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的絕技

蝙蝠看東西和追捕飛蟲,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它從喉部發出的超聲波,和能收到回聲的耳朵以及能飛行的冀膜。蝙蝠雖然有一雙小圓眼睛,但視力很差。為了證實這一點,科學家把蝙蝠雙眼遮住,在屋裏掛了許多細線,然後放蝙蝠在屋裏飛,蝙蝠在屋裏飛來飛去,在線間穿來穿去,既不會碰著懸掛的線,也不會撞在牆上。

科學家還發現瞎蝙蝠夜間能追捕到飛蟲,還能準確地判斷出物體的性質、位置和形狀。科學家把同樣大小的蟲子與金屬混在一起,拋向空中,瞎蝙蝠卻去捉蟲子,不去碰金屬。

蝙蝠是怎樣靠超聲波探路和追捕飛蟲?蝙蝠在飛行時,從喉部發出超聲波,通過口和鼻傳出去,超聲波遇到物體,就會反射回去,蝙蝠的耳朵能聽到回聲,它的翼膜能感受到從四麵八方傳來的回聲,並能準確地判斷出物體的性質和距離,立刻做出反應,是障礙物就躲避,是飛蟲就捕捉。

蝙蝠的聽覺器官不僅敏銳,而且抗幹擾的能力特別強,成百上千的蝙蝠在一起亂飛捕捉飛蟲,雖然都發出聲音,它們卻能不受別的蝙蝠聲音的幹擾,接收到自己發出的超聲波回聲,捉到自己的獵物,避開互相碰撞。

熱帶的食魚蝠更令人叫絕,它飛過水麵時,向水中發出超聲波,如果水中有魚,魚體就會反射回聲波,食魚蝠就飛身入水捉魚。

蝙蟢的模樣長得很怪,它的頭和身像老鼠,前肢除第一趾外,長得又細又長。趾間,以及前肢和後胺之間有一層翼膜,後肢之間通常也有翼膜,這就是蝙蝠飛行的翅膀,也是蝙蝠的回聲接受器。

蝙蝠的翅膀比它的身軀大兩倍多。它睡覺的姿勢與眾不同。把它長大的翅膀折在一起,緊貼在身體兩側,用兩隻前肢的爪抓住物體,頭朝下的倒掛著。

科學家認為蝙蝠之間有自己通用的語言,大致可以分為五類:攻擊信號、還擊信號、和解信號、友情信號和抗議信號。用以表達蝙蝠的喜、怒、哀、樂的情感,這些信號成為了蝙蝠群的行為標準。

在拉丁美洲有兩種吸血蝠,它們體型都小,大的不足10厘米,小的隻有5厘米左右。它們專門吸哺乳動物和鳥類的血。

吸血蝠吻短如錐,它的牙齒長而尖,上門齒呈三角狀,特別鋒利,還長著一個細長便於吸吮血的舌頭。

夜晚,當動物睡熟時,它用尖齒輕輕咬一小孔,然後用舌頭迅速地吸血,被咬者不易發覺。吸血蝠十分貪婪,有時吸的血超過它體重的兩倍,人們稱它們為吸血鬼。

吸血蝠吸血過程中,能傳染許多疾病,危害人和牲畜,是一種害獸,應該消滅它們。

貓發現了碘

貓發現了碘這個化學元素,這話聽起來似乎不可信,但是這可是真的。

為了說明貓是怎樣發現碘,宓須先介紹一下貓的圭人。貓的主人名叫庫爾特瓦,他是19世紀法國的一個火藥製造商。當時是利用硝酸鉀、硫磺和碳粉製造黑色火藥。

庫爾特瓦為了製造黑色火藥,他把海藻燒成灰,從水溶液中提取出氯化鉀,然後用硝石和氯化鉀產生硝酸鉀,再把硝酸鉀、硫磺和碳粉合在一起就製造成了黑色火藥。

庫爾特瓦在燒成灰的藻類水溶液中,提取出氯化鉀之後,他想海藻灰的水溶液中還有什麼成分。

這一天,庫爾特瓦正在實驗室的工作台上吃早飯,一隻小貓趴在他的肩上,小貓在肩上呆膩了,一下跳向工作台,由於小貓跳得不利索,碰倒了硫酸瓶子,硫酸正好流進了裝著海藻灰的水溶液裏。突然,奇跡出現了,從溶液中升起一股紫色的雲煙,伴隨著一股難聞的怪味後,附近的物體上凝結了紫色的晶體。

庫爾特瓦不知道這紫色的晶體是什麼,他請科學家們鑒定,他們說這是一種新元素,化學家把它命名為碘。

碘是貓發現的?正確地說,碘是庫爾特瓦發現的。他的小貓無意識地碰翻了硫酸瓶,給庫爾特瓦造成了偶然發現碘的機會。

眼鏡蛇舞蹈之謎

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以及北非一些國家的街頭,常會看見頭纏著白布,身上穿著彩衣,席地而坐的耍蛇人,他們用短笛吹出優美動人的樂曲,身體隨著笛聲的節奏左右搖擺著,然後從筐子裏放出眼鏡蛇來。

眼鏡蛇看到吹笛人,慢慢地將頭和前半身挺立起來,兩眼緊緊地盯著吹笛人。同時蛇頭下邊的頸部向兩側脹開變大,看上去活像戴著一副眼鏡,所以叫它眼鏡蛇。

眼鏡蛇隨著吹笛人的晃動,和笛子的節奏,也搖擺著舞起來。

眼鏡蛇真能聽懂音樂而起舞嗎?眼鏡蛇根本聽不懂音樂節奏。眼鏡蛇的習性與其它蛇不同。眼鏡蛇遇到敵情不是馬上向對方進攻,也不馬上逃跑,而是立刻把頭和上半身挺立起來,同時發出“呼呼”聲,準備向對方進攻。由於它看見吹笛人左右榣擺著身體,眼鏡蛇為了防止對方的襲擊,和找到向對方進攻的時機,也就隨著吹笛人的搖擺,及時調整自己的位置,於是也就隨人搖擺起來。它根本聽不懂音樂的旋律,更不是隨聲起舞。這是耍蛇人利用眼鏡蛇的習性特征達到吸引人的目的。

眼鏡蛇可是一種毒性很強的蛇,如不小心被它咬上一口,不及時治療很快就會死亡。

瀕臨滅絕的袋熊

袋熊是世界七的珍稀動物,它像我國的大熊貓那樣,已成為澳大利亞的國寶。澳大利亞是現在世界上唯一有野生袋熊生存的地方,由於人類的狂捕濫殺,許多地方袋熊已經絕跡。為了保護袋熊不至絕種,澳大利亞在昆士蘭東部的耶賓格森林中,建立了自然保護區,還在一些地方設立了人工飼養場。

袋熊長像很怪,它腹下長著袋鼠那樣的育兒腹袋,模樣有點像豬,能像熊那樣用兩條後腿站立著,如熊般的壯實和善於爬樹,像獾那樣會挖洞,是有袋類中的四不像。

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東南部丘陵的森沐中,還生活著極少數的軟毛袋熊,它體長約1米,體重如2,6千克,有一段短粗的尾巴。它的牙齒沒有牙根,一生中隨磨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