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漸變轉化原則。
人的情緒是性格的特征指標之一,它對性格的形成和轉化具有誘導感染作用。比如,一個性格暴躁、個性很強的人,可以通過努力培養安定平靜、從容不迫的情緒,使自己經常保持心平氣和的心境,以促進暴躁性格的漸變轉化。一個人如果能經常地消除煩惱、憤怒、急躁等不良情緒,對克服急躁易怒的不良性格肯定是有好處的。積極性的情緒鼓勵愈經常愈持久,對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培養也就愈有利。
(3)以新代舊原則。
一種不良性格形成後,要改變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辦法之一就是從改變習慣入手,用新的習慣來克服和改變原有的性格弱點。習慣是性格形成的基礎,一個人性格中的很大一部分,實際上就是一種已經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有什麼樣的性格,也就會有什麼樣的習慣,反之亦然。
因此,培養新的良好習慣去取代舊的不良習慣,對於克服和改變原有的性格弱點是很有幫助的。比如,你向來好勝逞強,辦任何事情都不甘示弱,因此而經常使自己惴惴不安、精神緊張。為此,你就要放棄做一個“強人”、“超人”的企圖,中止以眼前勝敗來衡量成績的習慣,而培養起從大處著眼、從長處看問題的習慣。隻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不斷以新的良好習慣去取代舊的不良習慣,那麼優良的性格就能逐步形成並鞏固下來。
(4)積累性原則。
一個人的性格,一般都可以表現為臨時性和穩定性兩種不同狀態。穩定性狀態始終存在於個人的性格特征之中,而臨時性狀態僅存在於某一特定的環境和過程之中,一旦環境和條件發生變化,它便不複存在。比如勇敢,在有些人身上即表現為一種穩定性性格,不論什麼情況,他都是勇敢的;而在有些人身上則僅為一種臨時性狀態,即他隻是在某地某時某事上才表現出勇敢。當然,臨時性狀態是不鞏固的,一旦環境條件發生變化,它就會消失。但這並不是說,臨時性狀態和穩定性狀態是互不相容,不能轉化的。如果我們有意識地把臨時性狀態作為培養良好性格的起點,並使這種狀態始終保持下來,積累起來,使之逐步成為穩定性狀態,那麼,就能達到優化性格的目的。
(5)自我修養原則。
性格優化的過程,從根本上講,就是一個人自我修養水平不斷提高和強化的過程。兩者是相輔相成,密切相關的。為此,你必須要以堅強的意誌,進行持久不懈的自我修養。要學會自我分析,自我控製,自我激勵,自我監督,自我約束。要善於抑製舊習,克服不良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