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月亮的晚間
為什麼海島一片光明?
是雲在輝耀
還是浪在返照?
我看見每一珊瑚碎片
都如珍珠般閃爍。
南海的夜
是青春年華的裸胸;
那光潔的肌膚下
一顆處女的心在跳動;
它整夜朝著北鬥星
訴說著萬年的愛情。
在這首詩裏,詩人大膽采取了“青春年華的裸胸”、“處女的心”等詩語,生動地描寫了充滿感情的“夜光”。在50年代中國詩歌中,表現出這種個人感情,尤其是描寫個人的“愛情”的詩歌極少。不管蔡其矯的這首詩有多少藝術成就,在當時的詩歌界出現這種充滿個人情緒的抒情詩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價值。這是詩人試圖在這一短暫的早春天氣裏從思想的束縛裏把個人感情解放出來的嚐試,是詩人重新回到“為人生的文學”的追求。
此外,對於“獨立思考”的關心在詩歌中也有體現。50年代初期,艾青在《人民日報》發表過不少詩歌,主要是頌歌和關於國際和平的詩歌,然而,他的《畫鳥的獵人》顯示出了與其他詩歌完全不同的詩風。這首詩發表於《人民日報》開辟副刊不久的1956年8月9日,詩人采取散文詩體的寓言詩形式。“雙百方針”提出之後,“寓言詩”形式重新得到重視,這時期艾青寫了《養花人的夢》和《畫鳥的獵人》。此外,流沙河的《草木篇》、公劉的組詩《烏鴉與豬》等優秀的寓言詩都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這類詩歌不僅具有形式上的創新,還包涵著相對自由的思想。“寓言詩”本身就是一種充滿智慧和思索的文學形式,善於表現出諷刺和幽默的美學追求。艾青的《畫鳥的獵人》充分地體現了這種寓言詩特有的藝術特征,富有多種思考的餘地。在提倡“思考的自由,辯論的自由,有創作和批判的自由”的鼓勵下,這種富於思辨和批判精神的寓言詩的出現,確實是“雙百時代”文學的一大成果。
穆旦的諷刺詩《九十九家爭鳴記》在《人民日報》副刊上出現比上述作品稍晚,時間是1957年5月7日。
百家爭鳴固然很好,
九十九家難道不行?
我這一家雖然也有話說,
現在可患著虛心的病。
我們的會議室濟濟一堂,
恰好是一百零一個人,
為什麼偏多一個?
他呀,是主席,單等作結論。
因此,我就有點心虛,
盤算好了要見機行事;
首先是小趙發了言,
句句都表示毫無見識。
但主席卻給了一番獎勵;
錢、孫兩人接著講話,
雖然條理分明,
我知道那內容可是半真半假。
老李去年作過檢討,
這次他又開起大炮,
雖然火氣沒有以前旺盛,
可是句句都不滿領導。
“怎麼?這豈非人身攻擊?
爭鳴是為了學術問題!
應該好好研究文件,
最好不要有宗派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