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比爾·蓋茨(2 / 3)

於是,在湖濱中學的校園裏,人們經常可以見到兩個少年一邊喝著可樂,一邊嚼著薄餅,麵對麵談得相當熱烈。有的同學想加入他們這個圈子,可是對他們的話題聽不下去,也無從插嘴,坐不了多久就離去了,最終隻有他們倆形影不離。他們當中一個是八年級的蓋茨,另一個便是十年級的保羅·艾倫--倆人有著對電腦共同的沉迷和愛好。

那時湖濱中學的教師對新奇的電腦也不是很了解,蓋茨和艾倫沒有可請教的人,便隻有四處搜尋各種電腦說明書和操作手冊來解答疑難。自從接觸電腦之後,他們就不安分了,上體育課的時候,往往要找個理由離開課堂,然後溜到電腦教室裏,興致勃勃地擺弄起來。到了晚上,校園校舍裏都靜悄悄的,蓋茨和艾倫放輕腳步,潛身進入學校的電腦課教室,肆無忌憚地擅自使用“機器時間”……

就這樣,1969年,14歲的比爾·蓋茨便獨立編出了第一個電腦程序--叫做“tick-tack一toe”的遊戲。這種程序可以在電腦屏幕上玩月球軟著陸的遊戲;而這一年的7月20日正好是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乘登月艙,代表人類第一次踏上了月球表麵的日子。蓋茨心裏想:我不能坐宇宙飛船去月球,那麼讓我用電腦來實現我的登月夢吧!

嶄露頭角

可是好景不長,隻過了半年,湖濱中學付的電腦“機器時間”租金急劇增加,校方難以承受,他們唯有通知家長,讓他們管教自己的孩子,以免毫無節製地使用電腦。

這件事使蓋茨像失去了上學機會那麼痛苦,因為這時候他對電腦已經入迷到神魂顛倒的地步。於是他和同學四處奔走,終於找到一個機會:就是幫助一家計算機公司發現係統中的“臭蟲”--所謂的臭蟲就是電腦行業裏人們稱呼軟件中的錯誤的代名詞,即討厭的臭蟲(Bug)。因為一旦有了這種臭蟲,就會使電腦導出錯誤結果或死機,美國發往金星的水手號火箭和法國阿裏亞娜火箭,就曾因為電腦軟件的故障而使發射失敗,損失幾億美元。抓“臭蟲”對蓋茨和他的夥伴們來說是一個極具刺激性的工作,同時也是一個廣闊的探討領域。他們可以用這項工作的報酬來支付他們操作電腦的費用。於是,每天晚上6點左右,每當計算機公司員工下班之後,他們便騎自行車來到那裏上班了。那裏有許多台電傳打字終端機可用,有各種電腦軟件可盡情研究,真是如魚得水。蓋茨對電腦軟件太著迷了,幾乎整晚都呆在那裏,就像他在小學時就立誌要搞出新名堂一樣地執著,每個晚上,他都要在計算機公司的記錄本上寫滿了他和夥伴們發現的一個電腦“臭蟲”。

後來,他們把發現的問題逐一記錄,彙編成冊,命名為《問題報告書》。在6個月的時間中,這本《報告書》已增至300多頁。《報告書》的大部分內容都是由兩個孩子親手記錄的,這兩個孩子就是比爾·蓋茨和艾倫。

蓋茨和艾倫不僅找到了“臭蟲”,而且也得到了那些對他們進一步了解計算機操作係統和軟件有幫助的第一手資料。

可是很多事情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有一次,蓋茨並不滿足眼前所取得的成績,順理成章闖入了“禁區”,越過密碼防護係統,直接取用他原先不可能接近的資料。取得如此重大“突破”,難免讓蓋茨得意忘形。不料,這時整個計算機係統突然停機,意味著大禍降臨了。大膽妄為的蓋茨令計算機公司的工程師們勃然震怒,他被臭罵了一頓之後被禁止接觸電腦。然而,蓋茨沒有到此罷休,當他聽說華盛頓大學的PDP10型電腦和全國性網絡相連,便偷偷地潛入電腦機房,在網絡的電腦係統上安裝了自己的程序,讓這個程序傳播到其他電腦上。在全國網絡上安裝自己的程序幾分鍾之後,網絡上的電腦竟然全部同時停機!若非這個網絡性能優越可以追蹤破壞來源,並加以修複,後果難以想象。因為這件事情,蓋茨受到重重的懲罰,被迫做出從此不再接觸電腦的承諾……

盡管蓋茨、艾倫和來自湖濱中學的其他小夥伴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計算機中心公司的兼容性軟件在使用中還是不斷出現問題,要指望所有這些臭蟲全部消失,還需等上整整7年的時間。當計算機中心公司不再存在時,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在計算機方麵的名氣已遠遠超過著名的計算機程序編製員史蒂文·拉塞爾了。

1970年,當蓋茨15歲時,他的電腦才能已遠近聞名了。一家名叫信息科學的公司找到蓋茨,希望用提供使用PDP10的電腦時間來交換蓋茨和他的同學保羅的軟件技術。因為按美國法律規定,不能給未成年人支付工資,所以該公司決定,以價值一萬美元的電腦時間作為酬勞,要求他們為公司設計工資管理軟件。這樣就使他倆獲得了足夠使用一學年的電腦時間,他們不禁萬分高興。1971年,湖濱中學又讓蓋茨幫學校設計一套排課用的電腦軟件。當時的排課表全靠人工,由於學生人數多,課程又複雜多樣,人排課常常分配不均,造成某些課程學生過度擁擠的現象。蓋茨圓滿地完成了這個艱巨的任務,又使他延長了使用電腦的寶貴時間。

1971年秋季,艾倫從西雅圖湖濱中學畢業,考入華盛頓州立大學攻讀電腦專業,雖然與蓋茨相隔兩地,但是兩人仍保持密切的來往。

1972年夏天,已進入華盛頓州立大學的艾倫拿來一本《電子學》雜誌,告訴蓋茨有一家新成立的叫英特爾的軟件公司推出一種稱為8008的微處理器芯片很有趣,於是兩人毫不猶豫地花了376美元買了一顆芯片,不久後就擺弄出一台機器。

1973年,美國國防項目承包商TRW公司要開發一套用於管理水庫的電腦監督控製係統,可是老是消滅不了各種電腦“臭蟲”,進度緩慢,眼看要遭到違約處罰了。在這緊急關頭,TRW公司得知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兩個電腦天才的事情後,便向他倆求援,兩個男孩高興地答應了。這是一件很專業化又很艱難的工作,而且按規定,中學生隻能拿工讀生的低工資。但是蓋茨並沒有計較,他主要目的是通過這種工作來提高和鍛煉自己的軟件設計能力。湖濱中學也很開明,允許高年級學生在完成規定課程後去企業實習和工作。蓋茨和保羅的加入終於使TRW公司按時完成了項目,免受巨額罰款。而蓋茨和保羅則得到了該公司一位電腦專家的具體指導,使兩人的軟件技巧再次得到了飛速提高。

退學創業

馬上就要進入大學就讀了,而這也預示著要對前途作出抉擇,可是這時蓋茨的目標尚飄忽不定。他有開設大公司創業的衝動,也有對抽象的數學和經濟學的濃厚興趣,還有父母輩高談闊論對他的影響,覺得將來做律師也不錯……但最終他還是選擇了離他本人潛能最遠的目標,去哈佛大學攻讀法律。

1973年的夏天,蓋茨以全國資優學生的身份,進入了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這個日後哈佛校史上最著名的輟學生在來到哈佛之前曾經還一度為自己的成績惴惴不安。許多年後他依然記得,當時參加完大學入學考試之後心情是何等的緊張。

蓋茨入學時,擔任校長的博克正在大刀闊斧地進行著傳統本科課程體係的改革,重申“每個哈佛本科生都應該被寬廣地教育”這一基本原則。在哈佛大學中,比爾·蓋茨是典型的大學新生,被新的要求和更激烈的競爭弄得步調大亂。在這個寬鬆的環境中,蓋茨遭遇到了人生第一個打擊:他發現周圍的每個人都和他一樣聰明,甚至有些人考試成績比他還好。在他的一生中,第一次不能隻在考試時露個麵就獲得一門課的滿分。蓋茨的競爭天性被最大程度地激發了出來,他把自己投入了異常刻苦的學習中。

就讀於法律預科班的蓋茨第一年就選修了哈佛大學最難的數學課,研究生級別的數學和物理課占去了他大學一年級三分之一的時間。數學、科學、法律、經濟等諸多職業生涯規劃都曾在他的腦海裏閃現過,他曾經期望當一名數學教授,也迷戀過科幻小說,熱衷過心理類、經濟類書籍,但是最終,他還是把主要的精力花在計算機方麵,在哈佛大學的計算機中心裏度過許多個不眠之夜。

此外,他的學習方法也與眾不同:他先蒙頭大睡,然後不間斷地學習36個小時,接著再睡上12個小時,醒來吃下一個加大的比薩餅後再開始下一輪的長時間戰鬥。大學生活和讓他感興趣的新領域沒有絲毫減弱他對計算機的狂熱……

此時,恰巧艾倫向蓋茨提議成立一間交通數據公司,公司專門為西雅圖市的交通管理係統設計程序。蓋茨非常讚同這一構思,二人就著手籌辦公司,實施創業計劃。根據兩人的不同興趣,蓋茨和艾倫實行分工合作,艾倫負責利用華盛頓大學的PDP10型電腦,用組合語言編寫一個程序,模擬8008微處理器的功能,蓋茨再在這個作為模擬器的程序的基礎上開發應用程序,用來分析交通資料。由於沒有經驗,蓋茨和艾倫花了不少時間去反複探索一些問題,最終還是成功了。

為了解決公司的經營問題,蓋茨甚至考慮要從哈佛大學退學。他告訴父母,他和艾倫決心開一家他們自己的電腦公司。在父母的極力勸說下,蓋茨決定將退學的事暫時放一放,先找一份工作再說。

蓋茨大學一年級結束後的暑假,艾倫跑到波士頓,和蓋茨一起在當地一家叫做霍尼韋爾計算機公司找到了工作。

就在他們工作後不久,計算機市場發生了顯著變化,已露出了微型化的苗頭。蓋茨和艾倫都確信,計算機的發展已到了關鍵地步,一旦爆發,就會引來一場驚人的技術革命,計算機將走入千家萬戶,成為像電視機、汽車一樣普及的物品。艾倫比蓋茨更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因此,艾倫不斷地對蓋茨說:“我們開家公司吧,我們開始幹吧!”

當時,雖然蓋茨很想與艾倫一起幹,但他覺得創辦公司的時機還沒有成熟,於是,他決定繼續留在學校,而艾倫仍留在霍尼韋爾公司工作。

最佳時機終於來臨了。1975年元旦,艾倫在《大眾電子》雜誌上,看到第一台上市的微型計算機由新墨西哥州的MITS公司研製成功,並指出這是“世界上第一部微型計算機,堪與商用型號相匹敵”--盡管這是一個沒有顯示器和鍵盤,隻有開關控製板和明滅燈號的“怪家夥”。但比爾·蓋茨卻敏感地意識到:一場劇烈的個人計算機革命即將到來,它將改變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