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石板,就要準備爬坡了。沿著一條坡度極大的坡道,遊人們興致勃勃地朝“怪秘地帶”中心走去,沿途隻見周圍的樹木全都向一個方向使勁傾斜著,好像剛剛遭受了強台風的襲擊。走著走著,有人發現看不到自己的腳尖了。原來不知不覺當中,身子已經極度傾斜了,幾乎達到平行於坡道的地步了。然而每個如此行走的遊人卻都步履穩健,並不覺得有什麼別扭。
簡陋的、建造年代不詳的小木屋立在“怪秘地帶”的中心,由木板搭成的圍牆與木屋之間留出了供遊客逗留的空地。這裏的木屋也在明顯地傾斜著,與樹木傾斜的方向一樣。遊人們的身子依然無法挺直,憋足勁也沒有用,全都不由自主地朝一個方向傾斜著身子。許多人側歪著身子邊走邊笑,邊跳邊叫,感覺似乎比平常還好受些。這真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奇景,無法捉摸的引力改變了人們的行為。
當跨入狹小的木門進入小木屋時,要小心些才好,屋裏立刻會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向你襲來,似乎要把你拉到重力的中心點去。敏捷的人雖然可以就近抓牢把手,與這股力量抗爭,但不出10分鍾,就會使你感到頭昏眼花,像暈船一般難受。
有時,好奇的遊客會伸出雙臂,向上用手抓住天花板的橫梁。你若站在一旁看去,就會發現那懸掛著的身子不同地麵垂直,而是傾斜到一邊。這不算什麼,科學家已經驗證,這地方的任何懸掛物都無法與地麵形成直角,總是呈現自然傾斜狀態。
一直為遊客講解的老向導開始表演了。他不用扶持,穩當當地從木屋板壁挨地邊沿踩上去,順著板壁步步高升。當他斜立在板壁高處,微笑著向下招手時,遊客們都為他身懷“飛簷走壁”的絕技而吃驚。隨後,大家也都學著老向導的樣子走上板壁。哈,原來如此自由自在,如同在平地散步一般。這種走法,在其他地方是任何訓練有素的雜技演員也望塵莫及的。
小木屋裏的怪事還有不少呢。看到那塊向外伸展的木板沒有?它的外端明顯地向上傾斜,可當你把一隻高爾夫球放在木板頂端時,它並不會沿斜麵往下滾動。即使用手推動它,球兒也是被迫往下滾幾圈,然後再自動滾上來;當它順著木板頂端滾落時,你也不能在垂直方向去接它,因為它是不管什麼“自由落體”規律的,而是按著傾斜的方向掉下來。
小木屋裏的“鍾擺”也夠古怪的。一根懸掛在天花板橫梁上的鐵鏈,其下端係著一個直徑約25厘米、厚約5厘米的圓盤狀物體。這就是供遊人們賞玩的“鍾擺”了。當然,它懸掛的角度也是傾斜的。眼看它很沉重,但當你從一個特定方向推動它時,隻要手指輕輕一點,它就會搖晃起來,但你若從相反方向來推它,它則紋絲不動,即使雙手運足力氣,也隻能移動分毫而已。
按照常規來看,鍾擺被推動起來後,它會按一左一右、一右一左的規律擺動,幅度由大而小,最後以垂直狀態靜止下來。然而,小木屋的這個“鍾擺”卻很獨特。在它受到衝擊後,最初是按常規左右搖擺幾下,但隨後它就接著畫圈的方向搖擺起來,一會兒朝左旋轉幾圈,一會兒朝右旋轉幾圈,每隔5~6秒,就自動改變搖擺方向一次,間或前後搖擺或左右搖擺。如此周而複始,曆久不衰。
聖塔克斯“怪秘地帶”發生的種種奇異現象都是違反牛頓的重力定律的。地球重力場在這個彈丸之地的突出的異樣存在,帶給現代科學的不僅僅是困惑,它為富於探索精神的人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認識窗口。
俄勒岡的“魔力漩渦”
聖塔克斯“怪秘地帶”並不是絕無僅有的。美國俄勒岡州格蘭特山嶺和沙甸之間的地方,有一片似具魔法的森林:鳥兒飛過森林上空時,就開始撲騰起來,好像有一種力量粘住它的翅膀,使它往下墜;馬兒來到森林附近,也會驚恐地回避,拒絕朝前走。這片森林的中心就是有名的“俄勒岡漩渦”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