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的最後王朝
晚白堊紀是恐龍的最後王朝(距今8700萬~6500萬年),也是地球曆史上的動蕩年代。陸地的麵積在擴大,到處都有低地的沼澤和湖泊,真正的有花植物開始繁榮,大地一年四季都飄散著芳香。除了蘇鐵、鬆柏、銀杏、棕相以及一些蕨類植物等典型的中生代植物群落外,被子植物大為發展,有了木蘭、柳、樺、木櫟樹等落葉樹。總之,被子植物開始排擠了裸子植物而居於統治地位。這樣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某些類型的恐龍的發展,霸王龍、鴨嘴龍、甲龍和角龍就是其中的幾大類。也有一些類型的恐龍開始退出曆史舞台,如大型蜥腳類和劍龍等。
白堊紀晚期,肉食性的恐龍的體型變化空前的大。大型的肉食性恐龍有暴龍、霸王龍等。霸王龍生活在白堊紀晚期,最早發現於北美,我國的山東、新疆、河南等地都發現過霸王龍的牙齒化石。霸王龍的拉丁文意思是“凶暴的蜥蜴”。它的身長可達17米,站起來有6米高,有普通樓房的兩層那麼高,估計活著時至少有8噸或更重,比得上三隻大象的總和。它是白堊紀晚期最大最凶惡的陸生動物。霸王龍的頭骨有12~15米長,下顎粗壯厚實,顎關節很靠後並且此嘴可以張得很大。頭骨上的骨紋粗糙,上麵有小的開孔。肌肉附著堅固,強有力的顎肌能撕碎巨大的鴨嘴龍以及甲龍等。顎骨上有短劍般的牙齒,每個牙齒有20厘米長,牙稍稍彎曲,而且邊緣有鋸齒。它的牙齒在一生中要換好幾次,新的牙齒從舊牙的齒根裏麵長出來,新換牙齒的兩邊尖銳。因此,它的牙齒是參差不齊的。霸王龍顎骨和牙齒的結構特點,無疑是長期適應撕裂大片肉塊的結果。奇怪的是,它的前肢小得使人意外,既小又無力,短到不能觸及自己的嘴,而且隻有兩個短的手指。看起來,霸王龍在捕捉食物時,前肢也沒有多大的實際作用。有人認為霸王龍前肢隻起從休息狀態站起來時的輔助支撐作用。它的後肢粗壯有力,因此骨盆發育得很好,完全愈合。股骨比腔骨長,股骨與脛骨的比例說明了它的行動遲緩。腳掌很結實,上麵有三個趾,趾端有爪,爪和牙都是搏鬥的武器。它們經常用強有力的後肢穿過叢林,越過曠野。當時,不知有多少吃植物的恐龍被它咬傷,撕裂後變成它的美味佳肴。它一生很可能是獨居,與現代的大型肉食者老虎或豹子一樣,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稱王稱霸。
亞洲居住過霸王龍的堂兄弟——暴龍。盡管它的體型略小,但它有靈活的後肢和像小刀一樣的牙齒。它曾經橫行於中生代的蒙古高原上。
似鳥龍是像鴕鳥一樣的獸腳類恐龍,頭骨構造已經很特殊化了。它的大小與一隻大鴕鳥差不多,有3~4米長,全身比例比較勻稱,唯獨頭骨較小,也很輕,顎骨短而無力,牙齒已退化消失。這種似鳥龍在北美和亞洲自堊紀的地層中都曾找到過,我國內蒙古二連地區發現的亞洲古似鳥龍就很著名。似鳥龍有一對長而苗條的後肢,腔骨要比股骨長,證明它的行動較快,如現代的走禽一樣。它的腳很像鳥的腳,腳掌骨細長而結實,腳上有三趾。它的樣子又很像鴕鳥,所以人們把它又叫做“似鴕龍”。似鳥龍前趾較短,“手”上三個靠裏麵的手指特別發育,大拇指與其餘兩指相對應,顯然這是握物器官。長長的手臂也顯然適合它的拉、抓和撕裂食物的動作。它的脖子比其他食肉恐龍的脖子要長些,也很像現代鴕鳥的脖子,長而彎曲,在彎曲的脖子上有一個小而纖細的頭。更有趣的是,它嘴裏沒有牙齒,這一點非常像現代的鳥。
在白變紀晚期,與似鳥龍同時生存的而且長相與它有些相像的另一種恐龍叫竊蛋龍,或者叫做“偷蛋龍”。它與似鳥龍一樣,也沒有牙齒,有一個像鳥一樣的嘴巴,這是由其牙床特化而成的。於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就提出來了,似鳥龍與竊蛋龍究竟吃什麼呢?有人認為:似鳥龍是奔跑在白堊紀大陸高原上的動物,它像某些鳥一樣,從樹上摘取漿果、種籽,用前肢的大拇指剝開果殼,或捕捉小的蜥蜴、昆蟲或其他什麼東西;有人認為竊蛋龍可能是靠偷吃其他恐龍的蛋生活的。“竊蛋龍”這個稱號是因為在發現它的時候,在它的骨架下發現了原角龍的蛋,人們認為它是在偷吃蛋時遇難而死亡的。人們原來設想它們可能用嘴飛快地在蛋殼上打開一個洞,然後用像鳥一樣的尖嘴吸吮。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看,它們吃的食物是很有營養的。假如有什麼風吹草動,它們會立刻邁開長長的後腿帶著像鞭子一樣的尾巴迅速逃跑。但新的研究卻證明竊蛋龍是食漿果、種籽的,而不是偷吃蛋,它的冤案才得以平反。
這裏還應該提到的是在北美以及蒙古國發現的恐爪龍,它是一類十分奇特的肉食蜥龍類。它雖然也用兩條後腿走路,但與兩足行走的似鳥龍、虛骨龍等不一樣,它的前肢和“手”特別大,頭也大,而且在牙床邊緣布滿了利刃狀的帶鋸齒的牙齒。恐爪龍的腳也很特別,它的第二個腳趾很長,顯然是攻擊和防禦的武器。第三趾與第四趾的大小基本上相等,很明顯,腳的軸線是在第三、第四趾中間通過的,而不像其他肉食蜥腳類腳的軸線通過第三趾。
當恐爪龍走路或快跑時,爪的第二趾也承擔著一部分支撐和架高的作用。最使人感到興趣的是恐爪龍的尾巴,這個尾巴的絕大部分是由長的棒狀骨頭組成,每一棒骨跨8~10個脊椎骨的距離,結果,這個尾巴變得很僵硬,不像其他恐龍可以自由搖擺。直到今天,人們對這種尾巴的真正的用途還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釋。
腫頭龍的身體結構粗壯,也是用後腿走路的。它的頭骨頂部出奇地腫厚,在腦的上方,有兩、三寸厚的骨頭形成巨瘤,所以它得了一個綽號,叫“圓頭龍”。由於頭骨的腫厚隆起,頭骨上的顳顬孔也隨之消失或閉塞,因此,頭骨的重量增加了。那麼,它為什麼在適應中會變成這種樣子?有人認為這種頭骨是腫頭龍搏鬥時的“撞錘”,為的是求偶。我們可以想像:在白堊紀晚期的森林中,傳出了頂撞和撕裂的巨響,那就是腫頭龍正在與它的情敵搏鬥。我國安徽、山東等地發現過腫頭龍。
鴨嘴龍類是多種多樣的。這種恐龍生活在白堊紀晚期,之所以被叫做鴨嘴龍,主要是因為它們頭骨的前部和下顎骨一起向前延長而形成了扁闊的嘴,在嘴的前麵有角質的喙,與鴨子的嘴十分相似。它們的頭骨較高,眼睛的位置很靠後,與現代馬、牛的眼睛很相似。鴨嘴龍的特點之一是在它的嘴裏,上、下、左、右都有牙,每個牙床上多的可以有500多個牙齒,嘴裏最多的可以達到2000多個牙齒。牙齒是棱柱形的,交互排列成覆瓦狀,舊的牙磨光了,立刻有新的牙齒長出來補充。有的科學家認為,鴨嘴龍之所以有這種特殊的牙齒,是與它吃的東西分不開的。據調查,鴨嘴龍當時吃的植物中,有一大部分是石鬆類植物中的木賊,而這種植物含有的矽質較多,對牙齒的侵蝕性很大;同時,在鴨嘴龍生存的時代,已經有了較多的被子植物,這些植物與一些水生植物比較起來質地較硬,鴨嘴龍的牙齒就是適應吃這一類植物的。
鴨嘴龍主要用後肢行走,前肢小而纖細,好像長了一雙“小手”,但它們也能用四條腿走路。最小的鴨嘴龍有3米多長,最長的約有15米。休息時,扁平的尾巴正好與後肢形成支持體重的三角架。從發現的鴨嘴龍的化石來看,它們前肢的指間有蹼,而且有一層很厚的皮革性的皮膚,上麵有成千上萬的小結節,很像現代鱷魚的皮膚。推測它們在活著時,皮膚的顏色與毗生存鵬魚近似,是暗褐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