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植物不施肥,隻要澆水,還能繼續生長很長的時間;一個人隻要有水喝,10多天不吃飯也不會死。植物停止了供水,在炎熱的1:季用不了幾天就會死亡;人如停止供水,用不了3天就會死仁,水為什麼如此重要?
僅從人來看。人體構成的物質中,水占2/3。血液、淋巴液、組織液、腺體的分泌物中,基本上都是水,肌肉中含水達70%以上,骨骼中還含有20%的水。
水在人體組織中占著相當大的比例,然而它不能像食物那樣給人提供能量。但是沒有水,生命的一切活動都無法進行。
人要進食,如果沒有水東西就無法吃,無論做飯做菜都儒要水。
當你吃飯時,口腔裏就分泌唾液,腸胃裏又分泌各種消化液,它們基本上都是水。
被消化的食物變成各種營養物質,它們隻有在水的環境中才能被吸收進入血液,再由血液輸送到身體各組織細胞中去。
人體內的新陳代謝產物,要排出體外,也要水參加。因此,人從飲食中得到的水,要和排出體外的水保持平衡。
由此看來,水是生命之水。沒有水,生命的一切活動都不能進行,沒有水也就沒有了生命。
噪聲汙染
人們在生活壞境中,總是伴隨著各種聲音。如果,你置身在一個沒有任何聲音的屋子裏,不久你就會產生一種孤獨的感覺,漸漸會使你煩躁不安,甚至會失去理智。
因為人就生活在聲音的海洋裏,一旦沒有了聲音,人就不能生活,
聲眘可以消除疲勞。如自然界中鳥雀的啼鳴聲、流水的潺潺聲、樹葉的簌簌聲、昆蟲的鳴叫聲,所了令人心曠神怡。在人為的聲音中,人們最喜愛的當然是音樂了。音樂能使人心情舒暢、精神振奮、熱愛生活,還有醫療作用,促進入體健康。
但是在人們的生活環境中,並不都是悅耳的聲音,還有許多噪聲,刺激著人們的聽覺神經。
一提起噪聲,人們總是想到,尖硬的金屬劃玻璃時發出的聲音、汽車急刹車聲、金屬的撞擊聲,拖拉機的突突聲,怪叫聲、刹掐聲、車輛的隆隆聲、汽聲喇叭的鳴叫聲……亳無疑問它們都是令人煩惱的噪聲。
但是從環境保護的觀點來看,凡是人們討厭的聲音,都可以稱為噪聲。
你一定會有這種經驗,在你學習、勞動之後聽聽音樂,精神會輕鬆偷快,是精神上的一種享受。而當你芷在冥思苦想,又得不到答案時,或對一個剛下了夜班正酣睡的人來禪,音樂也是噪聲,會使你煩惱,氣憤。顯然噪聲同人當時的心理和生理狀態有關。
噪聲雖然不像廢水、廢氣、廢渣那樣,把有害物質帶進人體,但是它卻在摧殘著人們的健康。
在噪聲長期刺激下,會使人頭痛、頭暈、耳鳴、記憶力衰退,失去理智、全身無力等,神經衰弱症狀。
在噪聲長期刺激下,會使人心率過速,血壓升高、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過高,引起冠心病和動脈硬化。噪聲會形成腸胃分泌異常,引起腸胃病。噪聲還會影響視覺功能。以及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而又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公害。它是噪聲汙染。
怎樣衡量噪聲的大小呢?
衡量聲音大小的單位叫分貝。人們剛能聽到的聲音大約在10分貝以下;手表的噠噠聲約20分貝;一般人的說話聲約為60分貝;公共汽車聲為80分貝;電視機聲可達85分貝,廠電鋸聲約為110分貝;噴氣式飛機掠過上空,產生的噪聲為150分貝。
當噪聲超過105分貝時,人的聽覺器官會受到急性損傷。如果在強噪聲中工作久了,會造成聽力下降,甚至造成永久性耳聾。
為了保護人體健康,人們應該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中工作、生活、學習和休息。居住環境以白天噪聲不超過45分貝,夜晚不超過35分貝為好,否則就得不到很好的休息。
鱷魚
鱷魚屬爬行類,它的種類很多,有恒河鍔、暹羅鱷、短嘴鱷、古巴鱷、澳鱷、眼鏡鱷、西鱷、尼羅河鱷、尖鼻鱷、揚子鱷等等。
鱷魚多生活在熱帶的江河中,它們可以爬到陸地上來,也可以在水中生活。鱷魚在陸上能以每小時12千米的速度追逐獵物,平時它潛伏在水底,能夠看見水麵及沿岸的東西,它發現獵物時,就悄悄地在水底潛行接近獵物,突然浮上水麵用大嘴把獵物拖下水去,如獵物站在岸邊,它會甩起強有力的尾巴,把獵物掃入水中,然後用嘴拖入水中,動作非常迅速有力。鱷魚除了大象和河馬以外,它都敢襲擊,鱷魚可吃的東西很多,地上走的,水裏遊的,天上飛的無所不吃,也襲擊人。
鱷魚每次吃飽,可以幾個月不吃東西。鱷魚生長很慢,30年僅長到1米左右,年齡越大身體越長,人們可以看到五六米長的鱷魚,最大的灣鱷身長可達10米。鱷魚的壽命在20~300年之間。
鱷魚繁殖是產卵,母鱷在岸上選擇一塊鬆軟的地麵,挖一個坑,把卵產在坑裏,再用土把卵蓋好,母鱷趴在卵穴上守護著卵,它不吃不喝,約3個月小鱷才出世。剛孵出的小鱷十分弱小,母鱷怕小鱷受到其它動物的傷害,用牙輕輕地叼住小鱷,把它拋起來,用嘴接住,將它們一個個藏進口腔深處,然後把它們帶到安全的水裏去。有些人誤認為是母鱷吃自己的小鱷,其實母鱷采取的是保護措施。
科學家最近發現鱷魚的性別,不是由卵決定的,而是由卵在孵化時的溫度決定。如美國密西西比河的鱷魚,在30。0肘,孵化出的小鱷魚的性別是雌雄各半,溫度在30度以下,孵出的小鱷魚全是雌性;溫度在34度以上,孵出的小鱷全是雄性。
人們經常看到鱷魚趴在地上,張著血盆大口曬太陽,這是由於鱷魚生理上不能調節體溫,而是靠嘴內曬太陽來提高體溫,如果出現連陰多雨的天氣,鱷魚的行動就變得遲緩。鱷魚不像哺乳類和鳥類那樣,是靠經常吃食來維持體溫,所以,鱷魚長時間的絕食也可以度過。
人們發現尼羅河鱷魚和千鳥十分友好。千鳥總是在鱷魚身上跳來跳去,啄個不停,原來它是啄食鱷魚身上的小蟲。千鳥還常飛進鱷魚張開的大嘴裏,啄食轉魚嘴裏的水蛭,或口腔中的食物殘渣,有時鱷魚把大嘴閉上,但它不會把千鳥嚥下肚去,也不會咬傷千鳥,隻要千鳥輕叩鱷魚的上下顎,它就會張開嘴,讓千鳥飛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