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 .01(1 / 2)

第六十八章

“青杳這話,可是說得我有幾分糊塗了。”劉頤心生疑慮,見她說得雲山霧罩,便索性自己把話攤開了講,“我是個鄉野鄙婦,沒有什麼本事,單單隻會為了自家人出頭而已,此生所求不過讓阿弟平安長大,萬沒有別的所求。青杳的能耐,我心裏是知道的,相較於他人,也算是十分信服,今日這些話頭,又是從何說起?”

青杳望她一眼,臉上殘餘的驚懼散去,露出微笑來:“隻是見了胡小娘子,一時心中有些感悟罷了。”

劉頤見她不肯細說,也沒有強求,轉而問道:“胡大娘又是怎麼說?”

“胡小娘子自述了一番身世,很是有些可憐。”青杳起身剪了燈,緩緩說道,“殿下與她鄉裏鄉親的,想必也是知道,胡小娘子家裏做主的是個刻薄的後娘,時時念著要把她賣了出去,好給她妹妹置辦些嫁妝。此前因著和徐娘娘胞弟有段婚約,後娘還有些收斂,後來看見攀親無望,徐娘娘的弟弟還進了大牢,就起了念頭,要把她拉到人市裏插草標。她倒是還有幾分福氣,先帝龍馭賓天時,殿下被瑤川夫人接了來,她後娘帶著妹妹出來看熱鬧,她便趁機卷了幾個錢跑了,一路風餐露宿,竟沒被叛軍裹挾了去,妝成個乞丐到了元都。又在禦道、宮道間徘徊許久,才等見了公主的車架。”

劉頤不禁一笑:“她倒還認得我。”

“本也是不認得的,隻是今日虎川侯夫人設宴,有幾位貴女派頭大了些,張張揚揚地清道。她聽見說法,曉得殿下必是去的,便大膽在此守著了。”青杳慢聲細語地道,“審了她一遭,倒是看得出是個細心人,雖然不懂規矩,膽子有些大了,但也還算有幾分眼光和聰明[風雲]吐槽大帝。好歹也是身家清白之人,殿下要是起了善心,不妨留她一留。”

劉頤微微垂眸,想了一想。昔時胡大娘提出要她庇護,她雖然莫名其妙,卻也算是答應了她的請求。如今既然有能力,眼見胡大娘回去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同是在後母手裏討過生活的,幫她一幫也是無妨。再怎麼樣,衣食也算不用發愁。至於將來如何,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想到這裏,她便點了點頭,道:“我就不見了,你來安置吧。起個名字,派個姑姑教教規矩,若是學得好,就來這裏當差吧。”

青杳笑道:“殿下真是宅心仁厚。”胡大娘的事情,便就此按下不提了。

自秦以後,諸國混亂的法度得以統一,婦女的權利卻也跟著收束了。到漢太祖時,有意要提高女娘地位,然而因著如今這些行業,大多是要賣力氣,又有一幫腐儒鼓吹陰陽調和,認為男兒才是承繼香火的根本。有些身份見識的家裏倒還好,若是投生在平民百姓家,少不得是要受氣又受苦了。

為著人丁發展大計,本朝嚴禁溺死嬰兒,即便是父母下手,也視同謀殺。偏生那些想要兒子的,一胎胎下來卻多是女兒;或者鄉下人不懂得避|孕,一生中要有十幾個子女,兒子成年又要應選,每年要從各地選出十萬兵卒來,輪番去上戰場、修城池陵墓……一來二去的,倒是家家都是女孩兒多些。什麼物件一旦多了,便不值錢,人也未能幸免。更何況俗語言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長大了便不再是自己家的人,代代的偏見積累下來,到了如今,鄉下人家裏看重女孩的並不多了。

劉頤立意要做守灶女,這長女守灶的風俗,倒還是先秦時傳下來的,如今並不多見了。朝廷倒許立女戶,可是不準是寡婦,也不準家裏有親眷兄弟,一族裏死得隻剩了一個,方才準許坐產招婿,然而也是萬分艱難。劉頤一個也不占,說是守灶,其實也隻是跟著兄弟過活,一輩子不嫁罷了。她把劉頡養大,有著撫養的恩情,劉頡也自當奉養她終年。

這是先前看著父親不能助力,繼母又是那種德性,阿弟年紀又幼,才不得已想出的辦法。按理如今成了公主,再不該提這樣的事情。然而劉頤卻越想就越覺得這身份於自己十分合適——她是長公主,除非皇位上坐的不姓了劉,地位便能一直尊崇,嫁與不嫁,對此影響並不大。而她深知自己的秉性斤兩,若是從民間擇婿,對方難免不因為自己的身份而心有隔閡;而若是從官宦子弟、門閥貴族中擇婿,對方又豈能看得上她這個半路出家的公主?

思來想去,倒還是不嫁的好。

劉頤向來主意很定,心裏有了想法,便鑽破南牆也要行下去。既然對婚姻沒有期待,這輩子唯一屬於她的盛大慶典,恐怕也隻有及笄禮了。劉徐氏是想不到這個的,便是想到了也不會主動提;梅八子心胸狹小,對她還懷著怨恨,自然也不會想得起來;阿父麼,就算記起了女兒的生辰,又插得上什麼手?倒還虧了如今與瑤川夫人交好,拂煦又不知因著什麼原因,在劉盼耳邊提了提,這才有了她今日的及笄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