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比爾·蓋茨(3 / 3)

兩個年輕人為這千載難逢的機遇興奮不已,但同時他們也發現了一個關鍵的問題:微型計算機沒有專屬於自己的電腦語言,因為當時幾乎所有的電腦語言都是為大型計算機而寫的。於是,一個偉大的決定產生了--兩人立即決定編寫可以在這種新機器上運行的計算機語言!誰也無法想象,就是這個大膽的決定為蓋茨和艾倫開辟了PC軟件業的新時代。

事情剛開始並不像想象中的那麼簡單,首先兩個年輕人麵臨的問題是: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台機器,更別提擁有進行程序調試的電腦了。於是,蓋茨和艾倫想法子從英特爾弄到8080微處理器的詳細說明書,於是艾倫著手寫一段軟件程序,它“工作”起來就像微處理器一樣。結果,蓋茨和艾倫在哈佛阿肯計算機中心沒日沒夜地幹了8周,通過使用哈佛計算中心的設備,蓋茨把一種簡單的編程語言--BASIC的最初版本拚湊在一起。

1975年2月,艾倫親赴MITS公司演示。在小心翼翼的漫長等待後,雙方的願望都實現了,隨後生意成交。這一創舉造就了計算機曆史上一個光輝燦爛的時刻--與大型計算機相連的亞終端開始讓位於功能齊全、隻有桌麵大小的個人電腦。這年春天,艾倫進入MITS,負責軟件開發的副總裁一職。念完二年級課程,蓋茨也飛往MITS,加入艾倫從事的工作。

1975年5月,比爾·蓋茨再次產生了退學的想法,他希望能和好友艾倫一起創辦一個軟件公司,由於父母的極力反對,比爾·蓋茨沒能馬上退學。比爾·蓋茨的母親還專門安排當地一位白手起家的千萬富翁斯托姆與蓋茨交談,勸說蓋茨打消開公司的念頭,繼續他在哈佛的學業。

交談中,年輕的蓋茨預言:“我們意識到軟件時代到來了,並且對於芯片的長期潛能我們有足夠的洞察力,這意味著什麼?我現在不去抓住機會反而去完成我的哈佛學業,軟件工業絕對不會原地踏步等著我……”

最終,斯托姆被打動了,他衷心地對蓋茨說:“任何一個對電子學略有所知的人,都應該明白這確實存在,並且新紀元確已開啟。”有了斯托姆的鼓勵和指點,蓋茨退學的念頭更堅定了。雖然他直到1977年初才真正辦理退學手續,但當時他的心早飛走了。對比爾·蓋茨來說,他已經躊躇滿誌地邁向了一個新的台階,眾人向往的名牌大學此時隻是一個負擔。

微軟帝國

1975年7月,蓋茨和艾倫在亞帕克基市創立了微軟公司。為了這個公司,艾倫提前6個月從華盛頓大學輟學。

公司的名稱來源於蓋茨在與密特斯公司簽約準備合同文本時,無意識寫下的這樣一句話:“保羅·艾倫和比爾·蓋茨為做微型軟件(MicroSoft)而工作”。他們創辦公司的宗旨是:要為各種各樣的微電腦開發軟件。這個“微軟”的公司名號讓比爾·蓋茨很是得意了一番,微軟公司成立時,比爾·蓋茨正好20歲。

1977年末,微軟公司打了一場十分重要的官司,從這次勝利之後,微軟公司的財政狀況突然發生了驚人的變化,在此之前蓋茨和艾倫曾為公司的資金發愁,其後直到現在,微軟公司一日比一日更有起色,財富滾滾而來。

同時讓微軟有別於其他公司的一點是,微軟是首家采取配股的方式激勵所有的員工,而非隻限於經理人員的公司。結果,隨著微軟股票的飛漲,微軟擁有了幾千個百萬富翁,還有幾十個億萬富翁。在一個視跳槽為時尚的時代,微軟以此鎖定了員工對它的忠誠。1977年是電腦業群雄並起的一年,幾乎每個星期都有新品問世,為了使自己的品牌功能與眾不同,不同的微電腦各自采用不同的軟件操作係統。

1977年全年,微軟公司的營業額達到50萬美元。1978年,微軟公司程序設計方麵取得了領先地位。隨著微軟的股票價格在10年間上漲了100倍,蓋茨積累的個人財富也達到了一個天文數字。

公司是在1977年初搬進亞帕克基的雙園中央大樓的八樓,辦公室寬敞明亮,程序設計師們居高臨下,從窗外俯瞰整個城市,心境開闊,他們似乎看到了微軟公司的美好前景。

在1979年,蓋茨又將公司搬遷到了西雅圖,還將公司名稱從“Microsoft”改為“Microsoft”。

1980年是微軟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當時,IBM國際商業機器公司占有大型電腦80%的市場,同時在這年裏IBM也決定了開始製造個人電腦,並且找上微軟公司,向他們購買作業係統的授權,於是個人電腦作業係統PC-DOS出現了,IBM成了微軟新軟件的第一個授權使用者。隨著IBM的個人電腦獨霸市場,微軟的軟件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出現,從而穩住了IBM的江山,同時,也奠定了微軟在電腦軟件市場上不容輕視的地位。

近幾十年來,微軟公司一直保持全球軟件業的霸主地位。而今天,微軟爬上了業內的“帝國”的地位,除了主宰PC操作係統和辦公軟件外,還插足個人財務軟件、教育及遊戲軟件、網絡操作係統、商用電子郵件、數據庫及工具軟件、內部網服務器軟件、手持設備軟件、網絡瀏覽器、網絡電視、上網服務以及近20個不同的萬維網站。

1990年,微軟推出Windows 3.0;1995年,微軟推出了Windows 95操作係統,這是一款真正意義上劃時代軟件,它讓用戶擺脫了煩瑣枯燥的DOS命令,從而使個人計算機變得極其簡單易用;1998年,微軟推出了Windows 98,受到廣泛的歡迎,微軟鞏固了計算機軟件業的霸主地位;1999年,蓋茨撰寫了《未來時速》一書,向人們展示了計算機技術是如何以嶄新的方式來解決商業問題的。這本書在超過60個國家以25種語言出版,贏得了廣泛的讚譽;2001年底,微軟推出了Windows XP,蓋茨親自來到時代廣場推銷……

早在1987年,比爾·蓋茨就在微軟於曼哈頓舉行的一次發布儀式上邂逅了未來的妻子梅琳達·法蘭奇。當時梅琳達是微軟的員工,他們在1994年1月1日結婚。在此以後,比爾·蓋茨個人的財富也急劇增長,根據《福布斯》雜誌全球富豪排行榜,蓋茨的財富如下:

1996年-185億美元,排第一位

1997年-364億美元,排第二位

1998年-510億美元,排第一位

1999年-900億美元,排第一位

2000年-600億美元,排第一位

2001年-587億美元,排第一位

2002年-528億美元,排第一位

2003年-407億美元,排第一位

2004年-466億美元,排第一位

……

麵對巨額的財富,比爾·蓋茨開始致力於社會慈善事業。其中包括全球醫療健康和教育領域的慈善事業以及為蓋茨圖書館購置計算機設備、為美國和加拿大的低收入社區的公共圖書館提供互聯網培訓和互聯網訪問服務等。

2008年6月27日,微軟創始人、董事長比爾·蓋茨正式退休,淡出微軟日常管理工作。截止他正式退休,蓋茨的財產為580億美元,他宣布拿出98%的財富給自己創辦的以他和妻子名字命名的“比爾和梅琳達基金會”,這筆錢用於研究艾滋病和瘧疾的疫苗,並為世界貧窮國家提供援助。《福布斯》雜誌2009年3月12日公布全球富豪排名,比爾·蓋茨以400億美元資產再登榜首。從近年來的重大慈善活動來看,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曾向紐約捐款5120萬美元,用以建立67所麵向少數族裔和低收入階層子弟的中學;捐資1.68億美元,幫助非洲國家防治瘧疾;向博茨瓦納捐資5000萬美元,幫助那裏防治艾滋病……

未來的微軟帝國會走向何方,大家會繼續拭目以待。而比爾·蓋茨會向哪裏去呢?他的曆史還遠遠沒有寫完。

大事年表

1955年 10月28日,比爾·蓋茨降生在美國西北角臨太平洋的西雅圖市。

1966年 比爾·蓋茨的數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已在同齡人中遙遙領先,他進入湖濱中學。

1968年 比爾·蓋茨首次在湖濱中學裏接觸電腦,他對此非常迷戀。

1969年 14歲的比爾·蓋茨獨立編出了第一個電腦程序--名為“ticktacktoe”的遊戲。

1970年 比爾·蓋茨的電腦才能已遠近聞名,一家名叫信息科學的公司找到蓋茨,希望用提供使用PDP10的電腦時間來交換蓋茨和他的同學保羅的軟件技術。

1973年 比爾·蓋茨以全國資優學生的身份,進入哈佛大學。

1975年 7月,蓋茨和艾倫在亞帕克基市創立了微軟公司。

1979年 蓋茨將公司搬遷到了西雅圖,還將公司名稱從“Microsoft”改為“Microsoft”。

1980年 微軟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IBM國際商業機器公司決定開始製造個人電腦,他們開始購買微軟公司作業係統的授權,於是個人電腦作業係統PCDOS出現了。

1990年 微軟推出Windows 3.0操作係統。

1994年 1月1日,比爾·蓋茨與微軟的員工梅琳達·法蘭奇結為夫婦。

1995年 微軟推出了Windows 95操作係統,這是一款真正意義上劃時代軟件,它讓用戶擺脫了繁瑣枯燥的DOS命令,從而使個人計算機變的極其簡單易用。

1998年 微軟推出了Windows 98,受到廣泛的歡迎,微軟鞏固了計算機軟件業的霸主地位。

1999年 比爾·蓋茨撰寫了暢銷書《未來時速》,贏得了廣泛讚譽。

2008年 6月27日,微軟創始人、董事長比爾·蓋茨正式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