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不育症
據有關資料統計,在育齡夫婦中,不育症發病率約占10%,因男方原因所致不育約為30%~50%。男性不育症並非單一疾病,可由多種疾病所引起。常見病因有:生精異常、射精障礙、輸精管阻塞、精索靜脈曲張、精子抗體、某些生殖器炎症及全身疾病等(具體內容詳見各病項下)。
(十一)精子減少症
是男性不育的常見原因。精子密度每毫升少於0.6億,每次射精總數低於1億。由於精子數少,受孕機會隨之減少。
【臨床治驗】
方藥一菟絲子、覆盆子、五味子、桑椹子、車前子、陳皮各9g,枸杞子、川斷、製首烏、黨參各15g,熟地、當歸、仙靈脾各12g,黃芪18g。
將藥水煎,分2次服,日1劑。或製成流浸膏,每毫升含生藥3g。每次服20ml,日3次,30天為1療程。
用治本症151例,有效144例,無效7例。對精子成活率低者亦有效。
(中醫雜誌1988;(5)∶43)
方藥二烏梅、黨參、川椒各12g,幹薑、當歸、附片、桂枝、黃柏各9g,黃連6g,細辛3g。
上方隨證加減。水煎,日1劑。
經連續服藥25~53天,治愈12例,有效3例,無效1例。
(中醫雜誌1990;(1)∶44)
方藥三枸杞子、菟絲子、覆盆子、五味子、韭菜子、女貞子、桑椹子、車前子、巨勝子各等量。
將藥研末為蜜丸。每次服9g,淡鹽水送服,每日夜半、下午各1次。3個月為1療程。
所治特發性精子減少症210例,治愈157例(83%),好轉29例,無效6例。
(新中醫1990;(10)∶39)
方藥四枸杞子60g,菟絲子、製黃精、肉蓯蓉各180g,黑狗腎1具,食鹽15g。
脾腎陽虛加人參,製附片、肉桂;陰虛火旺加知母、黃柏、生地。上藥焙幹研粉,分為24包,早晚空腹各1包,待女方月經來潮時服,1料為1療程。服藥期間禁房事、忌蒜、煙、酒。
以此方治療本病12例,全部獲愈。
(福建中醫藥1987;(5)∶64)
方藥五炒韭子、菟絲子、補骨脂、肉蓯蓉、生地、熟地、紫河車各12g,仙靈脾、製首烏各15g,枸杞子9g。
上方隨證加減。水煎,日1劑。
經38~112天治療,治愈67例(93%)無效5例。
(江西中醫藥1986∶4)
方藥六仙靈脾、韭子、炮附子、蠶蛾各30g,菟絲子、肉蓯蓉各35g,石斛、覆盆子、桑寄生各18g,懷牛膝15g,鹿角膠90g。
無精子者仙靈脾改為100g,蠶蛾改為60g;死精子者蠶蛾改60g,加陽起石30g;伴腰酸痛加陽起石30g。
將菟絲子、肉蓯蓉、覆盆子用白酒浸泡12~24小時,晾幹,與其他藥研粉。先取鹿角膠粉加水300ml,文火煎沸,使其溶化,再加黃酒100~200ml,其後加蠶蛾粉,濃縮至300ml左右,最後加入上述藥粉拌勻,製成30~40丸,每丸12g。早晚各服1丸,20天為1療程。
臨床觀察53例,結果治愈49例(92.6%),服藥1療程31例,2療程14例,3療程4例,無效4例。
(大眾醫學1984∶6)
方藥七潼蒺藜、菟絲子各30g,枸杞子、韭菜子、前仁、懷牛膝、北沙參各15g,五味子、覆盆子各10g。
陰虛精少加魚鰾、黃精、熟地;陽虛精液稀加附子、肉桂、仙靈脾、巴戟天、鹿角膠;氣虛乏力加黃芪、黨參或紅參;下焦濕熱加黃柏、蒼術、萆;精液有紅、白細胞或膿球加黃柏、知母、銀花、敗醬草;頭昏眼花、腰酸耳鳴加熟地、首烏、龍牡;畏寒肢冷,腰酸陽痿加附片、肉桂、白術、鹿茸、蜂房等。水煎服,日1劑。
本組治療單純性精子減少25例,精子成活力低下27例,全部死精2例,無精1例,陽痿12例,服藥30~60天後治愈24例,好轉6例,無效2例。
(江西中醫藥1988∶3)
方藥八菟絲子、五味子、覆盆子、車前子、枸杞子、女貞子、當歸各30g,紫河車、何首烏、黃精、鹿角膠、肉蓯蓉、桑螵蛸各60g。
陽痿加海狗腎4具,遺精加金櫻子30g。研粉、蜜丸。每次空腹1丸,日2次,40天為1療程。服藥期間禁房事。
本方治療336例,治愈265例,其妻已懷孕237例,有效31例,無效40例。其中精子成活率10%~30%者262例,治愈231例,精子發育不良56例,治愈27例,死精子18例,治愈7例。
(遼寧中醫雜誌1987∶11)
方藥九蛇床子10~20g,仙靈脾20~30g,肉蓯蓉10~12g,巴戟天、紅花、王不留行、穿山甲、丹參、棗仁各10g,川芎6g。
上方隨證加減。水煎,日1劑,90天為1療程。
治療精子減少症22例,治愈17例,女方懷孕18例,好轉5例;精子成活率低下28例,治愈19例,好轉6例,無效3例;精子畸形(>20%)3例均愈;精液有膿白細胞(10~25個/HP)6例,均愈。
(湖北中醫雜誌1988∶3)
方藥十魚鰾膠10g,沙苑子20g,五味子10g,仙靈脾、甘草各30g,枸杞子15g,高麗參3g或黨參15g。
上方隨證加減。水煎服,日1劑。
經辨證治療32例,治愈27例,有效3例,無效2例(為無精子患者)。
(河南中醫1988∶3)
方藥十一菟絲子、覆盆子、淮山、生地各12g,車前子、當歸、枸杞、澤瀉、丹皮、雲苓、黨參各9g,五味子、甘草各4.5g。
上方水煎,分2次服,日1劑,100天為1療程。
所治精液異常46例,治愈41例,好轉4例,無效1例。其中無精子症7例,治愈3例(精子數達0.6億/ml以上)。
(中醫藥信息報1989∶6)
方藥十二熟地、韭子、仙靈脾各30g,白術、枸杞、仙茅、山萸肉、蛇床子各15g,當歸12g,杜仲、巴戟、肉蓯蓉各10g,熟附片、肉桂各6g。
體虛加人參、黃芪、鹿茸;陰虛去附片、肉桂,加女貞子、何首烏;濕熱瘀阻加銀花、公英、敗醬草、穿山甲,去附子、肉桂。水煎,日1劑,連服20天。
經治28例(精子數低於2千萬者12例,低於2.5千萬者8例,低於3千萬者8例;精子活率<10%者6例,30%者13例,40%者9例),服藥1~4個療程,治愈(精液正常,愛人懷孕)23例,占82.1%,進步3例,無效2例。
(河北中醫1990∶1)
方藥十三熟地、淮山、枸杞、楮實子、菟絲子各15g,山萸肉、仙靈脾、丹皮、獲苓各10g,澤瀉12g。
精子少(腎陰虛)加肉蓯蓉,蒸首烏,覆盆子等;精液稀(腎氣不足)加黨參、韭子、肉桂、附子等;精子成活率低(腎陽不足)加附子、肉桂、巴戟、鹿茸等;精液有紅白細胞(陰虛火旺,濕熱下注)加黃柏、知母、木通、銀花等;精子畸形多(陰虛火旺)加黃柏、知母、肉蓯蓉、首烏;頭暈、耳鳴、腰酸、滑精(腎陰不足、相火旺)加黃柏、龍骨、牡蠣、芡實等;畏寒肢冷、腰酸、陽痿(腎陽不足、命門火衰)加肉桂、附片、陽起石、韭子、鹿茸等。水煎服,每天1劑。
所治22例,服藥20~50天,除1例女方因病未孕外,餘均妊娠。
(中西醫結合雜誌1986∶9)
方藥十四枸杞子15g。
上藥嚼碎服,每晚1次,2個月為1療程。待精液正常後再服1個療程。服藥期間節製房事。
本方共治42例,治愈33例,服藥1療程23例,2療程10例,無效9例(無精子症6例)。據報道,運用重劑枸杞子為主治療精液稀少,精液不液化,死精過多,陽痿等所致不育,收效良好。
(新中醫1988∶2)
(十二)死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