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穀關以南十餘裏處,便乃秦嶺。秦嶺腳下有一處叢林,名喚“虎嘯林”,距大道不足五裏。正值盛夏,叢林鬱鬱蔥蔥,自山腳至山顛綿延數百裏。林中怪樹密布,顯龍虎之勢,山石嶙峋,呈犬牙之狀,人跡罕至,野獸出沒無常。曾有膽壯獵人為糊家計,進入山中,卻九死一生。其時尹喜遣人去查,卻終不得所以然,遂嚴令封山,不得狩獵,但仍有悍不畏死之徒,一去便杳無音訊。
此時正是清晨,陽光已微微紮眼。“虎嘯林”邊緣草叢處,忽閃出一紫衣少年來。少年約十四五歲年紀,麵色微黑,劍眉虎目,頗為俊朗。少年右手持矛,左手握弓,一副獵戶打扮。身後數丈處立一四十左右壯漢牽兩匹戰馬,正低聲急道:“公子,莫進!莫進!前途險不可測也。”
少年反身“噓”了一聲,忽雙目圓睜,露出欣喜之色,悄然自箭囊中抽出一箭,作勢瞄射。卻是前方溪邊突現一頭糜鹿,糜鹿頭生挺拔雙角,身分三彩,紅黃白相間,正兀自俯身飲水,渾然不覺危險已臨。
少年欣喜之色愈甚,彎弓搭箭,正欲射出。卻聽半空中“喀啦”一聲雷響,震人心魄。倏忽陰雲籠罩,遮蔽天日,隨之一道電光閃亮半個天空。
少年自語道:“此雷生得蹊蹺也。”正說話間,陰雲倏忽消失,晴空萬裏,豔陽高照。
方才變故,卻也將溪邊三色糜鹿驚動。糜鹿轉頭瞧見了少年,四蹄一揚,竄進密林深處。少年暗道一聲可惜,略顯躊躇,卻又大為不舍,片刻主意已定,叫一聲道:“慢走,我來也!”拾起槍矛,循路直追了過去。少年極為敏捷,身輕如燕,在草叢中瞬間身影不見。
牽馬壯漢一時怔住,叫道:“苦也,苦也。卻是如何是好?”心道:“我如去尋,恐亦迷失方向,不若回報老爺,加派人手再尋也。”遂翻身躍上馬背,順小道疾弛而去。
那頭糜鹿身影草叢中時隱時現,忽快忽慢。少年緊緊盯住,窮追不舍,不覺間已追出十餘裏,漸入密林深處。卻見樹木參天,草蔓叢生,怪獸叫聲不絕於耳,頓生一股陰森詭異氣息。
少年漸感後繼無力,遂止步拄矛稍作停歇。正喘息間,卻見幾丈外三色糜鹿鹿亦駐足回首,直視少年,伸腿展腰,眼神中露出似不屑之色。
少年怒極,發一聲狠,拽弓一箭射去,那鹿機警,縱身前躍,這一箭射偏,正中一旁樹幹。少年更怒,棄了手中矛槍,又追了過去。一人一鹿追追停停,竟爾又出十幾裏。麵前突現一山,橫劈刀削一般,甚是險峻。糜鹿急轉過山腳,刹那間不見蹤跡。
少年待警覺,回頭看時,已不辨來時方向。少年心中漸生不安,轉而心道:“車到山前必有路,事到如今,唯有前行也。”
山前無路,雜草齊腰深淺。少年畢竟年幼,連番奔走之下,已是精疲力竭,步履遲滯。少年略一思索,自身上抽出一把短刃,短刃約有尺長,隱隱泛出幽幽碧光。少年用短刃斬除沿途雜草,此刃竟爾鋒利異常,雜草遇之則斷,偶有長蛇竄出,少年隨手揮去,即齊腰斬斷。
一路高高低低,坑窪不定,約半個時辰後,少年方轉過山腳,出現在一處瀑布麵前。
此瀑自十幾丈高處飛流直下,珠玉四濺,激起層層水霧。瀑底下一處深潭,一潭碧水深不可測。潭邊奇花異草,數不勝數,更有不知名樹木,結各色異果,芳香氣息四溢,令人陶醉。少年略一定神,深吸口氣,竟爾神清氣爽,疲憊之意漸消。
深潭對麵黃影一閃,卻是那頭糜鹿又自出現,其身後數尺便是飛瀑水簾,水花濺上鹿身,四散而飛,陽光照耀,流光溢彩,一副絕美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