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蘿卜頭們獨有想法(二)(1 / 2)

有人說,時間就如掌中沙,悄悄流逝而渾然不知;還有人說,時間就像那白馬過隙,過眼不見;可這時間在此時的孩子們心中,就想那伍舟臉上的笑容,一彎眉一翹嘴,這一早上的時間就這麼過去了。伍姑姑倒是先離開了,薈音樓此時也隻零零散散的一些人在那研究和回味著上課時分姑姑所教導的東西,瞧過去,這葵子房的孩子們竟然還都在那裏,圍成一團討論著什麼。

綰綰,半夏和萬靈三人都是從未碰過這瑤琴的,對這玩意兒充滿了濃濃的興趣,上課的時間是有限,姑姑卻在這有限的時間裏講了很多東西,單單就是琴的構造,就讓這三個孩子琢磨了一大半天。

“這是額,就像我們人的頭部一樣,所以稱之為額”半夏指著那瑤琴的頭部,一本正經的念叨下去,“這是嶽山,我記得姑姑剛說了,這東西就是用來架弦的,咦,你們看,真的是瑤琴最高的地方呢,難道稱之為那山嶽,嘻嘻,頗有幾分道理。”

“那是肯定的,這瑤琴曆時已久,說來它的每個部分都是有著幾分來曆的,再說了,那些個文人墨客不都喜歡將自己的感情寄托於這琴聲之中嗎,更何況,這地位頗為尊貴的瑤琴呢,大家看人看膩味了,看這琴啊,都用著看人的眼界,套上個金童頭,玉女腰,神仙背,你們仔細想想,一個人長那些男娃的頭,女娃的腰,還有老者的背,那豈不是很奇怪”綰綰晃悠著腦袋,對於凡人非得給這神仙之物牽強附會一些人類的東西,綰綰心中並不是很中意,這瑤琴就是瑤琴,沾染上了些俗人的氣息,雖說是簡單通俗,可總覺得少了那麼幾分的味道。

“你想的可真多”許桃兒不屑的癟癟嘴,對於綰綰的這番言論,心裏是很不讚同的,從小都是這樣被教導的許桃兒早就接受了這傳統的思想,而且覺得很方便,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而言,形象的記憶更能讓大家接受這木物。“你仔細瞅瞅”指著麵前的瑤琴,許桃兒喚著綰綰過來,“這琴下麵扁平,就像那平坦的土地一般,這琴麵略略的弧形凸起,你想想,咱們的天空在我們的頂上不就是這個模樣麼,上麵是弧形,下麵是扁平,這不就像那天地嘛”

綰綰並未回答,小手輕輕放在琴弦上,食指向內輕輕一撥“汀”的一聲發出來,過了好一會兒,這綰綰指著琴看向那許桃兒“瑤琴,琴麵呈弧形,下麵扁平,這扁平是方便擱置在琴桌上,難道瑤琴下麵是弧形能擺放平穩?再說了,琴麵之所以呈弧形,並不是因為有著天空白雲為依據,而是因為弧形的木板做琴麵,琴麵與琴底之間形成天然的腔隙,一來是彈奏時能夠傳出聲音,二來是琴麵呈飽滿的感覺,外形更美觀”

對於綰綰的這一番言論,大家還真是沒想到這麼多,這短短的一個上午,大家的注意力都被新奇的各種東西吸引過去了,再多幾句也就順便接收了,隻有那半夏呐呐的出聲“綰綰,你這腦袋裏想的一些什麼啊,你怎麼知道這腔隙是傳出那聲音的呢”

“猜的”綰綰癟癟嘴,琢磨著麵前的琴,並未抬起頭,指著那嶽山邊靠額一側,“對了,這叫什麼啊”

“承露”萬靈出聲道,這名字還挺奇怪的,誰知道普通的一個硬木條叫這名字啊,不過想想也是,這前麵是額,後麵是頸的,這汗水滴下來,不就是那承露嘛,嘻嘻,名字取得怪好笑的呢。

瞧著萬靈傻笑出聲,這半夏倒起了作弄之意“萬靈,你給我說說,這名什麼,有什麼用處”

順著半夏的手俯下身去,看見的正是那琴底的兩個大小音槽,萬靈指著那中部較大的“這叫龍池,這是鳳沼”指著那尾部較小的回答道,“伍姑姑剛剛講過了,這是上山下澤,又遊龍有風,象征著天地萬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