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革命軍的戰況很糟糕,循禮門失守後,革命軍被迫沿著鐵路線進行抵抗,一個陣地接一個陣地的堅守,然後又一個陣地接一個陣地的失守。從循禮門開始,一直到玉帶門,鐵路線以東的地區全都是密集繁華的華界市區,樓宇林立、居民眾多。為了不使生靈塗炭、百姓遭殃,革命軍決定盡量不把戰火燒到市區,所以他們沿著鐵路線一節一節地退守,而不允許部隊往市區裏撤。前兩天從循禮門撤退時,謝元愷與他的部隊退進歆生路,在歆生路上和北洋軍打了半天。後來,謝元愷考慮到歆生路的一邊是華界居民區,而且已經有幾處民房被北洋軍的炮彈擊中引起大火,就主動撤離了歆生路。最終,革命軍退到了玉帶門。
此時,革命軍的身後就是漢水,再往後退,就要退過漢水,退到漢陽。如果退到漢陽,則意味著漢口的全麵失守,這是湖北軍政府不願看到的,也是前線指揮官們不能接受的。謝元愷與炮一標標統蔡德懋、敢死隊指揮官胡效騫、馬榮等將領們商量過後,決定采取一個大膽的計劃,就是集中革命軍在漢口所有的部隊,實行一次全麵反攻。這次反攻要求各部隊不惜一切代價全力進攻,中途不停頓,一口氣打到灄口。為了保證計劃的成功,謝元愷要求各部隊軍官必須在前麵帶頭打衝鋒。同時命令敢死隊在後麵督戰,要求敢死隊“後退者斬”,無論官兵。
謝元愷現在是湖北革命軍第四協代理協統,因為第四協協統張廷輔受了重傷。計劃製訂完畢後,當天下午,革命軍集中在漢口所有的部隊,約五千多人,開始向北洋軍發起潮水般的進攻,部隊一個梯隊接一個梯隊地向北洋軍衝去,猶如海嘯的巨浪,前仆後繼,勢不可擋。謝元愷、馬榮等各級指揮官身先士卒,冒著槍林彈雨帶領士兵們向前衝,一路上勇不可擋。革命軍一口氣從玉帶門反攻到循禮門,北洋軍布置在循禮門的炮兵陣地差一點就讓革命軍占領。漢陽龜山上的革命軍炮兵,則對漢口革命軍前方的北洋軍進行不間斷的炮火延伸射擊,為漢口革命軍開路。
看到洶湧如潮的革命軍攻勢,馬玉山急忙調預備隊支援前沿陣地,同時命令炮兵向循禮門前方開炮。就在革命軍即將攻下北洋軍在循禮門的炮兵陣地時,北洋軍的一個機槍隊趕到炮兵陣地,他們架好機槍後立即開火,在炮兵陣地前構築了一道強大的火力網,革命軍士兵在北洋軍的機槍前紛紛倒下。一時間,循禮門的鐵路上硝煙彌漫、屍橫遍野、殺聲震天、血流成河,循禮門成了一道革命軍無法逾越的障礙。北洋軍的援軍源源不斷地抵達循禮門,形勢急轉直下,革命軍進攻的步伐被止住。
在北洋軍機槍瘋狂的掃射,和大炮的轟擊下,大批的革命軍官兵倒在血泊中,這其中有大批的中高級指揮官,謝元愷犧牲了,蔡德懋也犧牲了,還有敢死隊大隊長馬榮、工程隊隊長李忠孝等其他軍官,革命軍一時間失去了指揮。北洋軍在阻止住革命軍的進攻後,隨即發動了反撲。失去指揮後,在北洋軍強大的火力下,革命軍各部隊隻好各自為陣,退下鐵路進入市區,在歆生路、萬壽宮、花樓街等大街小巷與北洋軍展開巷戰。
革命軍退到歆生路、萬壽宮、花樓街等華界地帶,就和北洋軍一條巷子一條巷子地爭奪起來。北洋軍每衝進一條巷子就遭到巷子兩邊樓上革命軍士兵的射擊,每占領一條巷子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北洋軍士兵不敢孤身一人深入到巷子裏搜索革命軍,為了壯膽,他們就一個排、一個隊地進入巷子去搜索。有的隊甚至讓士兵們抬著機槍進去搜索,隻要哪棟房子打槍,他們就把那棟房子打成馬蜂窩。巷子裏不斷傳來槍聲,不斷有搜索的北洋軍士兵被子彈打倒。
此時,革命軍戰時總司令黃興把他的戰地司令部設在歆生路上的滿春茶園,這裏離循禮門也不過一千多米的距離。循禮門和劉家花園,現在是北洋軍的炮兵陣地和步兵進攻的集結地,而且就在此時,循禮門炮兵陣地上的炮兵正在炮擊華商跑馬場上的革命軍部隊。黃興是昨天上午在吳兆麟和蔡濟民的陪同下,來到漢口前線視察的,下午三點,湖北軍政府就任命黃興為戰時總司令。黃興之所以把司令部設得這麼靠前,一是要鼓舞士氣,二是要和士兵們並肩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