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爾(1 / 3)

顯德七年,正值暮春時節。雖說朔冬已過,可是大江南北卻還未見得幾絲暖意。放眼望去,白皚皚的冰雪好似從月宮一股腦的拋下一般,花刺刺堆得人間滿是。鋪天蓋地的寒氣更使得春寒料峭之意興正闌珊。

此時,在後周境內。時時見到麵容枯槁,衣著破敗的流民百姓,三五成群的遍覓於田野山畔之間。人群之中多是些年邁的老者,婦孺次之。眾人不顧嚴寒之苦,伸出瘦骨嶙峋的手指在雪地裏刨挖翻找。但凡見到剛露出嫩芽的野草,或是稍稍泛綠的樹皮便爭先恐後的撕搶。先得到者還來不及去掉上麵的雪漬和泥土就胡亂的塞到口中,倘若稍慢了一步,便會被旁人伺機搶走,到頭來隻得徒勞一場。為了一口吃食,每日餓死之人著實不在少數。

後周地處中原,縱貫黃河兩岸。土地廣袤,雖不是魚米之鄉,但其疆域多是平原,故此良田甚多。又因臨近黃河長江兩大水係,自古以來便是農業繁榮之地。不過自安史之亂,黃巢起義,奉天之難後,原本安靜祥和的神州大地則開始和三百年盛唐謝幕一般,正一步步走進刀光劍影的深淵。

王者爭霸,奈何百姓水深火熱,流離失所。哀哉!痛哉!

巳時未過,在太尉府的書房之內,火炭通明,溫暖如春,和外麵的冰天雪地相比,儼然判若兩個世界。隻見在厚重的虎紋卷案前,一員臉黑如炭,身材魁梧的大漢正聚精會神的看著一封密函。大漢一邊小聲啜讀,一邊用左手的中指敲打卷案上的香爐,原本嫋嫋的熏煙被大漢點指的斷斷續續,而大漢的神色好像也隨著信函上的文字,時喜,時怒,陰晴不定。

良久,大漢輕放下手中的信函,合上雙眼,如同小憩,隻是眉宇間的躊躇之色愈漸凝重。

過了約有一炷香的時辰,大漢重重的吸了一口氣,神色似乎也變得輕快了許多,正待起身之際,忽聽得門外有人躬身稟報道:“兄長,適才符皇後差遣宮中的王總管傳下口諭,請兄長即刻趕往崇元殿,說有要事相商”。說罷,趙光義立在門外,隻待屋內作答。

趙匡胤聞得來者正是自己的胞弟,不禁眉梢帶喜,複又坐到太師椅上,啟口道:“光義,進來說話”。

趙光義輕手推開雕花木門,抬眼望去,見趙匡胤正襟危坐,麵容之上則多是些迫不及待的神色。

未等趙光義多想,趙匡胤便急急的開口道:“賢弟,為兄吩咐你的事辦的如何了”?

趙光義輕聲道:“臣弟已經按照兄長的吩咐一一辦妥,已將神拳門的四位長老悉數派出,幾位長老均昨日就從揚州動身。大長老前往天玄道門拜謁陳摶真人,二長老前往陳橋驛,三長老和四長老則正趕往汴梁,想必以二位長老的修為不下一日便可到達京都”。

趙匡胤聽罷,滿意的點了點頭,道:“待兩位長老來了以後,你隻要轉告他二人直接去良玉將軍府上就是了”。

“臣弟記下了”趙光義應答道。

趙匡胤起身離開太師椅,踱步來到趙光義近前。神色動容,道:“光義,這幾年來,你將神拳門料理的十分妥當,不僅為朝廷籠絡了大批可用之才,本門的實力也今非昔比,讓其他眾門派不敢小覷,為兄真不知道該怎樣感謝你才好”。

趙光義拱手道:“蒙兄長抬愛,臣弟才得已成為神拳門掌教,而臣弟所作所為皆是為朝廷分憂,雖有些苦勞,卻不敢求功但求無過”。

趙匡胤伸手握住光義的雙手,含笑道:“你我一奶同胞無須這般客套,日後咱們兄弟還要同心協力,共同成就一番大事業。待事成之後,你我共享江山豈不快哉”。