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內科病症(一)(1 / 1)

一、呼吸係統疾病

(一)支氣管擴張

本病為慢性支氣管化膿性疾病,因支氣管及周圍肺組織慢性炎症,損壞管壁所引起的支氣管擴張和變形。多繼發於呼吸道感染和支氣管阻塞。臨床較常見。以慢性咳嗽、咳膿性痰、反複咯血為特征。繼發感染可表現為發熱、盜汗和消瘦等,並發肺纖維化或肺氣腫時可有氣促,發紺等症狀。相當於中醫的“咳嗽”、“咯血”、“肺癰”等病症。

【臨床治驗】

方藥一款冬花9g,冰糖9g。

將藥用開水衝泡頻服。

1例支氣管擴張的成年患者,因受寒咳嗽,久服藥無效,經服上方獲良效。

(新中醫1981;3∶21)

方藥二百草霜、蘿卜籽、黑鹽各6g,藕節、人發、火麻仁各9g。

上藥煆存性,研極細末,分為5包,每天1包,以童尿衝服,咯血量多時可加黃酒5ml或白酒2ml。

治療支氣管擴張合並大咯血及肺結核44例,收到顯著療效。

(江蘇中醫1963;10∶16)

方藥三魚腥草注射液。

用5號針頭抽取本品2~4ml(1~2mg),注射於孔最穴。咯血期間每天2次,雙側孔最穴同時注射,3天為1療程。咯血止後,改為每天1次。

所治支氣管擴張咯血100例,近期治愈93例,顯效3例,有效1例,無效3例。

(中醫雜誌1990;31(5)∶40)

方藥四大黃、芒硝、甘草、薄荷、淡竹葉各6g,連翹、山梔、黃芩各9g,蜂蜜18g(兌入)。

血多者加茜草根15g,白茅根30g,白及6g;胸膈脹滿加枳殼9g;胸痛加瓜蔞皮9g;氣急加蘇子9g;痰多加橘紅、半夏、膽南星各9g;咳膿痰加魚腥草、蘆根各30g,苡仁12g,桔梗9g。水煎2次,日1劑,分2次服。10~15天為1個療程。

經治支氣管擴張咯血30例,顯效(咯血停止,相應症狀基本消失)22例,有效(咯血及相應症狀好轉)6例,無效(反複大量咯血未減輕,轉外科手術)2例。

(中西醫結合雜誌1985;5(5)∶305)

【按語】

中醫認為本病誘發因素有外感風邪,火邪或七情鬱結,耗傷肺陰,陰虧火熾,損及絡脈而咯血。臨證分為痰熱瘀阻型,肝陰虛火旺、灼傷肺絡型,肝火犯肺、灼傷血絡型及肺虛型。急性發作期宜清熱、排痰、止血;緩解期間以益氣陰,行瘀滯為主,對於肺虛者,宜益肺通絡,使虛者補之,瘀者散之。

方藥三所用魚腥草味辛性微寒,入肺經。擅於清熱解毒、排膿消癰、利尿。又可外拔內攻,瀉火消癰、攻堅拔毒,對痰熱內擾者尤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