和創造性地發展這一理論。所以馬克思主義是在隨著時代而前進,隨著實踐而發展。馬克思主義作為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它的科學性、係統性、實踐性和發展性,是其他任何學說和主義都無法比擬的,我們沒有理由不堅定地信仰它,不把它作為勝利向前的旗幟。在指導思想上,信仰馬克思主義,仍然是我們惟一科學、正確的選擇。
(二)關於對社會主義的信念
在新中國成立50多年、中國社會主義製度建立了40多年的今天,我們來討論社會主義信念問題,是一個既正常又不正常的現象。說不正常,我們幹了40多年的社會主義,不僅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沒有完全弄清,甚至連為什麼要搞社會主義,還有些人在那裏搖擺不定,模糊不清;說正常,是因為社會主義製度是一個新生事物,它的發展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難免在前進的道路上要受一些挫折,甚至出現倒退。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革命先烈對實現共產主義,對建設社會主義目標是明確的,信念是堅定的,為了偉大的理想,他們願意獻出自己的一切,在犧牲前還高呼:“共產主義萬歲!”、“新中國萬歲!”為什麼在和平年代,有的人不需要流血,更不需要掉頭,卻對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失去了追求和奮鬥的熱情與信念呢?這是很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關於堅定對社會主義的信念,我想著重從兩個方麵來闡述。
1.我們對社會主義的信念,首先或者根本地是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關於世界曆史發展總趨勢的科學規律的認識基礎之上的
世界曆史發展總趨勢的不可動搖性,是我們堅定地幹社會主義的前提和依據。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這個曆史發展總趨勢,是馬克思主義的老祖宗早已講得很清楚了的問題。在19世紀,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就已透徹地闡明了這個道理。20世紀初我們的前輩前仆後繼、不屈不撓地奮鬥,就是非常清晰地搞清楚了這個道理。但是,當前,在認識和把握曆史發展總趨勢方麵,遇到了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而最主要的是20世紀的後期所出現的,即:資本主義有了新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實踐出現了曲折乃至發生了重大挫折。這是不爭的事實,並且是在繼續發展著的事實。這些事實被西方的反動勢力用來渲染資本主義的永生和社會主義的終結,而在我們的隊伍中一些理論與實踐都還缺乏功底的同誌的心目中,也引起了對曆史發展總趨勢科學性的困惑乃至動搖。這是必須認真解決的問題。如果認為整個社會主義都是無從實現的“誤會”,那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豈不是無的放矢,豈不是成了注定實現不了的幻想的政治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