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之間,在學界諸同仁的大力支持下,本刊已出滿10輯了。在此,本刊全體同仁向多年來鼎力支持本刊工作的學界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真誠地希望你們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們,為推動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事業的發展盡綿薄之力。
“文學的‘民國機製’研究”是本刊著力打造的欄目。因為這一視野的提出對當下艱難徘徊的現代文學研究而言不啻為一種有效的突圍。本期李光榮的《論中國現代文學概念的遊移與中華民國文學史的缺位》一文,雖然構思於2004年,但在今天看來依然有其合理之處。湯巧巧的《“民國文學”或者“民國機製”》則是對這一視野的直接呼應。當然,我們也歡迎持不同意見的學界同仁參與其中,無論是支持還是駁難,隻要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在學理的層麵上進行平等的對話,我們都竭誠歡迎。真理在爭辯中明晰。
“文學史研究”是我們的重點欄目。馮鐵的《從奧匈帝國邊緣到新文學中心——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傳播者的記者、翻譯家卡爾瑪》一文,將一個為文學史所忽視但卻對中德文學交流產生重要影響的傳播者卡爾瑪從“邊緣”拉到了“中心”,使我們對這位傑出的文化使者及其貢獻素然起敬。易彬的《論20世紀40年代的穆旦批評空間》與白貞淑的《1956年“百花時代”中的〈人民日報〉副刊與詩歌》,以充分的史料和翔實的分析為讀者理解40年代與50年代的批評生態提供了具體且富有反思意義的個案參照。沈慶利、梁華的《論譚正璧的曆史小說》與任冬梅的《淺析梁啟超眼中的科學小說》,選題新穎,論述細致而有新拓,頗為可喜。
2011年4月,海峽兩岸現代文學界的部分學者彙聚四川大學,就百年中華文學的發展演變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本輯“海峽兩岸百年中華文學演變專題”中所收錄的論文就是這次研討會上交流的部分優秀成果。蔡震的《“桌子們開始跳舞”——郭沫若與創造社的方向轉換》與陳俐、王海濤的《移孝作忠與儒學複興——以抗戰時期郭沫若和馬一浮講“孝”為個案》,為人們重新認識郭沫若的複雜性與豐富性提供了新的視點。台灣學者李宜涯的《給“標準青年”看的小說——〈青年進步〉初期小說之分析》與曾陽晴的《兩條救贖的河水——張資平〈約檀河之水〉與北村〈施洗的河〉比較研究》,或剖析基督教青年會所創作的給現代青年看的文藝小說是什麼,或比較張資平與70年後北村小說創作之異同,都給人以啟發。李祥林的《“文學革命”呼聲中的戲劇新、舊之爭及其影響》,亦值得一讀。廖久明的《也談〈鑄劍〉寫作的時間、地點及其意義》則再次施展了他擅長考據的才華。
老舍與趙清閣的特殊情誼許久以來為人們所諱言,直到近幾年來才有所涉及。經多年努力,傅光明出版了他的《書信世界裏的趙清閣與老舍》,為我們展示了一個以往不為人所知的老舍世界。它的出版引起了學界的廣泛關注,其學術價值不言而喻。同樣,史承鈞的讀後感與陳思和的《序》也會引起學界的進一步思考。這也是我們以“編者按”的形式隆重推出的重要原因。
“新作薦評”是我們的保留欄目,這裏推薦的是幾位中青年學者的力作,他們為學界做出的努力值得我們肯定。這一欄目我們打算長期辦下去。
2011年是魯迅誕辰130周年,我們特發一組別開生麵的文章以示紀念。其他論文亦各有心得,值得關注。
望朋友們繼續支持我們的工作,我們也努力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