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原因吧,比如說時機不對、民意基礎不夠,或者是領導換屆頻繁,還有經濟原因不能兼顧。”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這種政策影響了既得利益群的利益。”
林雨沫心中一動,說:“我明白了,我隻想著為公司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率,卻沒有考慮到中層管理人員也有利益訴求。”
“沒錯,你要推行全麵預算管理,要製定支出費用標準,要求各部門上交相關費用計劃,從某種意義而言,就是要求公司所有的支出,都由你來掌控。”
“這有什麼不對的?支出不應該透明嗎?如果是上市公司的話,財務都要對股東們公開的。再說了,掌握公司的支出,本來就是總經濟師的職責所在。”
“是,但是你們公司並不是上市公司,甚至之前一直都沒有搞規範化經營,現在忽然要財務支出公開透明,等於要把中層管理者的隱性利益都給弄沒有了,他們怎麼肯幹?怎麼可能支持你?再說,你總不可能真的去插手其他部門的具體事務,比如說辦公室的機票費用,隻要他們咬定這家的服務最好,你有什麼辦法?即使是後來找到報價低服務好的公司,也不能證明之前辦公室主任收取了好處。而你處處插手,到處點火,最後必然導致遭到其他部門的集體抵製。你在王懷義心目裏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公司不是靠你一個運作的,當大家都反對,你的全麵預算管理細則還是會不了了之。”
“何鑄,你說的這些道理,王懷義他應該都是知道的吧?”
何鑄說:“我覺得,他應該是知道的,既然能當一個公司的總經理,必然有他的過人之處。再說,他也是從基層上來的,什麼樣的事情他沒有經曆過,當年他當中層管理的時候,說不定沒少幹這種事情,怎麼可能不知道?隻要別幹太出格,我覺得他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其實,事情搞成了,得實惠的是王懷義,得罵名的人是你。搞不成,王懷義沒有損失,得罵名的還是你。所以林雨沫,你真的有這個必要那麼盡心盡力麼?”
林雨沫思索片刻說:“我外公是個不大不小的公務員,他生前的座右銘就六個字,‘在其位,謀其政’。你說的沒錯,事情無論做成了,還是做不成,與我都也是沒有半點好處,但我不能因為這樣子就不做。我身為二公司的總經濟師,隻要在這個位置一天,我就應該盡到自己的職責。”
“那這樣,你會遭到他們的強力抵製。再好的政策如果不能貫徹下去,就是無用的政策。”
“你說的對,再好的政策不能得到貫徹,不過是一紙空談。辦法我已經想到了,他們不就是擔心失去了隱形利益嗎?其實,任何政策都是各方妥協的產物,我可以小退一步,不要搞那麼細,給他們一個緩衝的空間。利益分配杠杆,肯定存在一個利益平衡點,隻要找到這個平衡點,問題就可以解決。”
這番話聽得何鑄十分吃驚,頓時對林雨沫刮目相看,他第一次從一個女人身上,感受到了一種非凡的勇氣,百折不撓的勇氣。
隻要有了這種勇氣,會有什麼事情做不成呢?
結束了與何鑄兩人的通話,林雨沫又熬了大半夜,將這件事從頭到尾想了N遍,決定調整細則的實行辦法。
合約部不再過問各個部門製定預算的細節部分,她決定由近幾年的實際支出數據得出一個平均數,在此基礎上下調10%產生的數據作為部門預算的基準數。同時將全麵預算管理的重點放在執行方麵,與財務部通力合作,建立了每日資金動態台賬,調控全公司資金的合理使用。
一個月試驗下來,各部門為了完成基準數的指標,或多或少進行了控製,剔除了一些不必要的費用,同時公司裏因為浪費與效率不高造成的管理成本高的情況也有所好轉。
效果最顯著的,就是公司資金利用率大幅提高,資金再沒有出現斷流的情況,各項資金使用費如貸款利息等大幅降低。
一直叫囂著反對全麵預算管理流程的梅素琴,在鐵一般的事實麵前啞巴了。
她心裏很清楚,林雨沫不懈的堅持,頂著各種風言風語和壓力,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影響二公司十幾年的痼疾就得到了控製,所謂的經驗在先進的管理手段麵前,再一次碰了個鼻青臉腫。
王懷義對此當然最滿意,大會小會絲毫不掩飾對林雨沫的讚賞。
有了這回的經驗,林雨沫學乖了,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先思考一下相關各方的利益,然後再通過利益平衡點切入。
果然,學會了妥協折中的辦法以後,她再推行新政策的阻力大減,雖然不可能人人滿意,但是結果幾乎沒有不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