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過敏性鼻炎、鼻竇炎
(1)食療偏方蔥白大棗雞肉粥:大棗10枚,蔥白5段,雞肉100克,香菜、生薑各10克,粳米100克,食鹽適量。將粳米、雞肉、生薑、大棗共煮,待粥將熟時加入食鹽、蔥白、香菜調味食用,每日1次。適合風寒型鼻炎。神仙粥:生薑6克,連須蔥白6根(切段),糯米60克,米醋10毫升。將糯米與生薑同煮,待粥將熟時加入蔥白,最後加入米醋,稍煮即可。適合風寒型鼻炎。蓯蓉金櫻羊肉粥:肉蓯蓉、金櫻子各15克,精羊肉、粳米各100克,食鹽少許,蔥白2根,生薑3片。將肉蓯蓉、金櫻子加水適量,煎煮取汁,用此汁液與羊肉、粳米共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食鹽、蔥白、生薑即可。適合腎虛型鼻炎,有益氣固表、溫補脾腎的作用。鱔魚煲豬腎:黃鱔(切段)250克,豬腎100克,生薑3片,加水入瓦罐共煲熟,調味食用。適合腎虛型鼻炎,有益氣固表、溫腎健脾的作用,春季服用較好。菊花粥:菊花、桑葉各15克,粳米60克。將菊花、桑葉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放入粳米煮粥服用,每日1次。適用於頭漲痛、流膿涕及嗅覺功能障礙者。這個食療方在夏天用得尤其多,因其不但可以治鼻炎,而且可以清火。
(2)泡茶偏方菊花10克,梔子花10克,薄荷3克,蔥白3克,蜂蜜適量。將上述藥物用沸水衝泡,取汁加蜂蜜調勻。代茶頻飲,每日1劑,連用3~5日。適用於急性鼻炎。蔥須20克,薄荷6克,蔓荊子15克。上述藥物加水煎,取汁即可。代茶飲用,每日1劑。適用於急、慢性鼻炎。生薑9克,大棗9克,紅糖70克。上述藥物加水煎,取汁即可。代茶飲用,每日1劑,連用3~5日。適用於急性鼻炎。蒼耳子茶:蒼耳子12克,白及9克,蔥白13根,茶葉12克。用沸水衝泡成茶飲服。有抗菌、通鼻功效。辛夷花茶:辛夷花2克,蘇葉6克。用沸水衝泡當茶飲。有抗菌、通鼻功效。鮮枸杞根90~120克,甘草9~12克。水煎。代茶飲,連用1個月。適用於慢性鼻炎。
(3)其他偏方炮薑10克,炙甘草20克。上述藥物加水煎,取汁即可。早、晚分服,每日1劑。適用於急性鼻炎。
蔥適量。將蔥搗爛取汁。每晚用藥棉蘸蔥汁,輪流塞鼻內。白芷30克,薄荷、辛夷各15克,炒蒼耳子7.5克。共為細末。每次6克,飯前用蔥湯或涼開水送服。適用於慢性鼻炎。
龍骨粉、白芷粉各20克,辛夷花粉30克,冰片3~5克,撲爾敏80毫克。共研為細末,裝瓶備用。用時先用硼酸粉洗淨鼻腔,再用消毒棉球蘸此粉末塗鼻腔患部,每日2~3次,愈後停藥。適用於慢性鼻炎。
荊芥、百合、黃芪、雞血藤、蒼耳子各10克,辛夷6克,細辛3克。水煎服。適用於慢性鼻炎。
蘇葉、蔥白、生薑各10克。水煎服。適用於慢性鼻炎。絲瓜根、瘦豬肉各適量。取曬幹的絲瓜根研成粉,與瘦豬肉拌和,做成肉丸煮熟。連服半個月見效。適用於慢性鼻炎。
桑葉、玄參各12克,菊花、桔梗、辛夷各10克,黃芩、杏仁各6克,生石膏20克。水煎服。適用於慢性鼻炎。
辛夷、蒼耳子各9克(包煎)。水煎成汁,加入蔥汁少許。滴鼻,每日3~5次。適用於慢性鼻炎。
蒼耳子30~40個,輕輕捶破,放入小鍋內,加入芝麻油50克,文火煎炸蒼耳子,待蒼耳子炸枯時,濾取藥油裝入清潔瓶內備用。用時以消毒小棉球蘸藥油少許塗於鼻腔內,每日2~3次,2周為一療程。注意:藥油塗入鼻腔時,應盡量塗進鼻腔深部。使用本法應持之以恒,盡量不要間斷,治愈為止。上等龍井茶30克,川黃柏6克,共研細末,以少許藥粉嗅入鼻內,每日多次。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排膿之功效。主治鼻竇炎、鼻塞伴膿性分泌物自覺鼻臭等症。兒茶適量,研為細末,吹鼻,每日3次。具有清熱化痰、消腫排膿之功效。主治鼻竇炎流膿者。苦葫蘆子30克,搗碎並置於淨瓶中,以150毫升好酒浸之,1周後開封,去渣備用。用時取少許滴入鼻中,每日4次。可通竅。主治鼻塞、眼目昏痛等。
老幹絲瓜末方:老幹絲瓜2條,燒灰研末保存。每次服15克,每日早晨用開水送服。可化瘀、解毒。主治鼻竇炎流臭鼻涕者。蜂巢1片,經常嚼食之,10分鍾左右吐渣,每日2~3次。主治過敏性鼻炎、鼻竇炎。不可嚼食過量,有小毒。辛夷花15克,雞蛋2枚。辛夷花、雞蛋加水適量同煮,蛋熟後去殼再煮片刻即可,飲湯吃蛋。每日1次,連服1周。可解毒、消炎。主治慢性鼻竇炎、各種鼻炎。芝麻油適量,每側鼻腔滴2滴,每日2次。具有潤燥、清熱、消腫之功效。主治萎縮性鼻炎、鼻炎秋季發作幹燥難受者。鮮大薊根60克,雞蛋3枚。加水同煮至蛋熟即可。每日1次,連服1周。具有潤肺解毒、育陰止血之功效。主治由肺經伏火引起的鼻竇炎、鼻出血等。
米醋適量,雞蛋1枚。將雞蛋打碎,去黃留蛋清在蛋殼內,注入醋,放在一個預先備好的鐵絲架上。置火上煮至微沸,取下放涼,再置火上煮微沸,如此3次,趁熱服之。可散瘀消腫、潤燥生津。主治由肺經鬱熱所引起的咽痛、鼻瘡、幹嘔、頭痛。
辛夷豆腐湯:辛夷(包煎)15克,豆腐250克,同煮,喝湯吃豆腐,每日1次。適用於鼻塞、頭漲痛、流涕者。大棗蒼耳湯:大棗10枚,蒼耳子9克,同煮,飲湯食棗。大蔥半夏膏:大蔥10克,半夏6克,冰片少許。將半夏烘幹,研為細末、過篩,和大蔥共搗成膏泥狀,加入冰片調勻。取少量用紗布包裹塞鼻中,左右兩側交替使用30分鍾後拿掉,每日2~3次。適用於鼻塞者。
2.過敏性哮喘
(1)食療偏方
人參核桃飲:取人參(切片)6克、核桃肉3個一並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用急火煮沸後,使用文火熬煮1小時即成,可代茶飲用。具有滋陰養腎的效果,適用於腎虛型哮喘。
黑木耳粥:將黑木耳5克放入溫水中泡發,擇去蒂,除去雜質,撕成數瓣後放入鍋內。另將淘洗幹淨的粳米100克、大棗50克一並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用急火煮沸後,使用文火燉熬至黑木耳爛熟,並加入適量冰糖即可,分三餐服完。具有補腎潤肺的效果,適用於肺腎兩虛的哮喘。
甲魚貝母湯:將一隻甲魚殺後洗淨,在甲魚腹內加入貝母10克,以及鹽、料酒、蔥、薑、味精少許,然後放入蒸缽內,用文火蒸爛,取出後分兩餐服完。具有滋陰補肺的效果,適用於肺虛型哮喘。
八寶雞:取約1.5千克母雞1隻,去毛洗淨,把已泡漲的糯米60克、蓮子20克、薏苡仁30克、芡實30克、蝦仁5克、豌豆75克、香菇20克(切丁)、火腿30克(切丁),以及鹽和調料適量,拌勻後放入雞腹內,切口處用線縫合,隔水蒸2小時,熟爛即可,分三餐或四餐服完。具有健脾祛濕的效果,適用於脾虛型哮喘。
(2)其他偏方
靈芝、蘇葉各6克,半夏4.5克,厚樸3克,茯苓9克。水煎加冰糖服。白果仁10克,砂糖、蜂蜜適量。將白果仁炒去殼,加水煮熟,加入紅糖或蜂蜜,連續服食。適用於緩解期的小兒過敏性哮喘。
芝麻油50克,蘆薈30克,秋季產出的鴨蛋1個。將芝麻油加熱至沸,把蘆薈切成細片,放入滾開的油中,炒至微黑色,然後將鴨蛋打碎,倒入鍋中炒熟。一次吃完,每天1次,30天為一個療程。
3.接觸性皮炎
(1)食療偏方
山楂肉丁:紅花10克,油炸後去渣,入豬瘦肉250克煸炒,再入作料、山楂30克同炒至熟。佐餐,隨量食。活血散瘀,滋陰潤燥,主治瘀血阻絡型接觸性皮炎。
馬齒莧飲:鮮馬齒莧250克,加適量水煎熬2次,濾汁混合,加紅糖適量調味。早、晚各1次分服,每日1劑。祛風除濕。(注:孕婦忌服。)
百合湯:百合、玉竹、天花粉各15克,北沙參10克,山楂9克,加水適量煮取汁。每日1劑,代茶飲。養陰清熱,涼血解毒,主治陰虛血熱型接觸性皮炎。
紅糖藕片:鮮藕片300克,入沸水中焯過,加紅糖10克調味拌勻。佐餐,隨量食。益氣活血,散瘀通絡,主治瘀血內阻型接觸性皮炎。
國老膏:甘草5千克,切段,入鍋加淨水適量,煎6~7小時後過濾,取汁後再濃縮收膏成1.5千克,然後用蜂蜜1.5升調勻,貯瓶。每日6~10克,每日2次,沸水衝服,5~7日為一療程。清熱解毒,祛瘀消腫,調和氣血,主治氣血不和,餘毒未清型接觸性皮炎。
韭菜煎:鮮韭菜50克,切小段入鍋,加清水600毫升煎煮取汁。每日1劑,分2次溫服。解毒,利濕,止癢,主治濕毒較盛型接觸性皮炎。
荸薺清涼飲:荸薺200克,去皮,切碎攪汁。鮮薄荷葉10克,加白糖10克搗爛,入荸薺汁中,加水至200毫升。每日1劑,頓服。涼血祛風,主治血熱生風型接觸性皮炎。
清炒菜:鮮菊花、金銀花各10克,加水適量,煎煮取汁15~20毫升,熱油鍋將青菜400克炒熟,把藥汁淋菜上調味。佐餐,隨食量。清熱涼血,祛風止癢,主治風熱外襲型接觸性皮炎。
花生赤豆棗蒜湯:花生仁90克,赤小豆、大棗各60克,大蒜30克。以上諸物加水共煎湯。早、晚分服。益氣養血,除濕解毒。
金針瓜絡蚌肉湯:蚌肉30克,金針菜15克,絲瓜絡10克,大蒜30克。加水適量煎湯,加食鹽調味。飲湯吃肉,每日1次,連用10日。益氣養陰,清熱通絡。
魚腥豆帶湯:綠豆30克,海帶20克,魚腥草15克。加水煎湯,去魚腥草,加適量白糖調味。飲湯食豆海帶,每日1次,連服7日。清熱解毒。
綠豆百合薏米粥:薏苡仁20克,綠豆25克,鮮百合100克。將百合掰成瓣,去內膜,綠豆、薏苡仁加水煎至五成熟後加入百合,用文火熬粥,加白糖調味。每日1~2次食用。養陰清熱,除濕解毒。
莧菜菜湯:馬齒莧、生莧菜各30克,加水煎煮,取汁。服飲,每日1次。清熱除濕,涼血解毒。土茯苓大棗煎:大棗、土茯苓各30克,加水煎湯。飲湯,每日2次。清熱解毒涼血。
荷葉粥:鮮荷葉20克,粳米200克。將荷葉先煮20分鍾,去渣後放入粳米煮粥。早、晚隨量服食,清熱泄濁。
藕節湯:藕節30克,加水煎煮取汁。飲湯,每日2次,可連用7~10日。清瀉肺熱,涼血化瘀。芹菜豆腐:芹菜20克,豆腐30克。把芹菜洗淨粉碎,與豆腐共同煮熟,加食鹽調味服食。每日1次。清熱潤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