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五官科疾病(1 / 3)

一、急性結膜炎、角膜炎

白菊茶

【材料】綠茶葉5克,白菊花10克。

【做法】上述2味加入適量沸水衝泡即可。

【用法】代茶頻飲。

【功效】疏風清熱,明目解毒。

【適用】暴風客熱之風熱證,症見雙目刺痛癢澀、灼熱畏光、眵稠淚熱、白睛紅赤、頭痛鼻塞、發熱惡寒、苔薄白、脈浮數。多見於結膜炎、角膜炎患者。

穀精草茶

【材料】綠茶1克,穀精草10克,蜂蜜25克。

【做法】將綠茶、穀精草加水適量煎煮5分鍾,去渣取汁,加入蜂蜜,攪勻即可。

【用法】代茶飲用。

【功效】疏風清熱,明目退翳。

【適用】急性結膜炎、慢性單純性結膜炎。

菊花龍井茶

【材料】黃菊花10克,龍井茶3克。

【做法】上述2味加入適量沸水,加蓋悶泡10分鍾左右即可。

【用法】代茶飲用,可加水續泡2~3次。

【功效】疏風解毒,清肝明目。

【適用】急性結膜炎、流行性角膜結膜炎等。

【注意】胃寒者不宜多飲。

胡連茶調散

【來源】《濟急仙方》。

【材料】胡黃連不拘量,綠茶適量。

【做法】將胡黃連研為末,用茶葉煎汁,調和藥末成糊狀即可。

【用法】外敷於手足心。

【功效】清熱瀉火,涼血燥濕。

【適用】小兒目赤、紅腫等的輔助治療。現代醫學之急性結膜炎、假膜性結膜炎屬於本病範圍。

二、中耳炎

黃柏蒼耳茶

【材料】黃柏9克,蒼耳10克,綠茶3克。

【做法】上述各味共研粗末,加入適量沸水衝泡10分鍾或稍煎煮即可。

【用法】每日1劑,分2次飲服。

【功效】清熱解毒。

【適用】中耳炎。

平肝清熱茶

【來源】《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材料】龍膽草、醋柴胡、川芎各1.8克,甘菊花、生地各3克。

【做法】上述各味共研粗末,加水適量煎湯或用沸水衝泡。

【用法】不拘時代茶飲用,每日1~2劑。

【功效】清熱瀉火。

【適用】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桑菊茶

【材料】茶葉6克,桑葉、菊花各10克。

【做法】上述各味加入適量水煎煮。

【用法】代茶飲用。

【功效】清肝平肝,瀉熱涼血。

【適用】中耳炎。

三、鼻炎、鼻竇炎

玉蘭花茶

【材料】玉蘭花蕾6克。

【做法】將玉蘭花蕾洗淨,置杯中,衝入沸水,加蓋悶泡15分鍾即可。

【用法】代茶飲用,可加水續泡2次。

【功效】通竅,祛頭風。

【適用】急慢性鼻炎,鼻竇炎,血管痙攣性頭痛等。

【注意】孕婦忌服。

四、扁桃體炎

黃芩金花茶

【材料】茶葉、金銀花、黃芩葉各3克。

【做法】上述各味以沸水衝泡20分鍾即可。

【用法】代茶服飲。

【功效】清熱解毒。

【適用】風熱乳蛾有實熱者。症見咽部灼熱疼痛,吞咽困難,喉核(單側或雙側)紅腫,時有發熱惡寒,或頭痛,肢體倦怠,骨節疼痛,舌邊微紅,苔白或兼黃,脈浮數。

石斛桔梗茶

【材料】金蓮花5克,石斛10克,桔梗7克,甘草、龍井茶各3克。

【做法】上述各味加入適量沸水,加蓋悶泡15分鍾即可。

【用法】代茶服飲,並漱口。每日1劑。

【功效】清熱解毒,養陰生津,化痰止咳。

【適用】預防扁桃體炎急性發作。

五、咽炎

銀甘茶

【材料】金銀花、甘草各5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金銀花、甘草用適量水浸片刻,入沙鍋中煎煮10分鍾,加入冰糖攪勻即可。

【用法】代茶飲用,待飲至1/3時,加水再飲。每日1劑。

【功效】清熱解毒,和中緩急。

【適用】急慢性咽喉炎、夏季皮膚易生癤痱者。

麥門冬茶

【材料】麥門冬15克,冰糖適量。

【做法】先將麥門冬用水洗去浮灰,再用適量沸水浸泡30分鍾,最好用保溫杯,使其有效成分更易浸出。

【用法】代茶頻飲,可加水續泡。每日1劑。

【功效】滋陰潤肺,清心除煩。

【適用】慢性支氣管炎、咽喉炎等。

【注意】大便常稀者不宜多用。

菊花茶

【材料】鮮茶葉、鮮菊花各30克。

【做法】上述2味撕碎,共搗汁,用涼開水30~60毫升衝和。

【用法】不拘時冷飲,每日1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