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全氏父女(1 / 2)

晏家不同與寧家或是邵家,晏家一直以南陽為根基,祖輩從來不曾到京中為官。然而晏家也有自身的長處——晏家是商賈起家,家底極厚,京中的皇商生意,晏家都能占上一兩成,可見勢力之大。然而近幾十年來,晏家則********想去了商賈之氣,因此推崇子弟讀書做官,結親也多結的是寧家這樣的清貴人家。而晏氏的親弟弟晏循,外放的這一任已經做完,眼下調任京城,卻入了工部做一名主事,已經算是晏家有史以來,在京中官職最大的人了。

當下晏氏便默不作聲,隨便老太太怎麼出言嘲諷,她都裝作不懂。鄔氏見自己簡直是對牛彈琴,說了幾句,自然便歇了心思。

然而鄔家那邊的消息卻來得很快。不到半日的功夫,龔恒便說遞了話回來,說是鄔家出麵與清河府打了招呼,人很快就能放出來了。全小菊聽說不用贖金什麼的,自然心花怒放,又跪下給寧老太太磕了好幾個響頭,好話說了一籮筐,誇得寧老太太自己都覺得自己已經成了活菩薩,全小菊這次一步三回首地離去。

寧綰朱卻長了個心眼兒,托了葉嬤嬤給林建義遞話,要他去跟進全家的這件事情,若是與鄔家無關便罷了,萬一與鄔家有點關係,則要千方百計好好善後。

林建義答應了,與寧裕那頭打過招呼,隻說在清河府這邊有些親朋故舊,想要盤桓兩日再上京,於是便順順利利地留了下來。

寧家諸人,在清河盤桓了一日,已經是比原先計劃上京的日程晚了一日,所以接下來的日子,車隊緊趕慢趕,在五月廿七這日抵達通州。

姻親晏家與邵家都各自派了人在京城東門外迎著。寧綰朱乘機從大車上下來透透氣,活動活動筋骨。一個熟悉的身影就從車隊的隊首那裏往這便看過來。寧綰朱看得清楚,卻是表兄晏長生。

這表哥晏長生早就過了院試,有舉人的功名在身,原來曾有一段時間隨著父親寧裕在京中讀書。寧裕回南陽守孝,晏長生本來也是打算回南陽的,卻正逢著叔父晏循得了京官的職位。他便留在京裏繼續讀書。這一科晏長生也榜上有名,雖然名次沒有寧裕的靠前,可是晏長生勝在年輕。寧裕與晏長生,姑父與侄兒兩個,同中一榜,同入翰林院,在京中倒算是一段佳話。

寧綰朱見到晏長生,盈盈行了一個福禮。晏長生看著她卻有些猶豫,道:“你……”他突然有點傻傻分不清,眼前這個出落得清麗脫俗的少女,究竟是自己哪一個表妹。

“表兄難道忘了,”寧綰朱有些摒不住麵上笑容,輕聲道:“我本就是表裏不一的人。”

晏長生一怔,這才憶起表兄妹之間的這麼一出公案,連自己也不好意思地撫著後腦笑了起來。

這時正巧墨梅過來相扶,道:“大小姐,上車了,前麵傳話來說,到了京中落了腳,再敘話也不遲。反正表少爺也不會跑。”

寧綰朱輕斥道:“梅兒,怎麼說話呢!表哥自己有腳,怎麼就不會跑了?”她說著,自己也笑了起來。

晏長生見了她的笑容,不僅不惱,心裏還頗有些癢癢的,直到寧綰朱的大車去遠了,這才一拍腦袋,反應過來,暗自稱奇,姑母家裏,竟不曉得發生了什麼,原先是庶女的二小姐,如今竟被人稱呼作大小姐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兒?

晏長生立在路邊,靜靜地看著寧家的車隊進城,心中思緒萬千——

“我家眼下這麼一副嫡庶互換的情形,非我所想所願,然而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長生表兄,我相信我家的家事,總有水落石出的一日……”寧綰朱當日的話語,又在晏長生耳邊響了起來。晏長生一時記起,眼前那樣一個小小的女孩兒,竟然能這樣斷言將來。晏長生不由得心中柔軟,嘴角含笑。

且不說晏長生回想過去與寧綰朱相識之事,寧家一行浩浩蕩蕩,來到京中,卻是回到寧家祖上在京中所置的一處三進院子。

院子不大,格局玲瓏,位置卻不錯,緊鄰著鼓樓,在京中算是上風上水之處。龔恒向寧裕回報,說是旁邊有一間緊鄰的兩進小院,主人著急想將其典賣出去,因此要價是極公道的。如果能將其盤下來,則幹脆兩個院子打通,這樣寧家一大家子人能夠住得寬敞些。

寧裕覺得這時龔恒想得甚是周到,當下便允了。

接下來,寧裕先是張羅著安置寧老太太,請老太太住在最敞亮舒適的一個院子裏,接著又安排晏氏帶著孩子們住了一進,最後他隻吩咐將自己的鋪蓋什麼的,依舊送到外院的書房裏。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