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當下的年代,頗有些“搞怪”,一個淪桑悠遠卻又飽經憂患與劫難的民族,現在最有影響的文化消費,不是莎士比亞戲劇、雨果與托爾斯泰小說那般的史詩與悲劇式作品;廣為自覺的文化頂禮, 亦不是諸子百家與民國年代諸多大師們高山仰止的身影。一幕幕引起大眾文化狂歡的是―諸多電視頻道裏各種版本的“非誠勿擾”,“快男超女”,“達人秀”,以及隨時世衍變、野草般冒出來的各色網絡但語與手機段子,還有各種頂級“小品”,造型炫目的浩歌勁舞,不惜巨資營造出的一個個流光溢彩、天上人間的盛世氣象……
倘若是前者,還能讓我感覺當下社會的諸多脈象,對於後者,我則很難如吃飽了的鴿子一樣,縱情興奮於當代“文化英雄”與時尚潮人們精心拚貼出的宏麗、歡樂之中。相反,老夫常作大不恭地想:倘若這拚貼出的宏麗與歡樂,能麻木掉曆史深處仍在糾結的痛楚,湮沒去當下油鍋炒豆子一樣迸射開來的矛盾與困惑,並能征服世界的話,那麼,全球恐怕都得進入小品年代了……
毋庸諱言,在最直觀的層麵,更多的國人還會感覺到當下同時又是個“拆遷年代”。
舉國上下,從煌煌大都到偏遠縣城,幾乎無一不在劇烈的拆遷、大興土木之中:亮化綠化工程,青水藍天工程,沿街“平改坡”工程,舊城區改造工程, 中央商務區工程,地鐵工程,高鐵工程,過江隧道工程……據說,當今世界上的建築機械有6成在中國引擎轟鳴,大展雄風。
物質層麵,恨不得天天有著奧運會開幕式般的熱鬧與風光,卻無法在精神層麵給民眾指引方向。1980年代那種銳不可當的改革氣勢,激情燃燒的理想主義精神,幾近消磨殆盡。一度活力四射的中國社會,紛爭與抵梧越來越多。可謂怨惠塞於下,歌舞漫於上。
因此,我對曆史,尤其是那些與我們―俗稱“老三屆”這代人的命運十指連心的曆史,總是淪肌淡髓,難以釋懷。為此,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我頗為自覺地將自己的生存方式與寫作方式,定位於一種漸行漸遠於文壇江湖的“遊走”狀態―
在中國近代以來的曆史與時下鮮活的社會現實間遊走;在人文學科諸多領域的前沿學理與本人的曆史經驗、現實感受間遊走;在公共知識分子的先知先覺與芸芸眾生的悲歡哀樂間遊走。企圖以可感可觸的文字,讓一些可能仍在中國社會進程中表現複雜、微妙、敏感和不容置疑的問題,有更多的人知曉它,思索它。
於是,隨著我的“遊走”,便有了這部時空頗為開闊、 內容涉及幾代中國人生存方式與生命體驗的文選的整體麵貌————
第一卷:《世界大串聯》
本卷主體為《世界大串聯》、《移民美國》,主要內容反映改革開放初期的出國潮及這批新移民在美國的生活體驗。1988年,《世界大串聯》獲得全國108家刊物共同舉辦的《中國潮》報告文學征文優秀作品一等獎。本卷另有《秋天的變奏》、《你的秘密並不秘密》兩篇章,描繪了上世紀八十年代頗為躁動的中年男女們的婚姻、家庭風景。
第二卷:《百年誤讀:二+世紀中國之側影》
本卷輯內粼“湖南農民運動”考》、《南方大山間的小小蘇聯―“蘇維埃運動”側影》等9篇曆史紀實性作品,看後讀者大概會有這樣的印象:對於中國而言,1978年,決非一般裏程碑的意義,它從根本上結束了中國未經宣布卻實際長期存在的戰爭狀態,從此―人性與人道的全麵蘇醒,常識與常態的不可扭曲,在這塊土地上便是不可阻檔的了。
第三卷:《千年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