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1章項目,如何推進(二)(1 / 3)

蕭雲迪的處置雖然看上去不講情麵,甚至有些越權,但是這也是吳用希望看到的,畢竟不是自己的人,用著也不順手,何必留在這裏給自己添堵呢?

而這兩個人離開了項目組,以蕭雲迪的能力,應該可以再安排去別的項目吧。畢竟這兩個人的技術也是不錯的,蕭雲迪敢在這個時候把他們從項目組裏剔除,也是因為“友創”項目的核心技術部分已經完工了,後續的隻是產品包裝,市場調研之類的事情了,技術上的也隻是繼續優化推進,多兩個少兩個技術人員已經不重要了。

想到這裏,我低聲回複白菲菲:“以後咱們要乖乖做事,聽見了嗎?”

“哦。”

一場風波,看似歸於平靜,會議的內容依然是商討如何將“傾心”係列融入項目。雖然羅書懷之前已經下達了一份他的方案構思,但是這個想法實行起來還存在很多細節問題。

按照羅恩的想法,很簡單,把“傾心”係列用到“友創”的汽車係列裏,但具體怎麼融合,這個方案還需要細化。

什麼?你要問,公司不是一開始競拍“傾心”的時候,方案就已經細化了嗎,按著來實施不就可以了。

這當然是不行的,當初這份策劃的本意,不是為了讓“傾心”和項目掛鉤,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打動慈善主辦方,力爭到“傾心”這個係列。所以在策劃的一開始,我們的考慮本來就不是方案的長遠可行性,而是方案的暫時可行性。因此,對一些細節,就沒有過多的考慮,或者說,是直接避開了。

而現在,項目已經入手,到了具體實施階段,這個問題也就變得重要起來。

按著一開始的計劃,“友創”和“傾心”,的確有很多形似之處,雖然隸屬不同的行業,但都是本著“舒適、貼心”的理念。

但這終究隻是一個理念,實際的問題是,該怎麼把“傾心”的珠寶毫無違和地切入“友創”係列的汽車當中。

總不能真的要研發出一台鑲滿珠寶的汽車來吧?

且不說能不能開的動,這麼貴的代價,誰來買賬?

所以這個問題就變得越來越是個問題,而且,越想越覺得頭疼。

針對這個問題,羅恩在董事會和董事吵,蕭雲迪和吳用在這裏吵,誰也不能給出一個讓大家都滿意的方案。

董事們叫囂羅恩不考慮公司的利益,非要合作出這麼一個奇怪的項目來,現在搞得是騎虎難下;羅恩則反諷他們固守陳規,不懂革新,不啦不啦一大堆大道理,任是誰也說不過他。

這也就罷了,看看這次會議也是這樣。

蕭雲迪對這個項目也有很多顧慮,提出了很多質疑,比如珠寶和汽車,雖有相似,但很難將二者融合達到雙贏;比如眼下公司主要研發的還是汽車部件方麵,誰懂什麼珠寶的東西,以外行指導內行,這能不亂套麼。

於是吳用淡然回應,這二者既然有相似,就一定有辦法相輔相成,能不能想出來是一回事,想不想的出來是另一回事;至於不懂的知識,難道不能學嗎,這不是公司還有從珠寶行業挖來的人才呢麼,不啦不啦……

說到這,眾人目光不由地掃了一眼一直沉默不言的銷售特助杜萌。

不說到這我還都想不起她了。

於是,吵來吵去,還是沒有任何結果。嘴皮子磨了半天,依然沒什麼用。

散會後,蕭雲迪臉色不太好地出去了,所有人默默地吐了一口氣,這會總算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