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道侶之途(1 / 2)

盤古氏身隕,血脈化作十二祖巫,亦稱十二魔神,得盤古遺澤,有大氣運。

生有煞氣,肉身強橫,擅操天地之力,掌十二大道本源。

巫妖二族爭天地之主,俱敗;十一祖巫身隕,巫妖隱退北俱蘆洲。

後土氏演化六道輪回、幽冥地府,為地府之主。

掌陰陽,育萬物,又稱大地之母;位列六禦,稱承天效法後土皇地祇,統禦萬地。

——《天地誌·地府》《天地誌·尊位》

——《蒼生錄·盤古遺澤》《蒼生錄·巫》

外間眾生百態,二神心有所料,此事變化並非二神願意,不過既然此事已出,倒也無後悔擔憂之態。

二神稍稍體悟境界變化所帶來的改變,靈官之境比之功曹大有不同,真靈契合天地,便能借法天地之間,若能借此悟通本身神則,便可將神祇本源化出一道神則,進而成就妙相天神之境。天神之道難悟,玄離前世之中,天庭之中靈官之輩也是比比皆是。

神道比之仙道卻有不同,仙有地仙、天仙、真仙、玄仙、太乙、大羅六境,分別對應陰神、功曹、靈官、妙相、真君、聖君之位。

悟通大道,若在仙道便是太乙道果,太乙道果與真君之位相當,比之玄仙、妙相之輩卻要高出一籌,隻是仙神之道本就各有勝場,妙相神則之力更多的卻是在道場之內方可顯化,道場之外卻非神祇擅長。

二神畢竟凡輩,靈官境界雖有奧妙,卻也很快便從入定之中退出,二神對望一眼,互道了一聲賀喜。

玄離開口道:“卻是未曾想到,兄長與我真靈相合,轉瞬之間便可覆壓方圓萬裏,若非兄長掌控,收回真靈,此時怕是已有人打入此間了。”

雲玒原本眼中震驚之意溢出,此時已然複歸了顏色,聽得此語回道:“此小事爾,若有來犯者,以我二人手段,也無威脅。”

“此事其一乃是福地本源冥冥相合;其二乃是我二人神通早已超出靈官境界,加之又是初次合力,方才稍稍脫了掌控。”

“隻是我二人根基不深,尚顧不得萬裏之地,當此劫中,先且保得此郡再說,此處雖是北俱蘆洲土地,卻也靠近原不周山,乃是一部咽喉之地,必當掌在我等手中方是正理。”

此言落下,雲玒麵色肅然,似語未語,殿中一片幽靜,殿外風聲掠起樹葉飄蕩,玄離轉眼一望,而後笑道:“兄長不知何日遠行,弟有一物,或可祝兄長防身之用。”

話落,便有一顆碗大明珠從頭頂飛出,光華耀耀,往雲玒飛去。

雲玒眼睛一眯,翻手將此寶納入手中,輔一接觸便有一股浩大悠長,更有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氣息,晦澀而又玄奧,雲玒何等人物,便知此乃先天靈寶。

雖驚卻不亂,細細探查之後,眉頭漸漸皺起,而後驚疑道:“此物莫非定海靈珠?”詫然望向玄離,待玄離肯定之後,疑惑道:“定海靈珠原為截教之物,截教聖人有至寶,我前世遭劫,此寶也未曾出世,近日觀看藏書,方知傳於弟子,而後為燃燈奪走,化為二十四諸天。佛教根基本就比不得三教,此物可鎮氣運根基,斷斷不會流出,卻不知賢弟何來?”

隨著說話,雲玒的臉色也越來越嚴肅,此物若是佛教流出,必是餌食,雖極為香甜,卻也是天地間最毒之物,若非佛教有意,此物萬萬不得現於世間,若非剛剛祭練道場之時所察之事,此時雲玒便已化了手段,將此餌拋出,二聖手段豈是請與。

雲玒如此,玄離自知其中緣由,自不會隱藏,稍稍整理思路,便張口道出一番話:“此物確是先天靈寶喚作定海靈珠,不過兄長卻不必擔心,此物卻非佛教之物。”

“那日我輔一出世便放言立道場於此,兄長現在當知緣由了罷,此卻是我真身所在,乃是先天根基所在。我之本身生於混沌之中,這定海靈珠卻是我之道果,因開天之劫,倒落散落大半,而後為洪荒眾人所得,方才演化成為二十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