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熊腹下有一育兒袋,育兒袋的口朝後開,與袋鼠朝前上方開口方向相反,這樣方便了剛出生的小袋熊能立即安全地進入育兒袋。又能避免袋熊在樹丘活動時被樹枝杈掛著,還便於育兒袋內髒東西自動流到袋外。
袋熊通常在夏末產仔,袋內有乳腺開口,剛生下的幼仔,發育還沒完成,需要在育兒袋內繼續發育半年左右。
袋熊一般雄來獨往,在坡地上掘洞而居,它們用前肢刨土,用後胺撥土掏洞,洞深約10米,有些長達幾十米,洞的大小以自己能通過為準,洞穴有幾個出入口,一旦遇到敵情便於就近逃入洞中。袋熊受到襲擊時,它會像馬那樣用兩條後腿尥蹶子,人們很難把袋熊從洞中拖出來,因為它沒有可以拉拽的長尾巴,皮又厚又滑,如果你手臂伸進洞裏去拽它,它會用背把你手壁向洞壁擠,可以擠斷你手臂。
袋熊是以植物為食,桉樹葉是它的主要食物,也吃一些草和草根,它們從食物中得到的水分已滿足身體需要,就不專門飲水了。
袋熊是夜行性動物,有時白天也出來尋找食物,它們很警覺,一旦遇到危險情況,就立刻逃進洞去。
此外,澳大利亞還有一種生活在按樹上的樹袋熊,當地人稱它考拉,由於它沒有尾巴,又叫它無尾熊。
考拉身體比較小,長得圓頭圓腦,鼻子小而扁很光滑,像是臉上的一個黑點,耳大並向外張開。它的頭,背和四肢的毛為淡黃,灰色到黑色,腹部為白色,剛出生的小考拉,隻有2厘米多長,要在媽媽的育兒袋哺育半年左右,小考拉斷奶後,由於按樹葉硬,小考拉吃不了,這時它就吃母親排出經過半消化的獎便為食。小考拉從育兒袋內出來,趴在媽媽的背上玩,如發現危險就立即鑽進育兒袋內。
考拉白天在樹上睡覺,晚上尋食,它食性很偏,隻吃桉樹葉,一般不再喝水,能適應幹燥的氣候環境。
袋熊形態憨厚可愛,性情溫和,從小養大的袋熊像狗一樣聽話,愛與人接近。
會發電的魚
魚會發電已經不是什麼新聞,在海洋裏,在江河中有500多種魚有電,如電鰩、電鯰、電魟、電鰻、象鼻魚一般帶電魚產生的電壓很低,但是也有一些電魚,產生的電壓很高。
電鰩受到刺激,每秒鍾能放電次,電壓高達70~200伏特。
電鯰放電時的電壓高達359伏。
南美洲電鰻放電時的電壓高達800伏。我們一般的家庭用電,電壓為220伏。電鰻放出的電壓如此之高,可以擊斃大魚、牲畜和人。
電魚是怎樣產生電流的呢?
電魚身體中有帶電細胞組成的發電組織。不同種類電魚的發電器官的位置、形狀和電細胞的數量都不一樣。電鰩的電器官在身體中線兩邊,是腎髒形的。電鰻的電器官則是在尾部脊骨兩側,形狀則是長棱形的,電魚的電就是由它們的電器官產生的。
電魚能通過發出的電流及其反饋信號,判斷出對方的大小,距離和性質,如果是能捕獵的食物,就放電把獵物擊斃,如是敵害就立刻逃跑。
電魚捕食的方法很巧妙。例如,生活在南美洲河流中的電鰻,它身長約2米,體重約20千克。當它發現魚群或娃群時,電鰻就悄悄地遊近它們,然後放出電來電死獵物,再慢慢吞食。
電鰻的肉味特別鮮美,營養豐富,成為當地居民的佳肴。為了捕捉到能放出很高電壓電來的電鰻,當地居民先把牲畜趕到河裏,電鰻就放出電來,不久電鰻的電就消耗掉了,由於電鰻不能很快地產生大量的電,人們這時就可以用網來捕捉它們了。
非洲尼羅河沿岸和西非一些地區,人們利用河流中電鯰能放電,用它放的電治療風濕病,把它作為一種理療工具。
有的電魚放電很有規律,電流方向1分鍾變換一次,人們利用這種電魚放電的規律,製成了時鍾,它是由電魚有規律放電操縱的鍾表,多有趣呀。
順風耳水母
水母,這個名字人們不熟悉,如果說海蜇大家就知道了,這是一種清脆可口的涼菜。
水母,是海洋中最原始的動物之一,屬腔腸動物。它沒有血管、肛門和專門的排泄器官。水母的體形像半球狀,身體的上半部,像一把張開的傘,下半部有8條須,稱它為口腕或觸手,上麵布滿刺細胞,能分泌毒液,是用來捕獲獵物和防禦敵人的武器。當水母捕獲到獵物時,就用細手慢俊地捲著送到口腔裏。
水母的身體90^以上的成分是水,因此,看上去顯得柔軟透明,大多數的水母的顏色為淡藍色,和海水的顏色差不多。
北極霞水母呈粉紅色或藍中透紅,閃著淡綠色的光亮,當它劃動時顯得非常美麗。
水母的種類很多,大小差別很大,一般水母的傘狀體,直徑10~40厘米。霞水母的傘狀體,直徑達2米,傘狀體上垂下來的8條須,長達20~30厘米。
水母沒有眼睛。可是人們發現,當漁船駛近水母,或受到驚擾時,它很快地從海麵沉下去。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水母身上有一些小蝦,當小蝦看到有危險時,就立刻逃避,因此,水母也就知道情況不妙,於是就沉下水去躲避起來。
人們還發現有些小魚和水母十分友好,它們在水母身邊遊來遊去,啄食永母身上的寄生蟲,每當這些小魚發現大魚或其它危險時,小魚就躲到水母的傘狀體下去避難,水母保護著小魚。這些都是動物之間的共棲現象。
水母雖是海洋中的低等動物,它沒有手、腳和眼睛,但是,它卻有著特殊的聽覺,能聽見人耳聽不見的次聲波。海洋中出現風暴、海嘯時,會產生次聲波,次聲波在空氣中和水中傳播的速度比風暴和波浪速度快得多,水母就能聽到次聲波,這預示著幾個~十幾小時以後,風暴即將來臨,水母為了安全,就離開岸邊,向大海遊去。水母能聽到千裏以外風暴產生的次聲波,真是名不虛傳的順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