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篇:煙雨紹興(2 / 2)

沿著青石板鋪就的小徑迤邐而行,煙雨濛濛中,人像是走在水墨畫中,有著一種不真實的虛渺的感覺。隨著小路拾級而上,來到陸遊題詩的粉牆下,依稀看到陸遊一身青衣,衣袂飄飄,揮筆向牆壁上,將滿腔悲憤、無奈和相思傾注在那首《釵頭鳳》中。寫罷擲筆長歎,那悠悠的歎息聲似是穿過了千載光陰飄入我的耳中,久久不肯散去。

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錯不該隻從孝道而放棄自己的真愛;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莫不過你留念那段山盟,難不過,相思無所依托。假山依然,池水還在,隻是那思念之人已從此不在,唐婉的心在這裏,唐婉的愛也在這裏,傷心佳人便悒悒而終。伊人雖已杳去,但在陸遊的心中唐婉永遠都是一個美目流盼的麗人,永遠都成為了詩翁心中一個不解情結,那怕是到了生命的終點。站在園中的那個大亭子裏,對著牆上刻的兩首詞我感歎良久,任雨點在眼簾飄落,不由截去了孤鶴軒上書的那副對聯的中一段反複的吟詠——幾多綺思拋細雨,一片柔情付東風。

撫摸著牆上的字痕,一筆一劃,我的手指上沾的是不是當年陸遊的滴滴淚花?此一別,陸遊的黃滕酒裏沒有了表妹的紅酥手,隻有隱隱傷痛於內心深處火一樣的灼燒吧?那一堵殘牆斷垣,沉默在修繕一新的園林裏,含蓄、靜謐、幽怨、黯然,斑斑駁駁,在綿綿春雨裏被放逐著。我不知道遊人在念這兩首詞時是怎樣的一種感懷?是激起對陸母的責難?是撩起曾經滄桑的愛情?還是純為他人的故事落寞?

如今,被詞學大師夏承燾書寫的兩首《釵頭鳳》就鐫刻在出土斷磚砌成的斷垣上,我想這應是沈園的靈魂和主旨所在吧。細細想來,與其它鼎鼎大名的江南園林相比,沈園似乎沒有什麼獨特之處,如果沒有《釵頭鳳》,沒有陸、唐那段愛情悲劇,沈園似乎就沒有了靈氣,也就不成其為沈園,也絕難留存至今,引得人們不斷前來憑吊、傷懷。可以說,是《釵頭鳳》,是陸、唐的愛情悲劇,成就了沈園,使它如一位不甚豔麗的女子,因憑眉目間的一絲憂鬱,而具有一種攝人心魄的魅力。正因如此,雖然早知道這園子是沈氏的私家園林,與陸、唐二人並無直接關聯,但在心底,還是將這園子認定給了他們。因為,他們已成為超越沈園本身的一處奪目“心景”。

走出這個牽動我的思緒、被雨和愛情弄濕的園子,雨依然在下。再次回望出口處的“斷雲”石,橢圓的巨石被人為地斷成兩截,那兩截斷開的石頭中間卻有執拗的絲絲相牽,仿如一對被活活拆散的情人“藕斷絲連”,依依不願分離,驚人心魄。想來,“斷緣”其實也是永遠的“牽緣”,緣斷了,情絲卻仍牽係著,揪扯著。世間的情愛也許都是這樣牽牽絆絆,“剪不斷,理還亂”,又有何人可以說得清楚?就象這身後在煙雨中漸漸遠去的沈園,還有離散後的陸遊和唐琬。

其實,我們真該為唐婉慶幸,表哥的真情,後夫的摯愛,使她成為世間最珍貴的女子,她活在愛情的靈魂裏。望著濕潤眼睛的遊人,心裏默默地祝願:珍惜身邊的他(她),善待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讓遺憾幽怨永遠塵封在曆史的褶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