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況不佳的伊利大教堂
今天一群中國學人去伊利鎮(Ely,離劍橋乘火車約十五分鍾以遠)遊覽,參觀著名的伊利大教堂。
就大小來說,據說該教堂全歐洲第二。對此,我有點懷疑。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第一,德國的科隆大教堂不說一定是第二,也定然不小。待到進入伊利大教堂,才發現的確很大,很可能大過科隆大教堂,盡管從知名度看遠不如後者。目測教堂內部長度有一百米左右,明顯長過一般大教堂,印象中的科隆大教堂內部似乎沒有這麼長。
盡管超乎尋常地大,伊利大教堂狀況堪憂。可能因石料質量的問題,也可能因多年來保養不善,外牆風化得很厲害。不知是否已被納入“國家級保護建築”的類別。參觀內部需要購4.5鎊捐資性的門票,這表明伊利大教堂財政狀況很不好。大教堂側廳二樓是“彩色玻璃畫博物館”(Stained Glass Museum),又得收門票三鎊。不願花錢(也沒時間),於是買了八張十四世紀至二十世紀的彩色玻璃作品明信片,四十便士一張,這樣既支持了一下大教堂的保養,也有了紀念品。
此後一行人去到克倫威廉故居參觀。就那麼一幢老式平房,裏邊連客廳、臥室、廚房功能也未加區分,按現在的標準相當簡陋,按當時的標準也不豪華。下午參觀了所謂“巴比倫畫廊”,裏邊最有賣點的展品,是一個用彩色塑料垃圾做成的直徑達2.5米的“比薩餅”。該畫廊所有展品均為用塑料垃圾製成的“藝術品”。
8月2星期四
失業者遭受巨大壓力
傍晚與約翰在廳裏聊天,問三十多歲的他為何至今沒有固定女朋友。
“一言難盡”,他說,“但最重要的原因可能還是我目前沒有工作”。
“有些女孩子不會嫌棄的,”我說。
“的確如此,有女孩子並不嫌棄沒工作的人。但我本人感覺不自在。”
“你現在加把勁,趕緊找到工作,找到自信吧。”
“談何容易。投出去十幾封求職信,要麼根本沒有回音,要麼約我去麵試了,最後卻沒有給工作。”
我意識到,近幾個月約翰一直在找工作。有時他穿戴整齊,胡子亂得幹幹淨淨,一副要做重要事情的樣子,一定是去“見工”。
“這很悲哀,”他用沉重的聲音繼續說道,“也許,劍橋這地方跟我過不去,或者說我跟劍橋犯衝。我應該挪一個地方。”
“有沒有可能到歐洲大陸找份工作?”
“可能性不大,”他說,“我不懂歐洲大陸語言,但其他方麵那裏要求跟英國差不多,所以更難。”
“幹脆到中國去找一份教英語的工作,把工資換成英鎊雖然沒幾個錢,在中國卻可以過得很舒服,甚至很奢侈。你隻要願意,我可以幫忙介紹。”
“可以考慮,”約翰說,但他的反應到此為止。
我繼續攛掇他:“你在中國教幾年英語後再回英國,就像換了個人似的,簡曆就完全不一樣,在英國找工作就不成問題了。”
“幾天後我會到一家公司做‘義工’。這其實是兩周試用期。試用期結束以後,如果老板滿意,就能留下來,就算找到了工作。”
“如果這也不行呢?”
他沒有回答。
“我要是你,試用後如果留不下來,就遠走高飛,另起爐灶。”
對此,約翰並沒有什麼衝動。他是一個不溫不火的人。也許正因為他太溫和,在職場才不被看好,才屢屢被拒。但事實上,他的機械工程背景和技能相當不錯。
“總找不到工作,很悲哀啊。你會有嚴重的挫折感。你老是覺得自己是失敗者。就我自己來說,每次到父親那裏,總會受他欺負,總會感到有形無形的壓力。他無法忍受我沒有工作的事實,總在抱怨。我覺得我永遠不可能讓他滿意。他對我要求太高了。”
“你家其他人對你如何?”
“媽媽對我還可以。因為她和我性格很相似,或者說我更多繼承了她的性格。但姐姐卻不一樣了。她更像爸爸,咄咄逼人,常常欺負我。她一家人跟媽媽住在一起,我每次去媽媽家,姐姐都會找這樣那樣的事讓我做。她鬼點子很多,很會來事的。”
“你姐姐也真夠厲害。不過無論如何,今後如果繼承父母親的財產,你在法律上享有跟她同等的權利。”
約翰認可這一說法,但他顯然受夠了跟父親、姐姐住在一個城市。
“我真想離他們遠遠的。僅僅跟他們住在一個城市,就已夠嗆。即便不見他們,也會感受到心理壓力。真應該離他們遠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