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下大勢(1 / 2)

太史府

香爐散發著嫋嫋香煙。

眾多的竹簡如山般堆積,令人目不暇接。

許多身著白袍,年齡不一的史官埋身於書海中,伏在案上用筆刀在竹簡上刻寫著史書。老態龍鍾的太史許儋則席地而坐,品著香茗,一副悠閑自在的樣子。

有下人前來稟報:“太史大人,太卜大人求見。”

許儋瞅著在光線中升騰變幻的縷縷煙霧,啟了啟唇:“相見不如不見。”

來人躬身退了出去。

一會兒,洪濤雙手藏在寬大的袖袍中,移步來到許儋麵前。

兩人默默地相互望了一眼,許儋從幾案上拿起一卷竹簡掂了掂,又放回原位,頭也不抬地道:“周烈王十一年秋,大周王朝國都洛邑天降暴雨,九鼎震動。昔日,雨過天晴。”

洪濤:“完了?”

許儋:“完啦。”

洪濤:“你恐怕是有史以來最玩世不恭的太史。”

許儋緩緩站起身:“那你就是最不善於借鬼神愚弄世人的巫師。”

兩人相視而笑,然後,並肩在室內踱開了步。

許儋開門見山地道:“看得出,你很煩惱。”

洪濤:“我並沒有為自己犯愁。”

許儋表示理解:“我知道,凡是胸懷大誌的人,都常常替別人擔憂。”

洪濤:“彼此。”

許儋觀察著他的臉色:“太卜認為大周王朝氣數已盡了嗎?”

洪濤反問:“依你之見呢?”

許儋深沉地道:“很多事情都有美好的開頭,卻未必有完美的結局。這就是真正的不加任何修飾的曆史定論。”

洪濤不動聲色:“然後呢?”

許儋:“然後?曆史就會變成傳說,傳說又演變成玄之又玄的神話,留給後人一大堆千奇百怪的困惑。所以,愚蠢的人總是盲目地迷信曆史;自以為聰明的人又總想在曆史的汪洋大海中汲取智慧。結果呢,現實往往被忽略了。”

洪濤:“現實是什麼?”

許儋:“別逼我說是不滿現狀。”

沉默,沉默。

壓抑的沉默之後,許儋再次開口:“人的悲劇在於,自己所創造的功績往往超不過祖先取得的成就。祖先所遺留下來的東西,既是財富,又是無比沉重的包袱。燦爛的輝煌總是這樣演變成奢侈的腐朽。當我們沉溺於享樂無法自拔的時候,也在不知不覺中自取滅亡。國家的曆史如此,個人的曆史也是如此。”

洪濤深有感觸地點了點頭。

許儋停下腳步,從一個架子上取下一卷羊皮,招呼洪濤來到一方席子上坐下,然後鋪開了羊皮。

一幅地圖徐徐展現。

許儋指點著地圖,娓娓地道:“從周武王分封諸侯,周成王定都郟鄏,尊九鼎而以仁德治天下至今,大周王朝已經傳了八十四代。七百多年來,諸侯相爭,烽煙不絕,王室的地位逐漸衰落。自齊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晉文公和楚莊王爭霸天下之後,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又高舉屠刀,遺禍天下。天子的威儀早已不複存在。諸侯們打著‘尊周攘夷’的旗號互相掠奪、殘殺,其實根本沒有把大周王朝放在眼裏。現在,昔日強大的晉國被韓、魏、趙三大公族公然瓜分,輝煌一時的薑氏齊國被田氏所取代,而反複沉淪的楚國又再度擁有百萬雄兵。一直不甘寂寞的燕國虎視天下的野心路人皆知。地處西域的秦國幾百年來一直企圖逐鹿中原。這七個國家隨時都可以一舉毀滅大周王朝。其餘諸國如宋、鄭、衛、越、魯、中山,也曾是顯赫一時的大國,隨時可能東山再起。我大周王朝的命運,早已經在這些如狼似虎的諸侯國的掌控之中。”

洪濤瞅著地圖,無限悲哀。

許儋長歎了一口氣:“大周王朝象你我一樣,已經老朽啦。一隻老邁的獅子縱有百倍的雄心,又如何敵得過一群強壯凶殘的惡狼呢!”

洪濤垂下了花白的頭顱。

後花園中

晨光乍現,薄霧繚繞,花木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