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昆侖(2 / 2)

“但此處夏季濕熱,冬季嚴寒,難以履涉,蘆葦茂密,無複途徑,若想來此經商必要有些途徑和本事才行。”

“你是在向我敘述你這些年來經商不易,還是想告訴我自己一人初來乍到不良於行?”西岫岩終於從她沉默不言中醒來,不過她口中雖然滿是諷刺,但心中卻暗道昆侖山,自古便是充滿了神秘莫測的地方,據說其中蘊含著很多不為人知的人物和門派,但因地域廣闊,而且常年山頂積雪不融,天氣變化莫測無常,導致無人能夠完全探尋其內,莫非她要找的人就在昆侖山中?怎麼來時沒有聽說尼雅這樣的位置,竟將這個地方忽略了。

“不是,席姑娘不要誤會,旅途寂寞,隻有你我二人同行,若不再說些什麼豈不是太過清冷,和一個人行走又有什麼不同呢!既然席姑娘是第一次來,又不願接受我的幫助尋親,我也算稍稍了解那裏的風土民情,自然責無旁貸先為姑娘介紹一番,或許姑娘能夠找到什麼有用之處,那也算報答姑娘一二了。”王舒似乎對於她的突然發聲感到很是欣喜,語帶笑意忙解釋道,隻是卻因為說話過多而嗓音嘶啞。

“那你說完了?”西岫岩本意是想從他口中套出些什麼關於昆侖山的事情甚至傳聞也好,總歸有些東西可以參考,畢竟傳聞也未必就是假的,可不止為何張口卻令人聽起來更像是厭煩。

王舒卻不理會她的厭煩,自顧自接著道“席姑娘還有什麼想知道的不妨說出來,或許我能知道,別的不說,這條路我這麼多年來跑了不下百趟,畢竟還是有些經驗的。”

西岫岩似乎聽出了什麼不對,聞言蹙眉看向他,卻見後者不像是誇口或者有什麼企圖,便暗道是自己多心,但卻無法直言相問昆侖山的事情,經商之人心思百轉千回,恐怕剛剛問出他便能猜到自己的目的了。

正思慮間抬頭遠眺,隻見群山巍峨,直聳入雲,那接近雲端白皚皚的雪和蒼勁的走勢,令西岫岩不禁心頭一顫,口中道“那可是你所說的昆侖?”

王舒順著她的目光看去,語氣中帶了幾絲敬畏之意“正是萬祖之山——昆侖!”

“真美!”西岫岩口中稱讚,心神卻受到震撼,仿佛那是什麼古老的神秘之境,已經等候她多年,仿佛那裏是她要征服之地,正向她打開了大門迎接她的到來,這種奇異的感覺無法形容,是她從來沒有經曆過的事情,就好像是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一般,是孤獨的旅客終於達到了歸處。“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①!”

“此乃我大成龍脈之所在,縱橫數百裏,雄壯威武,站其上有一覽眾山小之感,胸懷廣闊,氣壯山河!”王舒說道此處亦不由得激動起來,但看西岫岩那雙丹鳳眸眨也不眨的望著昆侖山之處,仿佛有許多話要說,情緒卻又冷靜下來,回憶了一下過往所讀過的史書道。

“我記得在那個奇聞雜談的書裏看過,說昆侖是‘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有神,人麵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②

又有另一說‘海內昆侖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侖之虛,方八百裏,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而有九井,以玉為檻。麵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際,非仁羿莫能上岡之岩。’③

據這山下人說昆侖虛高一萬一千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山又疊疊重重的有九層。山中有土螻,喜歡吃人。土螻生有四隻角,安靜時像隻大山羊。山上另有一種名叫沙棠的樹,形狀同棠樹相似,黃色花朵,紅色果實,果實的味道像李子,但沒有核。沙棠可以用來防禦水災,如果吃了它的果實就不會淹死。山中的薲草④形狀像葵,味道像蔥味,吃了它可以解除疲勞。。。”王舒款款而談,完全沒有注意到西岫岩一直看向遠方的眼神漸漸發生了變化。

注:①出自唐朝詩人李白《清平調詞三首》。

②出自《山海經?大荒西經》

③出自《山海經?海內西經》

④薲草:薲 pín 古同“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