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兄弟仨(1 / 3)

第二天是小年,李尚一大早就起來了,在一家人吃早飯時,說中飯不回家吃,要去看王老師。飯後,用軍包裝了10個鴨蛋10個雞蛋就準備出門。李父叫他等一下,從碗櫃中拎出一瓶南浦大曲酒來,交給兒子送給老師。

王老師叫王國勝,已經快70歲了,但看上去隻有四十來歲的樣子,早已退休在家享清閑。王老師是李尚小學時的體育老師,據說是FJ南少林的俗家弟子,李尚的羅漢功便是他傳授的。王老師終生未娶妻室,據說是他從小苦練童子功造成的,但凡懂功夫的人都明白,一般的功夫,不管你怎樣練,也不管你練到什麼層次,子孫袋是不能受傷的,臨陣拚搏之際,胯檔如果中了招,不死即殘。隻有練了童子功的,子孫袋在運功時縮在了身體內,而男根是一遇外力便收縮變小。據說練過這種童子功的人不能房事,所以如果娶了老婆也是讓人家守活寡。當然,這些都不是王老師親口講的,隻是一些街談巷論。身為學生加愛徒,也不可能親口去詢問,做到不問不傳才是本份,因為王老師十分疼愛李尚,曾經告訴過他:他是娶過妻子的,隻是沒有兒女,因為其它原因,妻子一直居住在鄉下老家。

王老師一直住在學校的小單間宿舍裏,這時學校已經放了寒假,城裏不比鄉下,也沒有農忙放假這一說,小操場上有二位年輕人正在王老師的指點下揮著木刀在練羅漢刀。那時沒有鐵質的武術器材,就是這木刀也隻能自己動手用木板削成。

李尚站在王老師身前恭敬的鞠了一躬,老師笑著問了李尚家長輩的安好,責怪李尚來看望一下老師就行了,不必帶什麼禮物。場上二位舞刀的小青年也收勢圍過來,兩人都很壯實,稍高點的叫曾凡,另外一位叫吳銘,都是李尚的小學同學,不過初中沒在一個學校。李尚也有很長時間沒見過他們。但知道曾凡在南浦的白馬區插隊,吳銘在巫鹹縣插隊。三人當初是王老師眾多學生之一,三人學得苦也練得好,所以私下稱李尚為大師兄,曾凡為二師兄,吳銘自然是三師弟了。當然,這不是王老師的意思,因為王老師教的學生太多了,也從來沒有排過位置。隻是這三人在王老師眾多學生中的功夫也算得翹楚,私下按功夫的高低排了位置。李尚除了身材比他倆高點,功夫可以說高他們一大截,年紀卻是還比倆人小幾個月。當下這兩位師弟嚷著要大師兄露一小手。在老師微笑顎首後,接過吳銘遞過來的木刀,雙手持刀一個抱拳,走了一套羅漢刀法。這套刀法由李尚演來,可以說如同猛龍出水翻江倒海般的殺氣騰騰,贏得二位師弟的陣陣喝彩,王老師也是點了幾次頭的。

王老師真正的徒弟並不多,大師兄叫劉金山,隻不過後來在****中成了造反派頭子,很是幹了一些為人不齒的事情,從此之後王老師再也不談徒弟的事情。

稍事歇息,李尚又在王老師麵前修習了羅漢功夫,在運氣到第十三節時,王老師的臉色沉了下來,眉頭也皺了起來,隨著十八節功法修習完,眉頭更是皺成了一團。李尚收功後,王老師走到他身前身後打量著,還伸出右手拍了拍他的短寸平頭,說道:“我發現你剛才頭頂隱隱有白氣飄升,似有神元外泄的異象。莫不是你遇到過什麼異常的情況?”李尚見老師這等臉色問話,生怕有啥副作用在身上發生,一時間心裏很慌亂,忙把曾經從幾十米高的山岩上掉入水中的情況簡單的說了一下。不過沒講是掉在山岩腹中,更不敢說起曾經神遊龍宮的奇遇,這驚世駭俗匪夷所思的怪事如果輕易亂講,聽的人肯定認為你在吹牛。

“哦.。。我明白了,幸虧你娃兒是用了心在練功,撿了一條小命。也算機緣巧合,撞開了神元穴。我現在傳你三節輔助功,分別是頭功、心功、頸功,如果你練成這三節輔功,修為將遠遠超過老師。”李尚不敢超過老師,慌忙稱“不敢”。

王老師笑著說:“你娃兒慌啥嘛,老師沒有你的機緣,不能練這三節輔功。你有這種機遇,老師高興還來不及呢!今後不管你練到什麼境界,也還是我的學生嘛,青出於藍勝於藍,如果大家總是不敢學生超過老師,這社會不是早就回到了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

當下曾、吳兩人也要學這三節輔功,王老師告訴他倆,可以掌握這輔功的招式和運氣方法,但不可盲目練習,否則不死即殘。這話把兩人嚇個半死,連掌握要領也不想學了。李尚記牢了這三節輔功的修習方法,師徒四人又聊了一陣天,已經到了中飯時間,當時糧食是定額配給,社會風氣是不吃請也不請吃,當然逢年過節走親戚和紅白事親朋好友隨禮是另一碼事。所以李尚三人也不準備留在老師家吃飯。

向老師告別時,許是老師聽到一些風言風語,語重心長的對李尚說:“插隊落戶的知青,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為了調回城才下去的,但不能掛在嘴上。凡事不可強出頭,槍打出頭鳥也算一條真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