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黃旗和多爾袞的皇位爭奪戰愈演愈烈。多鐸經過統計,支持福臨的人占優勢,他們沒有必勝的把握。
第二天一早上朝前,濟爾哈朗把多爾袞叫到一旁借步說話。
大貝勒代善在崇政殿主持商議嗣君大會。皇太極沒有留下傳位遺詔,太子福臨和睿親王多爾袞是兩位繼承人選。多多爾袞軍功、聲望、德才遠超太子福臨,且他還是一個小孩子,理應由他繼位。兩黃旗則指責多爾袞三兄弟曾經要發動鳳儀亭兵變,更沒有資格。兩黃旗表態,他們隻支持皇子繼位,若不立皇子,兩黃旗寧願去死。
多爾袞見局麵僵持,如果繼續下去,可能會血濺崇政殿,當下打定主意,朗聲道,既然如此,那我就退一步,我就不坐這把龍椅,濟爾哈朗這時才擁護太子福臨繼位,先帝駕崩時,也隻留太子福臨在身邊,可以證明他的心意。代善也趕緊表態,同意太子即位,由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睿親王多爾袞佐政。待太子成年,即可歸政。兩黃旗見事已至此,也同意了。小玉兒沒料到情勢竟轉成這樣…………
多爾袞當著皇太極的靈柩對天發誓:多爾袞擁立幼主,永無異心。若有異心就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玉兒感謝多爾袞放棄皇位,救了自己和福臨。多爾袞覺得為了大清的八旗不自相殘殺,也為了玉兒和福臨,放棄皇位是值得的。
多鐸罵多爾袞為了女人,放棄大清江山。多爾袞這才告訴他們,濟爾哈朗議會之前找他,就是告訴他先帝遺詔的內容:立太子,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禮親王代善輔政。濟爾哈朗提出,為了不讓大清四分五裂,他與代善願意退出輔政,讓多爾袞一個人做攝政王。以當時大殿上的情勢,他這樣做是以退為進,並沒有失去朝政。失去的是虛名,得到的是實權。
小玉兒在府裏大發脾氣,多爾袞什麼都給大玉兒,現在連皇位都給她,真讓天下人恥笑。小叔子和寡嫂不清不白,誰知道繼承皇位的是不是龍種。多爾袞聽小玉兒越說越離譜,憤怒推倒小玉兒。小玉兒傷了胎氣,孩子沒保住。小玉兒覺得自己活著唯一的希望都沒了。對大玉兒更加恨之入骨。
代善的兒子碩托和孫子阿達禮仍不甘心,在王宮貴族中四處遊說讓多爾袞當皇上。濟爾哈朗質問他們這是誰的意思。代善勸他們不要多事,要不然對他們家族來說是滅頂之災。
他們兩個也最終被大貝勒代善大義滅親。
…………………
…………………
最終福臨終登上了帝位,他就是順治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