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泰坦尼克

今天學校組織看3D版《泰坦尼克》,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不過當我回家之後,老爸告訴我說,還有一部1958年版的黑白電影“泰坦尼克”,在中國被翻譯成《冰海沉船》。在那部影片裏,雖然沒有令人心動的愛情,卻描述得更加真實,也更令人震撼。我觀賞了老爸找出的舊片,感到確實如此。

隨後,我與老爸討論了當年泰坦尼克沉沒的原因。

“在電影裏,那冰山也就是擦過泰坦尼克啊,它怎麼就這麼不禁撞呢,一撞就沉了?”

“泰坦尼克本來就不是被撞沉的。”老爸解釋說,“冰山撞擊船體後,船底的鉚釘承受不了撞擊,發生斷裂,結果海水湧進水密艙……”

“這個我記得!”我回想起電影裏的情節,“當時那個人在圖紙上畫來著。他說假如隻是4個水密艙進水了都沒關係,但遺憾的是5個―所以船必然會沉!”

“沒錯。”老爸點點頭。

“要是當時能及時排水就好了。”我遺憾道。

“曆史沒有假設。”老爸聳聳肩。

但我卻不甘心。我記得網上有一個小遊戲,是專門應對各種災難的。我上網找了一個下午,終於下載到了!

“你在玩什麼?”老爸大概是覺得我一晚上都沒動靜了。湊過來在我背後問道。

“一款人類對抗災難的遊戲。”我一邊操縱電腦一邊回答。

“那你為什麼停下了?”

“您沒看見這船進水了嗎?”我解釋說,“這艘小船叫泰坦尼克,與那次著名海難中的船名一樣。現在,它已經進了不少水了。”

“然後?”老爸追問道。

“然後就要往外淘水啊!”我回頭看著老爸說道,“我得先算清楚需要多少人手。”

“條件是什麼?”

“漏水是勻速的。”我把條件告訴老爸,“假如10個人幹3小時就能淘完。假如5個人幹8小時才能淘完。”

“那就開始淘吧!”老爸有些奇怪,“你還等什麼?”

“不管是3小時還是8小時都沒意義了。”我不滿地看看老爸,“這船最多再能堅持2小時,之後就會沉掉。”

“那可真得好好算算了。”老爸點頭說道。

“很麻煩。”看到老爸點頭我卻搖頭,“變量好像太多。”

“不一定吧。船裏的總水量確實會隨漏水時間的延長而增加,所以總水量肯定是一個變量。”老爸想了想說道,“但是船裏原來的水量是不變的,單位時間的漏水量也是不變的―你剛才說過漏水是勻速的。我們不妨先假設每人每小時的淘水量為1個單位……”

“等等等等。我來看看!”我馬上就明白了老爸的意思。“這樣一來。船裏原來的水量,再加上這幾個小時的漏水總量,就等於每人每小時的淘水量乘以時間再乘以人數。”

說著,我在紙上寫下兩個算式―

1X3X10=30:

1X8X5=40。

“這樣看來,每小時的漏水量就應該等於8小時與3小時的總水量之差除以時間之差。”老爸說道。

說著,老爸也在紙上寫下一個算式―

(40-30)÷(8-3)=2。

“這表明每小時的漏水量為2個單位,也就相當於2人每小時的淘水量。”

“那就好辦了。”我覺得答案快要出來了,“船裏原來的水量就等於10人3小時淘出的總水量再減去3小時的漏水量。”

我又在紙上寫下一個算式―

30-(2X3)=24。

“這24個單位的水要在2小時內淘完……”我還沒說完便寫下算式―

24十2=12。

“需要12個人。”我說著便要去操縱電腦。

“等等!”老爸攔住我,“這2個小時裏就不再漏水了?”

“天,我給忘了!”我立刻明白過來,“這2個小時裏,每小時要再漏2個單位的水,所以還得再安排2個人把它們淘出來―總共需要14個人!”

我給出正確答案後便從容過關。在進人下一關時我發現,這次的關頭不再是海難,而變成了洪災―

一座水庫原來的水量固定,但在上遊的洪災襲來之前需要把水抽幹。目前進人水庫的水量流速均勻,使用5台抽水機連續20天即可抽幹,使用6台抽水機連續巧天即可抽幹。現在洪災即將來臨,要求6天內必須全部抽幹,需要幾台抽水機?

我按照老爸剛才的思路,很快便得出了答案―

假設每台抽水機每天的抽水量為1個單位。

水庫原來的水量與20天內流人的水量為1X5X20=100。

水庫原來的水量與15天內流人的水量為1X6X15=90。

每天流人的水量為(100-90)-(20-15)二2。

原來的水量為100-20隻2=60。

如果需要在6天抽幹水庫。則―

(60+2X6)一6=12。

需要12台抽水機。

大小比薩

“我簡直要餓死了!”

今天我們全家都去參加長走運動了,一回到家後我就大喊起來。

“今天太累了,不做飯了。”老媽決定,“咱們叫外賣吧。”

“我要吃比薩!”我馬上說道。

老媽迅速查到比薩店的送餐電話,然後去聯係送餐。

“怎麼這麼久?”老媽的電話好像打了很久。

“比薩店說9英寸(1英寸、2.54厘米)的比薩沒有了,給咱們兩個6英寸的。”老媽解釋說,“因為這是他們的責任,所以價格仍按9英寸的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